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求助前的“内心戏”
2024-05-09施秋健
施秋健
数学练习课上,小蕊被一道题目卡住了,愣是从上课想到下课。下课时,我跟她说不会做就来问我,但直到放学我也没等到她。其间,我还派小蕊的同桌小坤去打探情况,并叮嘱小坤:“如果小蕊还是不会做,你能否教教她?”小坤爽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小坤回来说:“小蕊的确还没做出那道题,但是当我提到教她时,她不是很高兴,所以我没教她。”听闻此言,我决定主动找小蕊。
我给小蕊讲完题目后问:“为什么不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呢?”小蕊低头沉默不语。这有点棘手,因为我无法得知她的想法。于是,我又去问科任教师,他们说像小蕊这样遇到难题不愿寻求帮助的学生并非个例。
这让我意识到,教孩子寻求帮助是一项迫切且必要的教育任务。小蕊这类孩子情绪不外显,但“内心戏”丰富。我决定引导孩子正确解读自己的“内心戏”,正视求助行为。
让座实验,引出“内心戏”
第二天班会课,我装作一副虚弱的样子走进教室,说:“今天施老师很不舒服,需要借一位同学的椅子坐一会儿,哪位同学愿意借椅子给施老师?”话音刚落,一大半学生毫不犹豫地举手了。这比我预想的情况要好,他们没有看周围人的反应,而是发自内心想帮助我。这说明学生重视我的求助,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实验充满信心。
在众多举手的同学中,我有意选择了小蕊,说:“小蕊,你把椅子借给我了,自己可能要站着上课了。我不希望你这么累,你想找一位同学和你轮着坐一把椅子吗?”
对于小蕊的反应,我早已想好对策。如果小蕊找了一位同学帮忙,我便问小蕊为什么找那位同学帮忙,再问问其他同学会不会找人帮忙。如果小蕊犹豫不说话,那我可以问“哪位同学愿意和小蕊轮换坐一把椅子”。之后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有同学愿意提供帮助,这恰好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直观的例证,让他们明白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他人,引导孩子们更加大胆地向他人求助。二是所有同学都不愿意。虽然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但我还是要准备。这时候,我会坚定地说:“其他同学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考虑,但是施老师永远是你们可以求助的对象。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愿意为你们提供帮助。”然后把椅子还给小蕊并感谢她。
果然,小蕊摇头不说话,我便问其他同学愿不愿意帮助小蕊。所幸,有不少同学愿意与小蕊轮换坐一把椅子。我看到小蕊的表情有所变化,便让她说说感受。小蕊哭着说:“我没想到这么多同学愿意帮助我,我很感动。”
我趁机点明主题:“刚刚其实是一个实验,老师想看一下同学们在帮助他人、向他人求助时的反应。我向你们借椅子的时候,内心其实有很多顾虑。同学们在犹豫是否向他人求助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同学们讨论着,我根据他们的发言整理出了大家谈得最多的4条:1.认为别人不愿意帮忙。2.被拒绝是难以忍受的。3.真心想帮我的人会主动帮我。4.求助是软弱的表现,会让人讨厌。
逐句剖析,正视“内心戏”
我一直在注意小蕊的反应,发现她看到这4条“内心戏”后一脸震惊,仿佛在说:“这不就是我吗!”不少同学也点头。我说:“今天我们来当‘读心专家,一起剖析求助前的‘内心戏吧!”
1.认为别人不愿意帮忙
刚刚的让座实验可以有力地反击这一想法。我郑重感谢了刚刚举手愿意借椅子给我的同学,动情地说:“我们往往低估了别人的帮助意愿,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愿意伸出援手。”同学们听后,都会心一笑。
2.被拒绝是难以忍受的
同学们在求助时犹豫不决,可能是担心遭到拒绝。对此,我向同学们介绍了“三步走”策略来正视这类“内心戏”。
第一步:正确认识到被拒绝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有人愿意提供帮助,自然也有人不愿意提供帮助。在寻求帮助时被拒绝,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不代表关系的断绝。我们要保持平常客觀的心态,不要过度解读或过分在意别人的拒绝,也不必因一时的拒绝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第二步:如果第一次求助被拒绝,不要轻易放弃。很多时候,人们很难连续拒绝两次,因为他们可能想弥补第一次没帮忙的遗憾或愧疚。因此,我鼓励同学们在求助时保持耐心,不要轻易放弃,这样会增加获得帮助的可能性。
第三步:踌躇时问一问自己,真的要留下遗憾吗?人们往往会在事后想:“如果当时我求助了,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因为害怕被拒绝而错失原本可以得到的帮助才是真正的遗憾。
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还有部分同学做笔记。我想,学生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些内容,所以我没有打断他们的思考,继续剖析。
3.真心想帮我的人会主动帮我
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求助需要对别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他们只是等着,希望有人能够主动发现并给予帮助。这其实是“被洞悉错觉”,即当人们意欲向他人传递某些信息时,倾向于高估他人对自己内心想法的洞悉水平。我笑着说:“你的‘信号真的没那么明显,没那么多‘读心专家。”同学们听到这儿,都被逗乐了。
接着,我播放微视频让学生了解“非注意盲视”,即当人们过于专注于某件事情时,他们可能会忽略周围的其他事物。如果你不主动表达,别人可能真的不知道你需要帮助,而不是故意忽视。另外,我引导同学们换位思考:你在给予帮助之前,可能也会有很多顾虑,比如,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自己能否真正帮到对方?对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等。我说:“我们不能埋怨别人不主动帮助我们,他们可能并不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所以,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非常关键。”
讲到这儿,一些同学开始互相鼓励,一些同学仍然有点不好意思。也许,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真正采取行动还需要一点勇气。
4. 求助是软弱的表现,会让人讨厌
这一条是同学们提到最多的。比如,“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没用、软弱?”“我会不会麻烦别人?”“别人会不会讨厌被我麻烦?”等等,这些“内心戏”都暴露了孩子们的想法:寻求帮助是软弱的、羞耻的。
我注视着全班同学说:“求助不代表软弱、无能。前面我们提到那么多‘内心戏,开口求助的人需要克服这么多‘内心戏的影响,这可不是普通的挑战。所以,主动求助的人怎么会是软弱的呢?懂得求助的人明白运用身边的资源来帮助自己,是聪明厉害的人!”也许是被我的情绪感染,孩子们听到这些话,愣了几秒后都鼓起掌来。
趁热打铁,克服“内心戏”
我追问:“还有同学有克服‘内心戏的好想法吗?”
小蕊举手了,她认真回答:“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也能让施助者感到快乐。比如,刚才我能够帮到施老师,这让我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我肯定了小蕊的想法:“被小蕊帮助的我也很开心。这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来自求助者的积极反馈或者感谢,也可以增强施助者的愉悦感,成为他们继续助人的动力。”
小宇说:“还可以从双方关系的角度来看,在一次次你来我往的求助与帮助中,双方互相关爱,对彼此的认识加深,情感也会更加深厚,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
我说:“不得了了,听完大家的话,感觉你们个个都是‘读心专家了啊!”
全班同学都笑了,这是释怀的笑。
在这节班会课中,同学们剖析了阻碍他们求助的“内心戏”,那认识有没有发生改变呢?我想是有的。因为第二天,小蕊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思索一阵无果后,便主动请教我。同时,班里的旁观者少了,乐于助人的人也多了。
我希望孩子们能克服“内心戏”,不再因为无法解决问题而感到无助或绝望,在寻求帮助和提供帮助的过程中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晟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