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2024-05-10于鸿昌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历史

于鸿昌

摘 要:伴随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单元教学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日益紧密。大单元教学能够按照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将单元与课时、课时与子目、子目与子目、单元与子目进行有效整合,对于加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显著优势。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大单元教学,既要在教学设计方面不断创新,又要在实施方面持续更新教学策略,进而优化教学实践,这不仅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 立德树人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4.04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高中历史教学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因此,教师要从核心素养整体培养的角度去考虑实际教学,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教师要突破“课时主义”的传统性思维,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大力倡导单元设计,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既要重视每课时的具体内容设计,也要特别重视单元之间各课时内的联系,确保其联系性和整体性,将系统有序的教学内容完整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会习得完整、系统的历史学科知识。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不断深化、改革,一线教师的传统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正在被打破,这对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强调单元教学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历史单元设计的概念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方面内容,这五方面核心素养与历史教育以及高中历史教学有着极强的联系。从培养对象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了解社会历史演进的时间与空间;利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探寻历史的因果关系;对待历史的态度,以及从历史的视角涵养历史责任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高中历史教学来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贯穿高中历史教学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和情感教学等。朱汉国认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得的关键能力和个人品质修养,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大要素之间既具有系统性、发展性,又具有生成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历史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体现了五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共同作用。

(二)单元教学设计

陈建玲采用大概念对单元教学设计做出了高度总结,她认为单元教学能够统领全局的知识,并拥有高度契合学科属性的解释力,使学生能够借助这一方法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解读,收获丰富的启示。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与学习课程标准,并以其为依托,对《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进行解读,再根据学情进行单元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联结与整合,特别是利用单元中的明暗线索来重新构建学习内容,再一次明确主题,确定学习目标。

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为中国近代史,从教科书的视角看,根据历史的分期进行了单元的布局,利用四个单元十课来讲述中国近代史。如果教师用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述,学生不仅对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缺乏清晰的认知,而且对于每课时的具体内容沒有宏观的了解。因此,历史教师需要将中国近代史设计成为一个大的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沉沦与抗争”和三个小单元的阶段主题: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百年悲情记录;2.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百年进化历程;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百年奋斗足印。通过单元主题和阶段主题让学生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单元教学设计的联系

设计单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并不难,只要能够阅读文本,了解历史事件即可。实际上,如果不理解复杂的历史概念,不清楚历史的前因后果,不明白历史发展的走向,则历史不仅难学,而且难教。教师要深刻理解单元教学设计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微妙关系,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单元教学,既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线,也是教师创新教法、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根本保证。

加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单元教学的关键步骤。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单元内容、课时内容与子目内容时,如何将其融合并呈现视角多样的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样看来,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能够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并且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完整的学习过程,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最大化。教师要以学生“学会什么”为起点,创造性地设计“学生如何才能学会”的过程为终点,从而明确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实落实

单元教学设计的内部逻辑是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整体梳理教学内容,把握每个学习主题所涉及的范围、重要史事和核心问题,并将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联系起来。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需要从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联系中入手。首先,从宏观层面看,单元教学设计应该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单元内部的各个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纵向联系也可以是横向联系,使每一个课时、各个课时之间都会有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可以让学生对整个大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宏观把控,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使得核心素养的落实更有实效。从微观层面看,每一课时中的各个子目又具有极强的联系性,将其放置于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既可以从子目内容联系到课时内容,也可以从子目内容中联系单元内容,使每一个子目的教材内容能够从微观联系整体,也能够从整体联系微观,从而将这种联系性扩充到整个单元教学中。这样,单元与课时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课时与子目之间以及单元与子目之间的逻辑路径就重新构建起来了,进而使单元核心素养目标与单元设计统合起来。

(二)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单元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核心素养又以单元教学为实现路径,二者都需要作用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目的,教师不仅要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要转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内容中不断地主动探究,积极在探究过程中生成有意义学习,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个主题探究对应一个组,如第一组对应“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主题,第二组对应“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这一主题,第三组对应“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这一主题。三个小组分别对所探究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这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知,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三)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

深度学习的第一层内涵是:学生为了理解而学习,重视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的结合、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的连接;第二层内涵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指向,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将其长期记忆在头脑中,从而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能够快速提取学习过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不同问题。而大单元教学设计所特有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与深度学习有着天然的正向连接。历史教师基于大单元设计,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深度拓展;单元教学围绕主题线索有序展开,利用多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消化和迁移,促进深度学习,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教师从“文明”和“民族”的视角分析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可以梳理出两个层面的核心要义: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上下五千年史,二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根据确定好的核心要义,把四个单元的内容整合与联结,从大单元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有深度的了解与认知。比如,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众多,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少数民族在频繁往来中,产生了民族认同观念,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秦朝建立的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朝国力强盛,出现大一统格局;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汉族与少数民族逐步走向交融,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版图逐渐定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加稳固。教师应该将每一节课的内容进行统合,在大单元的基础上环环相扣,让学生对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更加有深刻的认知。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梳理单元脉络,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时,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将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利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形成一个初步的单元教学框架,从而达到单元教学目标。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梳理和整合单元内各个课时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已经形成的单元教学框架内,一是串联课时主题,确定单元主题,把握课时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二是结合单元主题,对各课进行整体考虑;三是根据课时主题,将单元内的各个子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重新构建,让学生既能够从单元学习的大视角去看待历史,也能够从子目学习的细节中理解历史问题。

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这一单元为例,教师设置本单元的大主题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课时主题设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端”“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新道路”。这样,以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历史脉络使单元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学生不仅从宏观上把握了单元学习内容,而且从微观上能够串联单元学习内容与各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运用情境教学,落实教学目标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中更容易了解历史人物和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线索要紧紧围绕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它的发展演变是通过什么逻辑路径来实现的”这两个问题设计。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中国近代史中的革命部分,例如,教师在讲授五四运动这一内容时,首先,可以利用媒体情境法的手段将革命动态形象化、具体化。具体来说,通过多媒体播放“五四运动”影片,让学生从多样化的视角去讨论和分析事件的性质与影响,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可以分小组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深入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工人、商人等,使其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在民族危亡时刻,先辈们是如何抛头颅、洒热血的。最后,教师可以制定博物馆研学计划,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按照篇章主题的形式进行研学,比如篇章一为五四运动的爆发,篇章二为五四运动的历程,篇章三为五四运动的结果,篇章四为五四运动的意义……以此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历史、感受历史,以历史的大视角联系当前实际,深刻理解国与家的意义。

(三)开展主题教学,强调教学时效

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时,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根本遵循,以教科书内容为基础,利用历史知识线索的形式对大单元展开梳理与整合。在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开展主题教学,将整个模块的历史线索、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重新整合,合理恰当地应用于历史教学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教师对该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其整合为大的单元主题“大变局与大救亡”,从单元主题中生成四部分子主题:1.大变局之内忧:太平天国运动;2.大变局之外患:两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与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大救亡之自救: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大救亡之改良:戊戌变法;4.大救亡之暴动:义和团运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梳理,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一段历史的动态变化,这样不仅突出了单元教学设计特有的条理性和联系性,而且能够使学生清晰地理清单元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历史教师实施单元教学,有利于落实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效果。高中历史教师不单要创新历史教法与教學理论,更应该更新教学思维与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将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发挥至最大,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历史教学》2015年第10期。

[2] 陈建玲《探析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高考》2022年第9期。

[3] 杨赵伟《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喀什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