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渔业安全生产基层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5-09王小龙张春鹏

新农民 2024年10期
关键词:基层管理

王小龙 张春鹏

摘要:本文将围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管理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开展分析,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落实岗位责任制度、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改造相关渔船基础设施、增强海上执法力度,以此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海洋资源合理运用,实现资金的科学规划,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消除潜在安全隐患,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急救援体系;海洋渔业生产;基层管理

海洋渔业是指从事捕捞、养殖的生产事业,由于我国海岸线较长,沿海存在一定暖寒流交汇,港湾偏多,渔业发展更加成熟。但近年来,渔业资源因自然天气等因素影响,逐渐匮乏,导致渔船需要航行至危险海区作业,且渔船抗风能力较为薄弱,加大了渔业生产安全隐患。为此,相关基层管理部门需要立足工作实际,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普遍性问题,制定系统全面的应对措施。

1 渔业安全生产基层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

根据实际调查显示,海上捕捞作业环境条件极为恶劣,导致大量的青年人员选择上岸转业,现有的捕捞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且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谋生技能不够熟练,只能单纯完成捕捞作业。且渔船本身的材质使用不够合理,木质渔船的规格较小,稳定性不足,难以保证可以有效承受风浪的冲击。一旦遭遇严重撞击,很容易出现沉船事故。另外,船用设备也较为落后,设计标准不足,电路简陋老化,不适合远航作业。从渔港方面来看,服务范围有限,数量较少,大部分渔船只能停靠在停泊点上,安全设施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无形中提升了安全管理难度。

1.2 问题

1.2.1 管理责任模糊

渔业基层生产管理体系主要由渔业生产者、县区、城镇、街道等层级组成,一旦各层级的职责任务分配不够清晰合理,很容易影响监管效果。通常来说,县级生产管理部门更多以监督、管理等工作为主,各部门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合力,经常出现管理交叉的问题。至于村镇层级,则负责大量综合性业务,人手调配较为紧张,没有设立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难以充分体现。而生产者也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主体责任,只是机械化地进行日常检查。

1.2.2 科技建设不足

对于小型渔船来说,其能够承载的终端装置有限,只能搭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载智能终端等必要性设施,科技设备的配比较低。另一方面,渔业安全通信网络、值守站台等设施也不够健全,无法有效发挥定位救援,遇险报警等功能,系统集成化水平不足,导致监管部门难以第一时间进行管理、调度、指挥。

1.2.3 配备设施落后

对于渔业基础设施来说,部分渔船停泊点没有配备相关安全装置,一旦渔船产生事故问题,难以保证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且渔船的停泊也较为分散,不利于监管部门落实管控工作。虽然国务院在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应逐步实现老旧渔船的淘汰与清理,更多发展钢质渔船。但由于渔船升级对资金成本的需求量极高,若想严格遵循以旧换新,以木质换钢质的原则,只会加大财政部门的经济压力,导致渔船改造项目进度缓慢。

1.2.4 执法力量不强

目前,我国渔业的安全执法人员结构组成不够合理,数量偏少,且设施不够齐全,无法真正意义上起到监管效果,且我国海洋渔业本身存在渔船数量众多,海岸线较长的特点,进一步加大了安全执法作业的开展难度,过于繁重的任务,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排查不到位,加大“带病”渔船出海作业的概率。甚至许多船长,在未配备齐全救生设施的前提下,便违规出海,试图逃避监管,没有开启渔船上的AIS(船舶定位)系统,严重危及出海船员的生命安全。

1.2.5 生产意识落后

对于沿海区域的渔船生产人员来说,更多采用家庭经营的模式。因此在渔船生产时更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经常出现冒险作业的情况,甚至为了减少经营成本,没有配备救生设施、消防设施,部分渔民更是无视气象海况,即便在超抗风的情况下仍坚持出海捕捞。

1.2.6 缺少應急救援

一般情况下,海上救援体系主要包括政府以及社会救援团队,前者更多由县区执法机构组成,而后者则是当地的渔业协会专业人员。由于海上作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与复杂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救援活动容易出现进展缓慢的问题。现有的海上救援力量无法有效契合实际需求,其救助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社会力量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进一步加大了渔船参与救援的顾虑,不利于救援体系的可持续推进[1]。

2 渔业安全生产基层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笔者将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2.1 完善责任体系

对于渔业安全生产来说,在管理体系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遵循责任落实的原则,切实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岗位职责。目前我国海洋渔船的水上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对于生产设施的基础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为此,相关部门应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划分好人员的工作任务,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度,明确各方权责,从管理人员到基层人员,从县区街道至村镇社区,开展层层递进的精细化任务分配。对于县区主管部门来说,应承担部署、调度安全生产作业的职责,督导安全隐患的整改作业,定期召开活动会议。而村镇社区层级的管理部门,则要在实操环节打造更加完善的网格化监管体系,保证渔船协管员作用的充分发挥,加强风险点与隐患点的识别与排查,适当结合数字化设备、信息化手段,构建动态监管平台,使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程序上传相关信息资料,报告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弥补以往县区行政监管存在盲区的不足。至于海洋捕捞人员,要切实承担生产主体责任,不可过度追求生产效益的增长,应注重思想意识的健全,签署渔业安全生产承诺书,一旦产生人员失踪或死亡等事件,须依法追究责任[2]。

