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观视域下学校层面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2024-05-09江苏省南通市海南中学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相融培育学科

江苏省南通市海南中学/王 晨

如何从学校层面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是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实的关键。“突显世界的整体性,强调世界的多元平衡、和谐共生、互利发展以及对整个自然生命世界的尊重”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其所内含的整体、平衡、共生、和谐、互利等理念,正是核心素养培育必须坚守与彰显的原则与要素。依循这些原则与要素,在实践中应当做到:

一、整体推进,固核心素养培育之基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多因子构成、多元素作用、多部门关联的系统工程。要让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落细、落实,必然也必须做到全员化参与、多层面发力、立体化推进。

政府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龙头。作为地方政府与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对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谋划与领导,及时出台配套的举措与实施的细则,主流媒体要积极做好核心素养内涵的宣传介绍与典型报道工作,以形成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各部门联动的良好态势与格局。

学校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支柱。学校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迫切需要。[1]切实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本校培育核心素养的推进路径、主要策略、工作重点,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久久为功,件件落实。

教师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主体。时至今日,虽然大家对核心素养这个词耳熟能详,但不少教师对核心素养仍缺乏深入、准确、全面的把握。因此,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预期目标与操作要领的研习,以理念的转变带动教育的蜕变。

学生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根本。学生的知晓度直接影响到核心素养的认可度、参与度与达成度。为此,应认真组织有关的主题活动,从阐释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让他们真正理解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2]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突破。

家庭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依托,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子。但在当前“让孩子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学”仍是家长普遍诉求的现实背景下,要站在家长的立场去理解家长的不易,共情家长的难处,特别要努力消除家长担心“抓了素养,降了分数”的顾虑,及时、准确、积极地给予家长回应,让家庭真正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土壤、厚植的摇篮。

二、平衡统筹,利核心素养培育之器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需要全领域共同关注、多渠道协同开展的“大”教育,因此既要着眼于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升华,更要着力于长效机制的创设与完善,做到“远”“近”兼顾,“软”“硬”并举,立体化规范,全方位保障。

法规保障。虽然核心素养作为一个热词广见于各类教育文件、文献,但迄今为止,仍未以法规形式对推进核心素养培育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定与要求。于学校而言,尚属“民间行为”“自发行动”,以致“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因此,由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法规,并将相关工作列为政府督导的重要内容已是当务之急。

思想保障。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部署、新要求上来,以更高站位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教育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以更深层次引领和践行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理论创新,以更强担当推进和落实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与任务。

行政保障。作为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只有首先对核心素养的研制背景、价值定位、总体框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等学深悟透,并在此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真正让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一把手工程”,才能最终把思路变成行动、使目标变为现实。

课程保障。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最重要的“产品”,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基本依据。审视现行的课程设置,尚存在难度划一、取向单一、质量不一等问题与不足。因此建设好“与学情相洽、与时代相接、与素养相融”的多门类、拓展性、立体式的校本化核心素养课程群已经迫在眉睫。

师资保障。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有崇高的生命取向、价值追求。在“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的当下,尤其要千方百计地沉下心来读书、实践。力求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换代”,能力素质不断“调档升级”,教学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共同画好培育核心素养的“同心圆”。

资源保障。核心素养的培育既要让学生在“学”上入心入脑,在“悟”上趋善趋美,更要让学生在“做”上敢作敢为,十分突出实践育人,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3]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既需要充裕的智力支撑,也需要有力的经费保障,筑牢物质基础,以确保学生既有学以致用的真实之境,也有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让教学直抵素养,使学习真正发生。

科研保障。核心素养的培育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既要希冀教育理论工作者一如既往地潜心探索,更应盼望广大教育实践者也能自觉地参与,介入到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之中。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优势互补、效能叠加,必然会给培育核心素养的研究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评价保障。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监督、调节作用。核心素养培育的推进工作所以在基层学校“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光打雷不下雨”,并不全是主观使然;客观上与长时间未能制定出有关学校推进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评价方案,未能对学校进行明确引导有关。因此尽快制订出一套简便、易行、科学的推进工作评价方案刻不容缓。

三、共生相融,扩核心素养培育之源

课程资源是决定教学理想付诸教学实践的关键性因素。教育工作者既要心有“红线”(课程标准),也要敢越“界线”,打通与旁科、与家庭、与生活、与环境、与社会的“关节”,放大广义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成长提供各学科融合、多领域融达、全要素融通的课程载体。

与旁科相融。所谓与旁科相融,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淡化学科边界,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统整、渗透。适当引入其他学科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兴更高、趣更浓、劲更足。当然虽有不同学科元素的介入与糅合,但应始终以主科为圆心,“形”散“神”不散,以免“耕了别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家的地”。

与家庭相融。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道德规范,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养料。与家庭相融,就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家庭文化中的思想精粹、道德精华,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模式,帮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4]

