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与探索
2024-05-10徐静
徐静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能够有效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强化基层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价值,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菏泽市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功能定位、重视观念转变及完善培训机制的对策,以期为构建更为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乡村振兴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群体[1]。职业技能培训能够促进农民稳定、高质量就业,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技能要素支撑。但是受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思想认识差异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开展仍旧面临较大困难,对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与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分析
1.1 经济价值
在乡村振兴方面产业兴旺是其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在部分乡村地区中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业供应链单一、工人紧缺等问题。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根据乡村地区实际情况,如发展需求、地理优势、产业结构等诸多因素为乡村产业发展持续输送人才,通过人才、技术等关键因素推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地区产业的多元化、一体化发展。
1.2 文化价值
对于文化价值方面而言,乡村文化是彰显乡村地区乡村性的主要载体。乡村地区具有地理环境、农业结构差异性显著等特点,乡村地区的社会结构根据环境的差异而形成区域性特征,最终形成了多元化的乡村文化。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将乡村文化作为核心,充分贯彻乡村地区的建设特色与文化脉络,从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3 教育价值
人才资本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之一,丰富的人才资源不仅可以助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宣传乡村文化,是助力乡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导致多数乡村地区中出现人才缺乏的现象[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将传统人力转变为人力资本,落实素质教育、文化教育等目标,培养出更多擅长经营、了解技术的高端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培训方式丰富乡村群众的知识储备、提升实践能力、加强对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将乡村传统人力转变为乡村人力资本,促使当地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就业、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2 菏泽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2.1 供需不平衡
不同行业、企业的农民工培训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职业技能培训实际培训需求与培训供给之间存在不平衡问题,一是培训课程设置和实际就业需求不匹配,没有根据职业领域的变化,建立相应的灵活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使得职业培训与市场脱节。二是菏泽部分职业培训机构能力有限,欠缺对职业培训新课程的开发,且现有培训课程内容较为滞后,技能人才培养不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三是培训方式较为单一,现有培训方式多以理论为主,培训内容也比较单一,实际操作少,抽象内容多,直观内容少,无法满足求职者和创业者的多元化需求。
2.2 农民对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不足
由于菏泽市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受传统小农意识影响,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只关注短期利益,认识不到提高技能的重要性,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足。不仅如此,一些农民负担着家庭重担,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增加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难度。
2.3 资金投入与监督欠缺
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主要依赖财政专项拨款,菏泽市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总量偏少,仍需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力度。此外,在实际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中,未定期动态化考核评价培训机构的学科设置、教师专业能力、学员结业率等内容,这导致存在培训效果不理想、社会评价不高的问题。此外,相关培训机构考核纠错力度不够,对参训对象培训掌握情况的了解也不够充分,影响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
3 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分析
3.1 优化功能定位,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针对性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以国家发展趋势、当前经济形式、就业形式等多方面因素为先导,以推动乡村发展为目标合理协调企业、机构等各类组织,将解决乡村劳动力需求为目标,深入、透彻地了解各领域市场中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的需求情况,围绕实用性原则和具体需求持续完善乡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向,以市场为目标设计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以此突出乡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功能性、加强培训的需求针对性。
為进一步确保乡村劳动力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想法投身至职业技能培训中,则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单位在农村展开实地调查,可选用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同时为确保所采集的信息具有一定时效性,应当确保调查工作的动态化与阶段性,即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调查工作,以此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在制定培训项目、培训类别时,培训单位应当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以乡村地区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别作为参考,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完善劳动市场的调研工作,构建动态化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调整机制,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多地参考乡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意愿,以乡村劳动力个体特点为标准、以各职业岗位的上岗标准为目标,合理制定职业技能培训类别与内容。
其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为更好地满足乡村劳动力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培训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与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在选择与确定时,不仅需要符合各个行业对员工职业技能的标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乡村人员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确保其能够有效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从而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人才发展的效果。此外,为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训单位还需要扶持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并根据培训内容与类型打造带头引领人物,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效果,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其他农民接受科技兴农的理念,同时也可以激发广大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动性。