2.2 运用现代技术

良好的通讯交流是预防安全事故形成的基本保障,也能为后续海上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运用微信、QQ等信息交流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将信息接收对象确定为海洋渔业管理人员、船员。发布内容以通航预告、军事演习等数据为主,并严格执行“海上风力超过7级,禁止航行”的原则,抵制超渔区捕捞行为,推行渔船身份识别系统、北斗导航的使用,提高渔船的动态管控质量。同时,还要积极与海事部门开展协作,禁止渔船在商道航线捕捞作业,并查处渔船是否配备齐全的终端设备,是否及时开启导航程序,规范渔船的通行行为。对于涉外渔船来说,则要协同海警等部门做到共同执法,通过网格化监管系统,保证每艘渔船的管控到位。而钓鱼船的管控方面,应将禁止载客出航作为审查重点,尤其在活动期间,需要适当提升巡

查频率。

2.3 升级渔船设施

依照渔港管理规定,需要将技术评定工作作为规划重点,注重渔港的港界边线确认,做好港内的视频监控,及时升级优化应急救援设施,以此达到增强渔港、渔船管控效果的目的。同时,还要在渔港内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比如建设北斗卫星系统,注重信息资源的线上传输,设计快速反应的指挥系统。并对供油、供电等设施进行安全防护,要求作业人员严格遵守防火规定,排查安全隐患,设置好停港渔船的间隔距离,并实行签证制度,核查人员与证件的匹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舱室乱接线的问题,将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解决,保证渔船的出海顺利。在安全设施的投入方面,要适当增加资金支持力度,预防事故发生,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有关部门应做好渔船的定期检验,确认渔船采用的设施技术是否满足实际需求,并定期进行程序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编制渔船更新计划,对老旧的渔船进行适当更换,提高钢质渔船的使用占比,保障渔船的捕捞生产能力[3]。

2.4 强化海上执法

海上渔船的现场执法是指主管部门利用常态化执法行动,打击违规违法行为,约束渔业从业人员的行为,通过专项整治项目,保障生产作业的有序落实。其主要职能表现为依法对管辖海域进行巡航监视,查处侵犯海洋權益,破坏海洋资源的行为。

根据委托与授权执行监察工作,对于执法检查强度提升的有效策略,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推行海上执法常态化,优先检查渔船的安全情况,判断渔船是否违规占用商道,是否存在违规载客、垂钓的情况,相关人员是否穿戴救生衣且具备上船资质,做到即查即改,无法在现场第一时间进行整改的渔船需要勒令回港。二是要做到专项整治,对于渔船来说,需要将检查整治重点放在舱室电线布设情况,导航装置的配备情况以及消防设施的安装情况;对于渔港来说,要将检查整治重点放在停港渔船的防火、用电作业状况;而对于海上渔民来说,要将检查整治重点放在渔民是否持证,是否根据相关安全标准配备救生装置。三是要确立执法检查台账,准确记录相关执法督查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结合数据信息,分析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计具体数据,为日后的执法作业提供数据支撑,做到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消除安

全隐患[4]。

2.5 落实应急救援

在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救援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做好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调配,注重应急体系与指挥系统的有机协调,强化应急救援团队的人员搭配,最大程度保障渔民的生命健康,避免财产损失,促进渔业安全生产作业的有序落实。一方面,相关部门可运用人工智能手段,结合云计算技术,搭配网络平台、数据库,构建搜救方面的专家系统,储存大量的成功救援经验,发挥专家系统的技术优势,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保证应急处置能力的优化与创新。同时,还要进行应急救援团队的人员整合,进行救援船只的设施装备升级,积极招纳志愿者,并不断增强培训力度,若条件允许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情景演练,保证从业人员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实现基本自救。另一方面,则要做好财政保障,设置专项资金,将其划分在财政预算当中,并构建人员的成长机制,设置应急救援基金,对海洋渔业突发事故中参与救援的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以此激发社会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与热情,达到增强海上救助力量的目的。此外,还要不断健全设备保障,丰富物资储备量,做到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打通各层级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构建物资调用的供应渠道,即便出现突发事件,也能第一时间进行应急物资的供给。

2.6 加强安全宣传

渔业安全生产的培训管理主要目的在于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主管部门应定期制作安全宣传培训视频,编制培训计划,通过授课、讲座等教育形式,帮助管理人员、基层人员、从业者,丰富理论知识储备,了解工作重点。培训内容则要以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流程、人员的责任权属、渔业安全的督导检查方法为主,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监管能力,强化从业者的主体责任,通过事故警示教育,使人们能够约束自身行为,调整出海规划,做到安全捕鱼。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伏季、休渔期、安全周,开展内容易懂、令人印象深刻的安全宣传活动。对此要注意丰富活动形式,比如发放传单、视频滚动播放公益片,站在亲情利益等层面,围绕家庭意识、生命意识,帮助从业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落实[5]。

3 结论

文章通过探讨渔业安全生产基层管理现状与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可以提高基层管理水平,推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渔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渔户经济收入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减量增收,富裕渔民助推汉台渔业再上新台阶[J].渔业致富指南,2023(1):9-11.

[2] 王向仁.小型渔船渔业船员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对渔业经济影响的探究[J].新农业,2022(22):66-69.

[3] 冯经纬.莆田市扎实推进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创新动态监管系统夯实渔业安全基础[J].安全与健康,2022(11):20-21+25.

[4] 张念华,徐浩.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2,24(6):6-8.

[5] 黄应邦,许明监.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系统分析与设计[J].渔业信息与战略,2020,35(4):243-251.

猜你喜欢

基层管理
浅谈基层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基层乡镇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思路探讨
“三集五大”战略框架下的基层员工活力研究
浅析国有企业提升基层培训的途径
加强采油厂基层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生态社区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基层管理现状与加强措施
强化六种意识,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安全管理贵在“管”和“理”
浅谈“研讨式七步教学法”在武警基层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