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20年中国贫血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2024-05-07孙艳秋
董 丹,孙艳秋,燕 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沈阳 100847)
贫血是最常见的血液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估算,2021 年全球全年龄段贫血患病率为24.3%,其中5 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高达41.4%,贫血面临着严重的疾病负担[1-2]。目前针对我国贫血疾病的研究较为单一,首先是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主要体现为儿童和育龄妇女群体较为多见[3-4],针对全年龄段贫血疾病现状的研究相对缺乏;其次是研究对象所属地域性较强,多为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的调查研究[5-6],较少我国整体贫血疾病现状的研究;最后是研究结局指标的单一性,主要以患病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缺乏贫血从发生到死亡的健康损失综合度量指标分析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GBD 2021)公开的贫血数据,对1990—2020 年我国全年龄段贫血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我国贫血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GBD 2021 公开的贫血数据集[7],GBD 是目前流行病学研究项目中综合性最强、规模最大、方法最系统、参与者最多的世界性研究课题[8-9],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理想。GBD 2021 中贫血数据使用了来自人口调查、已发表的研究和政府报告中的代表性数据,采用时空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对患病率进行了量化调整,通过对应病例的估计乘以残疾权重来计算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其中残疾权重无健康损失记为0、轻度贫血记为0.004、中度贫血记为0.052、重度贫血记为0.149、死亡记为1。估计中的不确定性量化是通过后验高斯过程以1 000 次抽样形成1 000 个平均估计值,指定1 000 个估算值中的第25 和第75 个值形成每个平均值的95%不确定区间(uncertain interval,UI)。根据ICD-10 疾病分类原则,将贫血分为营养性贫血(D50-D53)、溶血性贫血(D55-D59)和再生障碍性及其他贫血(D60-D64)。
1.2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选取该数据集中我国各年龄组1990—2020 年以5 年为增量共计7 个时间点的全因贫血疾病患病数据和YLD 数据,因贫血致死率较低,因此,贫血的生命损失年可忽略不计,反映贫血对生命数量和质量的综合度量指标可使用YLD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变化率 =(2020 年指标值-1990 年指标值)/1990 年指标值×100%。
1.3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9、SPSS 25.0 和Graphpad prism 9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我国1990—2020年不同年代、年龄、性别人群间贫血疾病患病指标的分布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主要包括贫血患病人数、患病率,对贫血疾病负担指标的变化过程及趋势进行分析,主要包括YLD 数及YLD 率,利用Pearson 相关分析探讨1990—2020 年贫血的患病及疾病负担情况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区间估计使用95%UI,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1990—2020年中国贫血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
1990—2020 年,我国全年龄段贫血患病人数与患病率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男性(r=-0.984,P<0.001)、女性(r=- 0.996,P<0.001)和总人群(r=-0.990,P<0.001)的贫血患病率均与年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020 年,我国贫血患病例数为13 708 万(95%UI :13 290 万~14 152万),与1990 年相比降低了36.59%,其中男性为4 245 万(95%UI :4 031 万~4 435 万),占30.97%,降低了54.26%,女性为9 463 万(95%UI:9 173 万~9 778 万),占69.03%,降低了23.29%,男性降幅是女性的2.33 倍,女性患病人数是男性的2.23 倍。2020 年,我国贫血患病率为9.66%(95%UI:9.36%~9.97%),与1990 年相比降低了47.45%,其中男性为5.85%(95%UI :5.55%~6.11%),降低了61.79%,女性为13.65%(95%UI:13.23% ~14.11%),降低了36.97%,男性降幅是女性的1.67 倍,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33 倍,详见表1、图1。
表1 1990—2020年中国居民贫血流行情况Table 1.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from 1990 to 2020
图1 1990—2020年中国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变化趋势Figure 1.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from 1990 to 2020
如图2 所示,与1990 年相比,2020 年男性贫血患病数在0~64 岁年龄段呈下降趋势,其中20~24 岁年龄组降幅最明显,达84.82%;而65 岁及以上年龄段则呈上升趋势,其中95 岁以上年龄组增幅最大,达13.45 倍。与1990 年相比,2020 年各年龄组男性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明显的是10~14 岁年龄组,达76.18%。与1990 年相比,2020 年女性贫血患病数在0~44 岁年龄段均呈下降趋势,其中15~19岁年龄组降幅最明显,达72.04%;而45 岁及以上年龄段则呈上升趋势,其中95 岁以上年龄组增幅最大,达14.16 倍。与1990 年相比,除95岁以上年龄组女性外,2020 年各年龄组女性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明显的是0~4岁年龄组,达62.19%,而95 岁以上年龄组有4.14%的小幅增加。
图2 1990年及2020年中国贫血患病情况随年龄、性别变化趋势Figure 2.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in China with age and gender in 1990 and 2020
2.2 1990—2020年中国贫血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趋势
