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审小麦新品种菏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2024-05-07任自超王冲郭凤芝林坤李思同刘仲阳田顺顺郭凌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冬麦区济麦黄淮

任自超,王冲,郭凤芝,林坤,李思同,刘仲阳,田顺顺,郭凌云*

(1.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2.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试验示范开发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000)

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40%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1]。黄淮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也是中筋、强筋优质冬小麦适宜产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区域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意义重大[2-4]。由于我国可耕地面积有限,且不断减少,提高小麦单产是保障小麦总产最有效的途径,而新品种的培育是小麦单产提高的基础[5]。

菏麦22是以高产广适品种济麦22为母本,优质品种淮麦25为父本杂交组配,通过系谱法,早代品质检测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9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90039。本研究结合2015—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对菏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综合评价,以期明确菏麦22的丰产稳产潜力,为菏麦22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研究对象为菏麦22,系谱来源为济麦22、淮麦25。数据来源于2015—2017年连续两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7—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汇总结果。2015—2016年区域试验A组设置20个试点,参试品种15个,分别为邯115276、登海51306、山农24号、裕田麦119、济麦39、中信麦98、子麦603、农圣1号、徽研66、石10-4393、良星518、良星99(CK)、菏麦22、圣麦69、秋乐2122;2016—2017年区域试验A组设置20个试点,参试品种14个,分别为淄麦29、登海51306、菏麦22、泰科麦31、良星518、中信麦98、济麦39、石12-4025、圣田麦69、烟1212、轮选266、良星99(CK1)、济麦22(CK2)、冀麦631;2017—2018年生产试验设置12个试点,参试品种8个,分别为登海51306、良星518、菏麦22、圣麦102、中麦23、冀麦181、YX14-2、济麦22(CK)。

1.2 数据分析方法

1.2.1 丰产性分析

利用Excel 2010 软件和DPS7.05软件对2015—2017年两年度区域试验和2017—2018年生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参试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性[6-7],分析该品种的丰产性能。

1.2.2 高产稳产性分析

采用品种多点平均产量为参数的CV法[8],评价品种多环境中的稳产性,CVi=Si/Xi×100%,式中,CVi为第i个参试品种的变异系数,Si为第i个品种的标准差;Xi为第i个品种多点的平均产量。

采用高温系数法(HSC)[9]综合评价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HSCi=(Xi-Si)/1.1Xck×100%,式中,Xi为第i个品种多点的平均产量,Si为第i个品种的标准差,Xi为对照品种多点的平均产量。

1.2.3 广适性分析

采用品种增产点比例和适用度分析法评价品种的广适性[10-11]。适用度是品种超过平均产量的试验点数占总试验点数的百分比,反映品种的基本适应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病性分析

2015—2017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结果表明(表1),2015—2016年菏麦22抗病性表现为:中感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抗纹枯病、高感赤霉病;2016—2017年菏麦22抗病性表现为:中感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和叶锈病。

表1 小麦新品种菏麦22的抗病性鉴定Table 1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new wheat variety Hemai 22

2.2 品质分析

2015—2017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表2),容重分别为814、812 g·L-1,粗蛋白(干基)含量分别为14.62%、14.76%,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9.8%、29.3%,稳定时间分别为7.5、35.2 min。2016—2017年检测,吸水率为59.9%,拉伸面积为110 cm2,最大拉伸阻力为712 EU。品质结果分析表明,菏麦22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是兼做面包和面条的优良小麦品种。

表2 小麦新品种菏麦22的品质分析结果Table 2 Quality analysis results of new wheat variety Hemai 22

2.3 抗寒性表现

2015—2018年经河北遵化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鉴定,2015—2016年菏麦22越冬死茎率为4.0%,抗寒级别为1级,评价级别为好;2016—2017年越冬死茎率为1.0%,抗寒级别为1级,评价级别为好;2017—2018年越冬死茎率为10.1%,抗寒级别为2级,评价级别为较好(表3)。

表3 小麦新品种菏麦22的抗寒性鉴定结果Table 3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cold resistance of new wheat variety Hemai 22

2.4 产量表现

由表4可知,菏麦22在2015—2016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试第一年中,汇总20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8 703.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减产0.14%;在2016—2017年区试第二年中,汇总20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9 066.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4.21%,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42%;在2017—2018年生产试验中,汇总12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7 428.0 kg·hm-2,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87%。

