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融合教育特色发展的“海淀”实践
2024-05-10王红霞
【摘要】 融合教育是保障特需学生接受公平且有质量教育的重要途径,北京市海淀区锐意进取,形成了“政策先行、专业引领、多元协同、生态融合”的融合教育发展特色。通过系列举措,切实保障特需儿童受教育权利,健全融合教育指导机制,创新培养专业化教师团队,打造融合教育发展共同体,为推进融合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海淀经验。
【关键词】 融合教育;特色发展;区域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60
【作者简介】 王红霞,正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北京,100083)。
融合教育是特需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北京市海淀区(以下简称海淀区)基础教育规模大、样态多、类型全,有备案特需学生近3000人,义务教育阶段融合比例达到79%。随着普通学校的特需学生障碍类型逐步增多、障碍程度逐渐加重,家长对于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融合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海淀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融合教育探索以来,已形成“政策先行、专业引领、多元协同、生态融合”的发展特点,切实保障特需学生在普通学校从“进得来”“留得住”到“学得好”,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要求。
一、政策先行,優先保障特需儿童受教育权
在融合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海淀区始终秉持有教无类、需求导向、政策先行的原则。2002年,海淀区制定《海淀区特殊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在中小学大面积推广随班就读工作,让海淀区成为普特融合教育的先进地区”,“推进特殊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发展”。随后出台《海淀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9—2022年)》《海淀区关于加强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少年融合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海淀区“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等多项文件,规范融合教育管理,创新政策举措,切实保障特需儿童的受教育权。
(一)开辟“绿色通道”,特需学生就近就便优先入学
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印发《海淀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就近就便”“优先保障”的要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普通学校对于区域内具备就读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零拒绝”,同等条件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入学。对于小学升入中学的随班就读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家长可选择2—3所学区内拥有融合教育资源的学校填报意向,由区教委统筹安排就近就便入学。该项政策还明确规定了区招生考试中心、区特教中心、各学区和各学校在特需学生入学过程中的不同职责,建立特需学生入学联动机制,确保特需学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二)完善补助政策,强化特殊教育经费保障
为落实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关爱,海淀区坚持特教特办,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支持力度,设立“特殊教育质量提升项目”,为融合教育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出台《海淀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使用办法》,对随班就读特需学生生均公用经费使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确保专款专用。此外,海淀区还于2021年印发《海淀区残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区级资助管理办法》,对在本区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特需学生免收伙食费。至此,特需学生学前至高中阶段均落实“四免多补”,最大限度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三)细化激励政策,规范融合教育教师管理
教师是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海淀区普通学校资源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资源教师持证上岗。2018年,印发《海淀区普通学校资源教师特殊教育津贴发放和管理办法》,充分激发资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普通学校陪读人员日益增多,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发布了《海淀区特教助理及其他陪读人员管理办法》,建立特需学生助教陪读申请、审核及备案的工作流程。
二、专业引领,建立健全融合教育指导机制
海淀区在充分调研了解特需学生、家长、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加强特教中心标准化建设,探索专业引领机制。
(一)建设融合教育三级支持保障体系
2002年,海淀区特殊教育管理中心正式成立,附设在海淀培智中心学校,开启了融合教育专业化发展之路。2016年,海淀区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区教委直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为海淀特教中心),成为集“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融合教育指导中心、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评估转衔中心、儿童发展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特教中心。海淀特教中心的独立标志着融合教育治理体系的创新,融合教育从“零星个案”走向“全面覆盖”,从“求数量”迈向“要质量”。目前,海淀区形成了“区级特教中心—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学校资源教室”三级支持体系,建有学区资源中心8个,覆盖率达50%,学校资源教室102个,覆盖率达76%,“普特融合”“普惠发展”的教育生态蔚然成型。
