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调研
2024-05-07韩晶晶
韩晶晶
(西安思源学院,西安 710038)
0 引言
近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逐渐扩大,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在毕业生就业选择中承担着重要职责。高校如何完善就业管理体系,引导学生做好职业选择,特别是关于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或创业的决策逐渐受到社会关注[1]。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为返乡就业创业的人员提供了良好契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就是人才振兴,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最好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2],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及较快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他们回乡就业或创业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带动乡村居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为了解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期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促进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对策。问卷包含以下内容:①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及户口类型等。②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选择,包括是否了解创新创业政策、是否考虑回乡就业创业、回乡就业创业考虑的因素、最想从事哪些行业、期望薪资、积极的影响因素及阻碍回乡就业创业的影响因素等。③对乡村发展现状的感知,包括对乡村政策的感知程度、对家乡创业孵化器的了解程度。通过问卷星平台录入问卷信息,通过线上社交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对某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1%。
1 调研结果
1.1 描述性统计
将问卷调查结果导入到SPSS 18.0软件中,对问卷结果进行实证分析。受访者基本信息指标为定性指标,为方便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进行赋值。详见表1。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n=139
如表2所示,对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期望薪资及希望从事的行业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考虑最多的就是薪资,一半左右的学生想回乡从事电商和自媒体行业,且期望薪资集中在4000元~10 000元/月。
表2 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关联因素描述性统计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correlation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return home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n=139
1.2 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差异性
推拉理论认为,个体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客观推拉因素对个体劳动力迁移决策的影响远不如个体对这些因素的感知或看法的影响大[3]。如表3所示,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性别、户口类型及是否为独生子女这些基本信息在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且男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低于女生,原因可能在于女生相对比较恋家,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工作。从户口类型来看,具有农业户口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回乡就业创业。从是否为独生子女因素来看,独生子女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较低。
表3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Tab.3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results n=139
进一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年级对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详见表4),发现年级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其中大一、大二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高于大三、大四学生,原因可能在于大三、大四学生的思想更加成熟,就业时会充分考虑自身优劣势,对大城市的高薪有更强烈的向往。
表4 不同年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Tab.4 One-way ANOVA of different grades n=139
1.3 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的相关性
进一步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影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因素(详见表5),发现大学生对家乡政策的了解程度及对家乡创业孵化器的认知程度均会对其回乡就业创业意愿产生影响,且对家乡的政策或创业孵化器越了解越能从政策中了解到相关的福利,自身也更想回到家乡工作。
表5 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意愿的相关性Tab.5 Correl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return home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2 结论
根据调查问卷及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相对较强。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想借此从事电商和自媒体行业。性别等基本信息可显著影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大学生对家乡的就业创业政策及创业孵化器了解得越多越想回乡就业创业。
国家对乡村发展的重视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为引导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回乡就业创业,①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政策,并利用互联网及社交平台的优势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建立微信群和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4],打破信息壁垒,根据学生的就业意愿整合地区资源,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家乡对人才的重视。②高校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教育体系,及时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如设置“课堂理论+社会企业实践+乡村锻炼”相结合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传统产业中,赋能传统产业的发展。考虑到大多数大学生想从事电商和自媒体行业这一现状,高校应引导学生将家乡的传统产业与电商和自媒体相结合,并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教师,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