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与人文精神

2024-05-08程郁缀

博览群书 2024年2期
关键词:唐诗杜甫李白

程郁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有很多的珍宝,诗歌毫无疑问是其中璀璨的一串珍珠。如果把中国的诗歌比喻成一个广袤的天宇,那么,唐诗毫无疑问是其中最璀璨的银河,这条灿烂的银河是由大大小小的星星和大大小小的星座组成的。我这次只想简要地讲讲唐诗与人文精神。

在讲唐诗之前,我们先粗线条地回溯一下唐之前的诗歌史。先秦时期的诗歌是《诗经》和《楚辞》。《诗经》和《楚辞》像两条大河灌溉着后世文学的田园,后来中国的文学艺术,诗歌、小说、戏曲等等,没有不受这两条大河灌溉的。这两条大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个历史时期即夏、商、周时的产物。从时代上讲,《诗经》主要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这大约500年左右所产生的诗歌总集。而《楚辞》则主要产生在战国时期,其作者主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屈原(-340— -278)。从地域方面来讲,《诗经》主要是黄河流域北方中原文化的结晶。《诗经》一共305篇,《国风》是160篇,《大小雅》105篇,《颂》 40篇。《国风》这个“国”是指诸侯国,一共十五个,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而屈原是楚国人,《楚辞》则是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结晶。从内容上讲,《诗经》一方面是反映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如《伐檀》《硕鼠》《无衣》等;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情感的抒发,主要是男女爱情的歌唱,如《关雎》《静女》《蒹葭》等。而《楚辞》的内容主要是屈原的思想和精神。第一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这是屈原留给炎黄子孙伟大的精神遗产。第二是追求真理,百折不挠,九死不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三是好修为常,怀瑾握瑜,一尘不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最后以生命殉自己的理想,“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怀石投江自沉。后人评说道:屈原投江自沉,惟其一死,使得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永不死也!

先秦之后是汉代,汉代诗歌也很丰富。民歌方面有汉乐府诗,如《东门行》《上邪》等;另有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特别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建安年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还有“建安七子”等,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文人创作的高潮。曹操既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其反映现实的诗歌《蒿里行》中有句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千古咏海名篇《观沧海》中名句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怀言志,展现了诗人像大海一样包孕宇宙、吞吐日月的壮阔襟怀。

汉之后是六朝诗。从魏、蜀、吴到三国归晋,再到南北朝,然后是隋朝,然后就是唐朝。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汉朝,公元220年随着曹操的去世而“无可奈何花落去”;后面又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唐朝,公元618年拉开了它壮丽的帷幕。这两个高峰之间的四百年,就是六朝,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二个思想解放、成果丰硕的重要时期。在六朝诗坛上产生了伟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傲骨”,影响了中国一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气节。一是他挂冠回到田园后以满腔的热情来描绘田园的美好,将最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作为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诗歌史上开辟了田园诗的崭新天地。陶渊明开此先河,功德无量。

下面讲唐诗与人文精神。

首先,讲一下唐诗的基本概况。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取得了最杰出的成就。清代康熙年间编《全唐诗》收了49000多首,到现在三百多年又陆续收集了几千首,一共是五万多首。这个数量是空前的、但不是绝后的。我们北大中文系二十几位老师用了十三年编成了《全宋诗》,总计25万多首,数量是唐诗的五倍。但是宋人知道成就不如唐诗,唐诗像一座巍峨的高峰,耸立在宋人的面前,那是难以超步的。宋代人很聪明,绕了一个道写宋词,总共两万多首,把宋词写上顶峰。从此,在中国诗歌史上,唐诗、宋词像双峰并峙,两水分流,各极中国韵文之盛。

《全唐诗》中一共有2200多个诗人,这个数量是惊人的;但能够说明这个时代诗歌兴盛的还不仅是数量,而在于这些诗人的身份遍布社会的所有阶层。上层,皇帝喜欢写诗,唐太宗、高宗、玄宗、宣宗等都会写诗,连清人的《唐诗三百首》中,都收了唐玄宗的一首五律《经鲁祭孔子而叹之》。皇后、妃子也都喜欢写诗,武则天写过《如意娘》诗曰:“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说如果不相信离别后我经常流泪的话,那么你打开衣箱检验一下我的石榴裙,你看那石榴裙上新泪痕压旧泪痕。上层从皇帝、皇后到将军、大臣、文人、学士都会写诗,下层则种田的农夫、打柴的樵夫、捕鱼的渔父也都写诗,就连和尚、妓女也喜欢写诗。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到处都可以听到吟咏诗歌的声音,这充分说明这个时代的诗歌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丰腴的生活土壤。