(二)构建融合教育巡回指导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海淀特教中心建立了分学段巡回指导模式,主要包括“接案—进校指导—个案评估—个案研讨—教育安置—制订计划—计划实施与追踪”等流程,指导学校为特需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据此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支持方式,帮助特需学生在普通课堂里同样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基于多元融合、弹性安置的理念,针对中重度特需学生难以有效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的难题,设计“渐进式”融合教育模式,探索特需学生从特殊教育中心逐步过渡到普通班级完全融合的专业支持方式,开辟区域融合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三)实施特需学生评估转衔机制
海淀区构建了“班级初筛—资源教师筛查—特教中心评估”的三级教育评估机制,加强特需学生认知能力、适应行为能力、运动能力等综合能力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特需学生科学制订“一人一案”并推进有效实施。建立特需学生入学评估、转学评估和升学评估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特需学生得到适宜安置。先行探索专家委员会制度,整合教育、心理、医学、康复、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资源,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特需学生提供教育安置建议,科学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入学、升学、转学、复学、转衔等顺利开展,借助专家的权威研判缓解家校矛盾冲突,保障特需学生在普通学校健康成长。
(四)提供“普惠式”融合教育课程服务
海淀区探索了“完全融合式”“渐进式”“整合式”3类融合教育课程模式,为特需学生的融合教育课程实施提供全方位指导。此外,打造“5+P”特殊教育支持性课程体系,探索“六步循环式”教学策略,海淀特教中心、学区资源中心及学校资源教室从感知运动、生活自理、认知发展、沟通交往、社会适应、潜能发展等领域入手,为特需学生提供免费的、普及的、优质的支持性课程。
三、多元协同,创新培养专业化教师团队
海淀区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形成“以巡回指导教师为指导,以资源教师为骨干,以随班就读教师为主体,以行为指导教师和特教助理教师为补充”的融合教育教师团队,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助推融合教育内涵提升。
(一)形成资源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自2011年起,海淀区积极探索资源教师的培养,形成“理论培训+教育实习+考核评估”的资源教师资格认证TEA模式,对通过认证的教师颁发“海淀区资源教师资格证”,率先实现资源教师“持证上岗”。海淀区迄今已培养618名资源教师,确保每所普通学校至少有1名专职或兼职资源教师。随着融合教育体系建设的完善,目前资格认证制度向学前阶段延伸,创新开展“学前融合教育种子教师”资格认证,为普通幼儿园储备融合教育专业人才。
(二)打造“学—训—研—督”一体化培训体系
海淀特教中心已研发培训课程累计3828课时,培养教师超过14万人次。创新开展资源教师“初级—中级—高级”的进阶式培训,关于教育评估、言语治疗、物理康复等内容的主题培训,探索行为指导教师“理论培训+教育实习+现场/线上督导+考核评估”的培训模式、特教助理教师入校指导培训,系统推进融合教育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系列培训,拓展资源教师和专任教师专业成长通道。依托骨干教师队伍成立资源教师、行为指导教师、学前融合教育种子教师研修工作室,建立区校两级教研机制,逐步打造教育家型融合教育教师。
四、合力共贏,打造融合教育发展共同体
海淀区以特需学生发展需要为核心,发起“百校共融”项目,建立区校联动、校家社协同的育人机制;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地区教育经验交流互鉴方面做出贡献。
(一)校家社协同,建设融合教育生态网络
海淀区坚持与时俱进、统筹规划,开展多样化的家庭指导服务。创办“绘声绘色”微信公众号,面向家长及时发布课程资源及特殊教育资讯。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引入教育基金会、社会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家长沙龙、家庭教育咨询、趣味化亲子公益活动、多样化家长喘息服务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合教育生态网络。
(二)扩大辐射面,促进融合教育协同发展
近年来,“海淀特教”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海淀特教中心自2018年起与河北保定、张家口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10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区域特教联盟,开展云南镇雄特殊教育帮扶项目,促进区域融合教育协同共进。2015年海淀区融合教育代表团参加里斯本国际融合教育支持大会,2017年首届“海淀教育与世界对话”融合教育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2023年海淀融合教育经验在第二届融合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进行主题交流,在国际上发出属于中国的融合教育声音。
未来,海淀区将持续推动融合教育创新发展,加快融合教育向两端延伸,扩大融合教育服务范围,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融合教育质量,为推进融合教育特色发展、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海淀经验。
(责任编辑:叶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