1990—2020 年,我国全年龄段贫血疾病YLD 数与YLD 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男性YLD 率(r=-0.973,P<0.001)、女性YLD 率(r=- 0.996,P<0.001)、总YLD 率(r=-0.991,P<0.001)与年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2020年我国贫血YLD总数为3 039 343 人年(95%UI:2 046 140~4 360 508),与1990 年相比降低了43.83%,其中男性为611 227人年(95%UI: 401 390~910 350),占20.11%,降低了71.38%,女性为2 428 116 人年(95%UI:1 639 865~3 486 083),占79.89%,降低 了25.88%,男性降幅是女性的2.76 倍,女性YLD 数是男性的3.97 倍;2020 年我国贫血YLD 率为214.12/10 万(95%UI:144.15/10 万 ~307.19/10万),与1990 年相比降低了53.45%,其中男性为84.16/10 万(95%UI:55.26/10 万~125.34/10 万),降 低了73.24%,女性为350.29/ 10 万(95%UI:236.57/10 万 ~502.91/10 万),降低了39.09%,男性降幅是女性的1.87 倍,女性YLD 率是男性的4.16 倍。详见表2、图3。
表2 1990—2020年中国居民贫血疾病负担情况Table 2.The burden of anemia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from 1990 to 2020
图3 1990—2020年中国居民贫血疾病负担情况变化趋势Figure 3.Trends in the burden of anemia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from 1990 to 2020
如图4 所示,与1990 年相比,2020 年男性贫血疾病YLD 数在0~79 岁各年龄组中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24 岁年龄组降幅最明显,高达86.89%;而80 岁及以上年龄段则呈上升趋势,其中95 岁及以上年龄组增幅最大,达8.71 倍。与1990 年相比,2020 年男性各年龄组YLD 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明显的是0~4 岁年龄组,达84.68%。与1990 年相比,2020 年女性贫血疾病YLD 数在0~44 岁各年龄组中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24 岁年龄组降幅最明显,达70.18%;而45 岁以及上年龄段则呈上升趋势,其中95 岁以上年龄组增幅最大,达9.71 倍。与1990 年相比,2020 年女性各年龄组YLD 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最明显的是0~4 岁年龄组,达63.47%。
图4 1990年及2020年中国居民贫血疾病负担情况随年龄、性别变化趋势Figure 4.Trends in the burden of anemia among Chinese residents with age and gender in 1990 and 2020
3 讨论
贫血因其患病人数多、病因复杂,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明确指出降低贫血患病率是我国国民营养健康事业的主要目标[10]。目前,基于中国居民贫血的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较少,其中贫血疾病负担相关研究尤其少见。本研究通过疾病负担研究权威数据库GBD 提取数据,对1990—2020 年中国居民贫血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进行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男性与女性居民整体贫血疾病负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男性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同时女性在患病人数、患病率、YLD 数和YLD 率上均显著高于男性,且二者间的差距逐年增大。这表明相较于男性,女性的疾病负担改善情况并不理想,在贫血防控中应该加以重视。儿童是贫血的高危人群,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不良影响,有较重的疾病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1990—2020 年30 年间我国0~4 岁儿童患病率与YLD 率均与年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0~4 岁儿童的贫血疾病流行和疾病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家对儿童贫血的重点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针对我国不同地域儿童贫血趋势的既往研究显示,不同地域的儿童贫血患病情况变化趋势并不一致[3,5-6,11-12],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饮食习惯差异均有直接关联,这也提示我国在贫血防治工作中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域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饮食习惯的群体制定个性化防治措施。除儿童外,育龄妇女也是贫血的重点防治人群,其贫血患病情况的变化还会对儿童患病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1990—2020 年15~49 岁年龄段育龄妇女患病率与YLD 率均与年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4,13-14],这说明我国育龄妇女的贫血疾病流行和疾病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家对育龄妇女贫血的重点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随着我国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国家加大了健康宣教力度,育龄妇女的贫血患病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产前检查的逐步完善、孕期饮食管理及必要元素的及时补充也对婴幼儿贫血患病率的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我国整体贫血状况的改善相比,在80 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群体中,1990—2020 年间患病率与年份不存在相关关系,男性与女性的患病人数与年份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男性与女性的贫血疾病YLD 数也均与年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高龄老年人群体中贫血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群体寿命不断延长,但受身体机能下降、基础疾病患病率高等影响,其带病生存时间延长,这可能造成贫血疾病负担逐年加重,提示我国贫血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群体,以免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群贫血疾病负担进一步加重[15]。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1990—2020 年我国居民贫血患病情况和疾病负担进行了分析,虽然我国贫血疾病负担呈总体下降趋势,但对居民健康影响仍存在较大负担,贫血疾病的防控需求仍较大。同时,我国高龄老年人群体的贫血疾病负担在过去30 年间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患病群体将随时间推移不减反增,因此应将高龄老年人群纳入贫血重点防治群体。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所纳入的GBD 数据为公开数据,未能纳入尚未公开的研究数据,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贫血子数据库未提供1990—2020 年间的逐年数据,未能对贫血数据的年变化率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