唐朝的诗十分普及,宋朝的词也同样十分普及。这种十分普及的社会现实,犹如宽阔庞大的根基,这根基就像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只有在如此连绵无尽的山山岭岭上,才能堆积和簇拥起巍峨入云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唐诗,就是中国古典诗连绵群山中簇拥起的诗的“珠峰”;而宋词,则是中国古典词连绵群山中簇拥起的词的“珠峰”!

其次,讲一下唐诗的总体特色。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曰:“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缪钺先生在《论宋诗》中亦曰:“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就总体特色而言: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充盈着一种青春活力和激情想象,即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弥漫和律动着一种青春的气息。林庚先生将这种气息称之为“少年精神,盛唐气象”。唐代诗人大都喜欢用热烈的情感来感受生活,把热烈的情感写到诗中,传达给读者。诸如:“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中充满激动人心的激情和感发人心的力量,读了让人振奋,躁动,心神荡漾,激情涌动。所以说读唐诗如饮美酒,美酒中蕴藏着催人激情高昂的积极因素。

相对于唐诗的总体特色是重情趣而言,宋诗的总体特色则是重理趣。宋朝人常常喜欢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性思索写到诗中,充满理趣,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教益。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是告诉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又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曰: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此是告诉人们,人生犹如翻山越岭,攀登上了一个高峰又有新的高峰横亘在前,必须进取不息。这样的诗给人的是思索,是体味。所以我们读宋诗如品名茗,名茶越品越觉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因为宋诗中蕴藏着丰富的理趣,让人味之愈长,思之愈多。

下面我们将唐贺知章与宋曾巩的题目和描写对象相同,而表达的情趣迥然不同的两首七绝对比分析一下。贺知章的七绝《咏柳》诗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一是很美。碧和绿乃是生命的本色,大自然中有生命的植物的基本色。二是层次分明。从柳的主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层次清楚。三是题为咏柳,实则颂风。那一排排整齐、鲜亮、透嫩的绿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是大自然能工巧匠挥动二月春风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来的艺术珍品。诗人越是把春柳写得美好、越是在烘托春风惠物之功,可谓是泼墨在柳而归趣在风。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爱、对美的爱。

宋人曾巩的《咏柳》诗则曰: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此诗与贺诗题目同,形式同,描写的对象同,但诗人对柳树的态度和借咏柳所表达的情感,却判若云泥。说那乱七八糟的柳条还没有改变最初的鹅黄色,倚仗着春风便疯狂地飘舞起来。狂得自以为能用飞花——即柳絮——把太阳和月亮都遮蔽起来;结句一声断喝:“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里的“不知”是反诘,你知不知道天地之间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春天后面是夏天、夏天后面紧跟着秋天,等到秋风一起,清霜一降,你就黄叶飘零、就完了。请看,唐人重情趣,笔下的柳是多么的美好啊,给人以美感;而宋人重理趣,笔下的柳则是多么的丑俗啊,给人以警醒。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谈谈唐诗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首先是温馨的平等友善精神。我们知道,从生命的意义上讲,人都是平等的——平等地赤条条一丝不挂来到人世间,最后又平等地一根草也不带地撒手而去。唐代诗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树立平等理念,不分地位高低,出生贵贱,一律真诚相待,平等相交,洋溢着友善温馨的气息。