与生活相融。“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基于日常生活、注重体味领悟、坚持知行相长,引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成长——学习为人处世、学习生活技能、学习适应环境、学习解决问题……既体现了“随风潜入夜”的教育智慧,又展示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亲身经历后感悟到的事理,才能最终沉淀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品性、一种素养,并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与环境相融。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里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墙一廊都要能与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积极“对话”,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充分发挥环境润心泽行、润雅泽美、润爱泽悦的功能,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振精气神,传输真善美。

与社会相融。社会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实践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与周边相通相融,与社区共享共用,把课堂特别是历史课、艺术课和科学课搬到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展览馆、科学馆、植物园等地方,既能拓展教室的物理空间,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实践需求,又能扩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娱乐空间、休闲空间。与这些区域性文化地标的零距离接触,还会让孩子由衷地产生对家乡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成为孩子永远的记忆、恒久的乡愁。

四、和谐并重,导核心素养培育之向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无疑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头戏。学科核心素养决非简单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则美,美则愉悦;谐则畅,畅则通达。只有在学科教学中真正做到和适、和时、和畅地渗透核心素养,方能使课堂真正形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行相伴的良好氛围。

与课标相谐。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南,是努力的方向。偏离了课程标准,倾力再大,花时再多,也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当然,深学透悟方能依照笃行。在教师职业倦怠不断滋生、“厌学”情绪日益蔓延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引导与加强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进而以学定向、以学增智、以学促行,使课堂基于课标、依于课标、归于课标。

与需求相谐。课教得好的老师总是能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问题的人。[5]站在学生的角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制定符合认知水平的目标,提出不断逼近本质的问题,采用促进深度思考的策略,如案例分析、项目制作、协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使全体学生真正“热”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与“学法”相谐。教师的教只有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方可谓因材施教。比如针对当下不少学生以“不言语的方法”学语言、以“不着地的方法”学地理、以“不艺术的方法”学艺术、以“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的怪现状,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学科实践”。作为教师就要在吃透“学科实践”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指导、督导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中,不断转知成识、转识成智、转智成能。

与“生情”相谐。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课堂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欲、所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正视学生在智力类型、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以积极的态度、信任的眼光做到“因类施教,循情施导”,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见学科又见人”,使每一滴露珠都能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出迷人的光彩。

与科技相谐。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与学习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以科技做篙,向教育更深处漫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数字资源、计算机模拟等新技术新媒体,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既要“会”教更要“慧”教,为学习者提高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需的关键能力强筋健骨、添砖加瓦。

五、互利发展,强核心素养培育之本

核心素养的推进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不戮力同心、抱团取暖,只会好事多磨,甚至好梦难圆。作为教育理想的追求者,既要有干必能成的自信,也要有合作共赢的自觉,同频共振,守望相助,在携手并进中创造出“1+1>2”的教育价值。

以共学激活发展新动能。置身于“大智物移云”的背景下,拘囿于所学专业,满足于原有知识,很难甚至不能胜任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作为培育核心素养的直接实施者,只有共学、共读,勤思、勤问,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方能激活新动能、抢占新高地,在躬身践行中亮新招、提质增效中出新策、转型升级中现创意。

以共研探索发展新路径。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已有的模式可搬,无现成的捷径可走,推进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困惑与难题。面对这些困惑与难题,只有全体教师真正沉下心来思索,潜下心来研究,静下心来交流、商讨、互补,方能打通思路、明确线路、找到出路。

以共建开拓发展新源地。随着“跨学科”“项目化”“探究式”学习的展开,教师不仅要从网络资料、影视资料等信息库中挑选出合适的教学资源,更需要进行二度“创作”整合成自己的“新能源”。既不能只做“搬运工”,也不能甘当“个体户”,只有共同建好资源“合作社”,贯通资源“集散地”,方能确保跨学科学习这些新方式、新模式的正常运行与不断优化。

以共融形成发展新优势。不同的教师(包括不同学科的、不同年级的、不同年龄的乃至不同性别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智慧水平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给学习、借鉴、仿效带来了需要与可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年级、学科界限,纵(不同年级)“联”横(不同学科)“协”,实现思考、观点、方法与资源的互通、互融、互促,形成新优势,发力新赛道,推动新发展。

以共享打造发展新引擎。“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有些学校取得成果,通过鉴定,便万事大吉、束之高阁。其实,深化教育实践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因此应抓住科研成果中最有效、实践中最需要的成份,通过报告宣讲型、示范观摩型、成果展示型、论文汇编型等方式加以推广应用;只有将研究的成果推而广之、应而用之,才能使之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新引擎、新抓手、新活力。

核心素养培育进无止境,广大教师大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任何愿景,只有在落实中才能实现;任何难题,只有在落实中才能破解。核心素养的培育,既不能绕道而行,也不能坐而论道,一切惟在落实。崇尚实干、注重实绩、讲求实效,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铭于心而践于行的。

猜你喜欢

相融培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心相融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超学科”来啦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