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以“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为例

2024-05-07宋国宁

黑龙江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指标体系背景

宋国宁,贾 悦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领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技术不仅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1]。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还能够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度发展[2]。“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作为高校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掌握。

基于此,在数字化背景下以“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构建适用于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提高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1 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构建原则

在数字化背景下构建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特别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与客观性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渠道,可利用学生对数字技术的兴趣与依赖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化发展。构建该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以期达到优化学习过程与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3]。此外,建立有效的数字化评价体系还需与技术支持、资源共享与信息反馈系统紧密配合,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框架,旨在全面评估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与方面将其划分为四个主要的一级指标,即教学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每个一级指标下又细分具体的二级指标及对应的指标解释,确保评价的具体性与可操作性。详见表1。

表1 “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of “Urban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course

2 实证研究结果

2.1 二级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

2.1.1 教学背景评价

教学目标与大纲制定的特征值方差百分比为56.57%,在教学背景评价中占有较大的权重,说明课程目标与大纲的明确性、合理性对整体课程教学质量影响显著。教师团队建设的特征值方差为43.43%,说明教师团队的结构、专业背景与教学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背景评价中,这两方面被视为最关键因素,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指向教学质量改进的关键领域,即优化课程设计与强化教师团队建设能够提升“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详见表2。

表2 教学背景评价指标下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Tab.2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each index under teaching background evaluation index

2.1.2 投入评价

教学资源配备的特征值方差为52.37%,实践基地建设的特征值方差为47.63%,说明“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资源配备与实践基地建设几乎同等重要。教学资源配备强调课程所需教材、工具软件与在线资源等的丰富程度与适用性,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传递效率与质量。实践基地建设强调提供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环境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特别是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等需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详见表3。

表3 投入评价指标下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Tab.3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s of each index under the input evaluation index

2.1.3 过程评价

从特征值方差百分比来看,学生参与度(58.42%)的影响大于教学方法与手段(41.58%),这揭示出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高校课程教学时,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互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学生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深远影响[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采用适应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教学策略尤为关键。详见表4。

表4 过程评价指标下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Tab.4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each index under the process evaluation index

2.1.4 成果评价

学生满意度的特征值方差为55.33%,略高于教学效果(44.67%),表明在评价教学成果时学生满意度相对更好。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不仅能反映出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的吸引力与适应性,也是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直接指标之一。详见表5。

表5 成果评价指标下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Tab.5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each index under the outcome evaluation index

2.2 一级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

根据特征值方差百分比,过程评价以33.76%的比重排在首位,其次是投入评价(25.11%)、教学背景评价(22.76%)和成果评价(18.38%)。这表明,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教学过程评价最为关键,反映了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维度对教学成效的直接影响。投入评价与教学背景评价的相对重要性突显了教学资源配备,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目标与大纲以及教师团队建设对提升教学质量的贡献。成果评价虽比重最低,但其直接关系到学生满意度与教学效果,即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是评价体系的关键成果指标。整体而言,四个一级指标共同构成了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的框架,强调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考量。详见表6。

表6 一级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Tab.6 Results of primary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3 结论

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构建包括教学背景、投入、过程及成果四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课程目标及大纲的明确性与合理性,教学资源配备及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参与度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以及学生满意度等因素对教学质量的显著影响,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揭示出资源配备平衡、教学互动提升、重视学生反馈是提升高校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课程教学时,高校应重视综合考虑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系统规划,通过有效的资源分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定期的学生反馈调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指标体系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