如诗仙李白晚年在安徽马鞍山时,皖南有泾川豪士汪伦特别喜欢李白,遂致信诡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一见有美景美酒便欣然前往。到了一看山村很小,遂不解发问。汪伦乃笑告曰:“‘桃花者,潭水名也;‘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李白闻之开怀大笑,款留数日,离别时汪伦亲自送行。李白感其美意,写了七绝《赠汪伦》。诗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有两点好:一是“不及”一词好。如果改为“犹如”“好似”“就像”,感情就有限了,“不及”使感情无限化。二是“桃花潭”这个意象选取得好。桃花潭热烈、和暖、清澈、鲜丽,用来比拟友情,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又如诗人兼画家王维,多才多艺,在盛唐诗人中享有盛誉。但他與普普通通的诗人也都能友好交往。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中的元二,就是一个不知名的诗人。只知他姓元,排行老二,连什么名字都湮没无闻;但这首诗却是唐人送别诗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意,诗中所用是“更尽”,不是“更进”;真的干光了一杯再干一杯,不忍停杯可见依依不舍,即不忍分离也;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外就没有像我这样的好朋友与你开怀畅饮了。感情何等的真挚、深厚。王维还有一首《送沈子福归江东》诗,所送沈子福也是一位籍籍无名的诗人,王维却唱出了深情无限的离歌: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相思之情明喻为春色:春色无边,则对你的相思之情无边;春色无处不在,则相思之情无处不在;你走到江南也好江北也好,都置身于浓浓的春色之中,那包围着你的浓浓的春色,就是我的相思之情在时时刻刻地陪伴着你。何等温馨,何等热烈!

唐代诗人相互之间能心心相印,命运与共。人之相知,莫过于知心;知心莫过于命运相通,惺惺相惜。关心朋友的荣辱得失,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这样的朋友才是可贵的益友。“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写过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供职长安、送杜少府去蜀中任职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题中的杜少府,姓杜,名字不详;“少府”是县尉的通称,职位卑微。朋友从长安被贬到遥远的蜀中,而且只是任“少府”小官,远宦职卑,可想心情之抑郁。分别之际,如何来安慰朋友呢?颔联将对方的境遇拉到与自己相同的位置,说我跟你也一样,也是背井离乡宦游在外。就像是跟朋友促膝说知心话,娓娓道来,有己有彼,推心置腹,诚恳亲切。接下来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表达了两人深情厚谊,又展示了诗人胸襟旷达,使人感受到知心朋友的温暖,真诚友谊的力量。

又如李白与杜甫。公元744年,44岁的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来到东都洛阳,遇见了33岁的杜甫,两个人一见如故,携手漫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描写与李白一起游玩的美好时光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分别后,李白写过两首诗怀念杜甫,其中有句曰:“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更是感情深厚,写了十五六首诗歌怀念李白。特别是李白因“从璘”案入狱后,杜甫写下《不见》诗,说: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诗人向世人表明,对于“皆欲杀”的朋友,自己却独独怜惜其才华和人品,坦荡地表示对朋友蒙冤的深切同情。

李白杜甫是彼此真正的心灵相通的伟大知音。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在讲《李白》时,有过这样一段鞭辟入里的论述。她说:

古人说“文人相轻”,文人总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是一种对同行的嫉妒。但凡这样的人都不是大家,因为他自己的才情确实有比不上人家的地方,所以才会嫉妒。而真正的天才,一定有他自己的东西,并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而且,一般的人往往不能认识一个天才的好处,只有才气相近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天才。所以,真正的天才必然是互相欣赏的。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

叶先生所论真是精彩绝伦,闪射着永恒的智慧之光!

是的,一个人的容貌有美丑,能力有大小,特长有不同,但只要生性善良,待人接物能与人为善,就品行端正,修为淳朴。唐代诗人们之间能宽容友善,与人为善,相处中能扬人之好,成人之美。试看高适的《别董大》诗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诗后两句抒发了一种热烈、昂扬、爽朗、豪放的强音,唱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声。一是对朋友热情称赞——像你这样的人品、才华、性情,天下谁人不识、天下谁人不乐意与你结交呢?二是对朋友真诚宽慰——你不要因离别而难过,今后你还会重新遇到像我一样的好友。三也是诗人自我宽慰——我也不要太难过啊,因为朋友这样的优秀、杰出,未来的人生路上还会有新的知音朋友。

再如,杜甫对好朋友李白更是不遗余力地赞扬其才华横溢,诗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落笔就能掀起狂风暴雨,可见气势磅礴;诗写成后能使鬼神为之哭泣,可见感人肺腑。同样,李白也是不遗余力地称赞孟浩然。李白一生自视甚高,很难向人低首。但他在《赠孟浩然》诗中,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直呼“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最后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你高山一样的品格怎么能仰望到极顶呢?我只有在此向你清淳芬芳的人品致敬了。

其次是高昂的进取精神。当时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有所作为,通过立边功求取封侯,出将入相,时代激发了读书人投笔从戎的热情和尚武精神。正如李贺的《南园》诗写道:

男儿何不挂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此诗抒发的就是唐代诗人的这种不愿久事笔砚之中,渴望到边疆去施展才干的豪情和心态。

唐人边塞诗十分发达,尤其是盛唐边塞诗中着力抒发诗人们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和高昂乐观的进取精神,具有为强大国力所激发起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富有昂扬奋发的浪漫主义色彩,谱写了那个鼎盛时代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英雄主义赞歌。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聞侠骨香。”岑参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高适的“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谁不知道到边疆打仗的艰苦呢,但好男儿为了国家,纵然是战死沙场,化成白骨,那白骨也是香的。为国捐躯,纵死不辞,何等豪情!