表4 小麦新品种菏麦22的产量表现Table 4 Yield performance of new wheat variety Hemai 22

2.5 丰产性分析

由2015—2017年两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丰产性分析结果(表5、表6)可知,2015—2016年区试第一年对照品种良星99的平均产量为8 715.0 kg·hm-2,菏麦22的平均产量为8 703.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减产0.14%,减产不显著;2016—2017年区试第二年对照品种良星99的平均产量为8 700.0 kg·hm-2,对照品种济麦22的平均产量为8 682.0 kg·hm-2,菏麦22的平均产量为9 066.0 kg·hm-2,比对照品种良星99增产4.21%,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42%,增产均显著。由2017—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丰产性分析结果(表7)可知,对照品种济麦22 的平均产量为7 083.0 kg·hm-2,菏麦22的平均产量为7 428.0 kg·hm-2,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87%。综合3年试验结果,菏麦22具有良好的丰产性。

表5 2015—2016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产量差异比较(A组)Table 5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the north Huang-huai irrigated region in 2015-2016 (group A)

表6 2016—2017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产量差异比较(A组)Table 6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the north Huang-huai irrigated region in 2016-2017 (group A)

表7 2017—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参试品种产量差异比较Table 7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the north Huang-huai irrigated region in 2017-2018

2.6 稳产性分析

品种产量由品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影响,稳产性品种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12-13]。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主要反映环境对品种产量的影响,品种自身对环境的调控能力。S和CV值越小,说明产量变化幅度越小,品种稳定性越好。高温系数(HSC)综合反映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HSC值越大,说明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越好。由表8、表9、表10可知,在2015—2017年两年区域试验和2017—2018年生产试验中,菏麦22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7.19%、6.27%、13.50%,2016—2017年区试和2017—2018年生试CV值较小;高温系数(HSC)分别为86.25%、88.83%、82.47%,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12位、第3位、第6位。通过对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及产量结果的分析表明,菏麦22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丰产性。

表8 2015—2016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A组)Table 8 Stable yield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the north Huang-huai irrigated region in 2015-2016 (group A)

表9 2016—2017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A组)Table 9 Stable yield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the north Huang-huai irrigated region in 2016-2017 (group A)

表10 2017—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Table 10 Stable yield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n the north Huang-huai irrigated region in 2017-2018

2.7 适应性分析

适应度是品种超过平均产量的试验点数占总试验点数的百分比,反映品种的基本适应性。通过2015—2017年两年国家区试(表8、表9)及2017—2018年生试(表10)分析可知,菏麦22的适应度分别为45.00%、52.63%、26.32%,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3位、第6位、第1位,平均值为41.23%,与对照品种良星99、济麦22的平均适应度(41.4%)相当。除2015—2016年菏麦22的增产点率较低外,2016—2018年两年的增产点率分别达到89.50%、91.70%。通过对适应度和增产点率分析表明,菏麦22在多年份和多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8 栽培技术要点

2.8.1 适宜种植区域

菏麦22适宜在黄淮北片的山东省全部、河北省中南部(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南部(临汾、运城)水肥地块种植。

2.8.2 精细整地

深耕细耙,土壤深耕或者深松25 cm,打破犁底层,清除残茬,整平地面保好墒情。秸秆还田时秸秆粉碎彻底,施配方肥1 200 kg·hm-2,生物有机肥200 kg,农家肥3 000 kg以上。缺少微量元素的地块,要注意补施锌肥、硼肥等。化肥应注意深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2.8.3 适期适量播种

播前因地造墒,确保墒情良好;适宜播期为10月6日—20日;每667 m2播量为10~15 kg,播期延迟或肥力水平较低的地块,应适当增加播量。

2.8.4 生长期管理

小麦返青前后,中耕松土,保温提墒,促苗早发。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键时期,加强肥水管理。抽穗开花期做好病虫害预警监控,进行“一喷三防”,做到一喷多效,以保障丰产稳产。

2.8.5 适时收获

小麦植株茎秆全黄、叶片枯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在22%左右,即可收获。同时应注意天气情况,避免阴雨天气,及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

3 结论

新品种的培育、关键种质资源的创制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技术途径,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14]。近年来,品种审定数量逐年呈指数型增长,品种审定类型也呈现多元化,2019—2023年山东省审定小麦品种214个,国家审定黄淮冬麦区北片生态区域小麦品种139个。审定品种数量的增加,也为品种推广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菏麦22株高适中,群体结构合理,产量三要素协调,后期灌浆速度快,品质达到中强筋标准。本研究利用2015—2018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菏麦22的产量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菏麦22产量水平处于中高水平,具有较好的稳产性和广适性,在黄淮北片冬麦区有较大的推广利用前景。

猜你喜欢

冬麦区济麦黄淮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水利诚信单位风采展示(驻马店市黄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山东“袁隆平”的麦田人生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济麦60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中期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