最后,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一是建立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通过大量实践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乡村劳动力接受并理解有关职业技能的知识与操作规范,同时辅以理论学习有效加强实践规范性[3]。换言之,需要培训单位使用浅显易懂、直观清晰的培训方式帮助乡村劳动地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过多专业术语赘述。此外,由于部分乡村地区的方言化较为严重,因此在师资方面应当配备可以应用当地方言进行授课、培训的教师,以此帮助乡村劳动力深度理解培训内容并提升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亲切感,使学员更好地接受培训的内容;二是培训单位应当尽可能应用定期复训、中短训等方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因为乡村地区中存在农闲、农忙等阶段性特征,不同特征下的农村劳动力的作息时间截然不同,因此需要确保所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符合乡村地区劳动力的作息时间,在不影响其日常工作、休息的前提下制定培训周期与培训时间。
3.2 重视观念转变,围绕内生动力构建和谐氛围
政府有关部门应围绕当地发展方向,转变治理理念,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代表我国宏观层面上的战略政策,同时也对农村基层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4]。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加深对职业技能培训的理解,明确其对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围绕乡村振兴落实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此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效用。同时,在合理范围内也可以将职业技能培训成效纳入工作人员的政绩考核中,以此有效避免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出现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乡村地区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建立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和观念,使其明确职业技能培训对自身、对乡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参加培训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应当提升政策宣讲力度与培训吸引力,消除农民对培训观念的理解偏差,使其正确认识培训、教育,以此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典型案例并进行大力宣传,使乡村农民了解职业技能培训的好处,如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可以在乡村定期组织召开农民召开会议,及时发表有关职业技能培训、乡村振兴的政策信息,确保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以此减少乡村地区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同时通过会议也可以及时解决村民的问题并做好后续跟踪了解。另外,在会议中向各乡村村民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典型案例、出彩人才、创收实录等相关内容,使乡村群众可以通过以了解“身边人、身边事”的方式提升对职业培训的信任度,从而更好地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与相应安排。
3.3 完善培训机制,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体系
首先,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为确保职业技能培训的可持续发展并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培训内容的能力,需要确保其资金供应的稳定性。应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社会资金为辅的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动态投入机制,以扩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渠道为目标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宏观层面上,国家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各乡村地区发展需求与实际情况合理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经费机制,将经费增长同步、地方财政收入的自主权下方至基层中,同时定时派遣监督审计人员对各乡村地区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明确资金流向,以此提升资金的使用规范性与合理性,确保乡村振兴专项费用、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费用支出到位[5]。同时,规范各乡村地区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根据乡村发展需求与实际情况逐步提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比例,同步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发展的专项资金,以此确保其资金稳定性。另外,尽可能多地解决乡村群众的痛点,可以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根据最终培训成果制定不同档位的补贴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其次,动态化完善成本分担机制。为促进职业技能培训的长久发展,则需要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带头积极探索、建立以及动态化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培训单位、个人为单元的培训成本分担机制落实。为避免企业或培训单位因利益受损而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可以围绕“谁出资培养、谁享受补贴”的原则对企业或培训单位进行针对性补偿,如根据乡村的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与培训效果适当提升财政拨款,或是向符合培训标准且培训质量达到相应要求的承办机构开放次年享用政府补贴、培训项目承办等优先权[6]。
最后,健全评估监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性与规范性,有关政府部门应当提高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力度与扩大监督范围,对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培训设备、场所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同时定期调查培训单位在学生结业率、课时设置、招生就业、收费标准、学科设置等相关情况,并根据当地县乡发展标准与发展需求对上述内容进行综合、全面地评估,对于培训成效突出、社会认可度高、管理严苛规范的培训单位进行适当奖励并在合理范围内予以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反之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惩戒,如曝光批评或责令取消等。此外,为进一步提高监督职能的覆盖范围,则需要政府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监督方式、开拓监督思路、打通多元化监督渠道。如委托第三方监督机构进行监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加强监督专业性与规范性,更好地落实精细化监督工作,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部门设置监督部门或培养监督人员的压力。
4 结束语
人才振兴、人力资源丰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因此乡村地区有关部门应当提高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明确乡村地區发展需求,合理优化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通过先进的培训理念、多元的培训方式、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规范性与全面性,以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EB/OL].(2023-12-28)[2024-01-2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1/content_6924580.htm.
[2]张家豪,张晔,李思宇,等.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才技能培训的路径探索——以A县职业技工学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5):280-282.
[3]付尚波,吴杰,夏芳.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以四川省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3(27):7-14.
[4]王团真.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转移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评价[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23(01):61-66.
[5]方小娟,赵春阳.“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乡村振兴——以河南交通技师学院教育帮扶后杨村为例[J].职业,2023(23):94-96.
[6]赵松芳,解辉,闫阗,等.地方高职院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研究——以菏泽市为例[J].科教文汇,2023(09):15-18.
作者简介:徐 静(1977—),女,汉族,山东菏泽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能培训、乡村振兴培训、教学管理、中职服装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