在其他题材的诗歌中,也同样充满了唐代诗人的激情,具有一种感发人心的力量。如李白的《行路难》中有句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上蔡邕》中有句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江上吟》中有句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这些诗句都展示了诗人的自信和力量。同样,杜甫的《画鹰中》有句曰:“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房兵曹胡马诗》中有句曰:“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李颀的《送陈章甫》中有句曰:“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读了这样的诗歌,让人振奋,激情涌动,不能自已,积极进取,昂扬奋发。

再次是崇高的利他主义精神。古代志士仁人的最高理想,就是修齐治平,奉献自我,造福社会。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读书人历来具有“达则兼善天下”的报国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了从古到今一代代知识分子精神领域里的优秀遗传基因。“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人际关系中,一个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忘我利他。唐代诗圣杜甫和白居易等诗人,正是具有这样崇高精神境界的诗人。

唐代诗人中,杜甫被尊为“诗圣”,圣在哪里?圣就圣在他总是从自己的不幸想到天下人民的不幸,想到他人的不幸;越是想到他人的不幸,越是忘记了自己的不幸。杜甫晚年在成都草堂写过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头写道: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他提笔就写茅屋被秋风刮破的情景,句句押韵,很有冲击力,给人一种极度紧张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写狂风之后又下起了大雨,诗人的屋子到处漏雨,一家人通宵难眠,写诗人自家人所遭遇的痛苦和不幸。最后一段写诗人在痛苦不眠之夜所产生的宏伟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如果能有广厦千万间,庇护着天下的穷苦的人,生活都能够非常地欢乐温暖,那该多么好啊!诗人从自己眼前的不幸的遭遇,联想到天下人民的不幸;从而产生了一种甘愿为天下人民的不幸,而牺牲自己的这样一种伟大的情怀。“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什么时候眼前能高耸起广厦千万间,让天下的人都住进去,那么,只有我一个人的茅屋破了,我一个人受冻,哪怕是冻死了也心甘情愿。全诗在此高潮中戛然而止,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为了普天下人民都能够安安稳稳,诗人自己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利他主义精神!一种为了他人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而又壮丽的襟怀!

这里我们将杜甫的诗和白居易的《新制布裘》诗作一个比较。白居易前期继承了杜甫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的优良传统,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诗,表达“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愿望。有一年白居易夫人给他新做了一件布裘,诗人穿在身上暖和和的,于是写了一首五古《新制布裘》,共16句,前面10句说这件布裘怎么好、怎么暖和,最后说:“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这是化用《孟子》中的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接下来说:“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如果能找一个万里大的裘衣,把四面八方都盖裹起来,人们都像我一样的暖暖和和,普天下就没有饥寒交迫的人了。白居易也很了不起,自己暖和了希望天下人跟他一样暖和。但宋人黄彻在《 溪诗话》中说:白居易是“推身利以利人”,不及杜甫“宁苦身以利人”。白居易说我暖和了,推己及人,希望天下人跟我一样的暖和;杜甫说只要天下人全暖和了,只有我一个人冻死了我也心甘情愿。我们称杜甫为诗圣,“圣”在哪里?圣就圣在“宁苦身以利人”。

我曾在北大对同学们说过这样的话:“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忘我,那么他就永远不会被人忘记!”我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做事、做成事、做成好事、做成大好事,那是你的“才”、那是你的“能”、那是你的“才能”;而一个人如果为他人、为社会做事、为百姓做事,做成事、做成好事、做成大好事,那是你的“德”、那是你的“行”、那是你的“德行”!

杜甫和白居易正是具有这样高尚德行的伟大诗人!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北京大学学报》主编)

猜你喜欢

唐诗杜甫李白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杜甫改诗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唐诗赏读
杜甫与五柳鱼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