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评论文本分析的人机工学鼠标用户体验研究
2024-05-07孟宇星周小儒
孟宇星 周小儒
摘要:探究人机工程学鼠标实际用户体验情况,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梳理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等方面关系。通过用户研究制作用户画像,将现有的鼠标以传统操作方式和新式人机操作方式为标准进行分类,共分出5种形式,总计10款被试产品进行研究。爬取现有人机工学鼠标相关商品网络评论,对评论文本及用户情绪进行分析。通过句意分析把握用户体验,并对评论进行语素提取,试图确定产品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要素。最后,通过可用性测试与用户访谈对分析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与补充。得到产品网络评论文本分析结果与情绪分析数据,进而归纳用户实际体验。文本分析法与网络民族志的结合使设计师可以进一步挖掘用户信息,以用户为中心,对产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该方法对产品设计与优化均具有较强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本分析;人机工学;用户体验;可用性;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4)05-0144-04
Abstract:To explore the actual user experience of ergonomic mouse,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sort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experience and usability.Through user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user portraits,the existing mouse wa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traditional operation mode and new operation mode,and five forms were divided,a total of ten products were studied. Collect the existing ergonomics mouse-related commodity online reviews,and analyze the review text and user sentiment. Realize the user experience through sentence meaning analysis,and extract the morphemes of the comments,trying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factors of the product on the user experience. Finally,the accuracy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is verified and supplemented through usability testing and user interviews.The text analysis results and emotional analysis data of product online reviews were obtained,and then the actual user experience was summarized.The combination of text analysis and online ethnography enables designers to further explore user information,analyze and evaluate products based on users. This method has strong reference value for product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Keywords:Text Analysis;Ergonomics;User Experience;Usability;Design research
引言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各类电子产品蓬勃发展。在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影响下,產品设计师们的工作重心从产品功能转变为全面提升产品体验,消费者因此也有了更多产品评价标准与选择余地。在现有的新式人机工学鼠标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有垂直式和轨迹球鼠标两种。这些产品在宣传介绍中,重点强调了其在产品人机设计上的优化,然而消费者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因此,探究影响人机工程学鼠标用户体验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一、用户体验与人机工程学
(一)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唐纳德诺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定义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完整过程中,所产生出的主观感受,以及心情,爱好,印象,身体行为等方面;包括工业设计,平面,实体等与人有联系的系统体验[1]。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科学且详细地将用户体验这一概念进行收录,即ISO-9241-210(2010),可被概括为用户在使用产品、系统或服务时产生的所有反应和结果[2]。2014年,为了更适合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学术界又对用户体验这一概念进行了调整与完善,重点强调了环境系统和可用性对用户体验的影响[3]。
现今,学术界对用户体验的研究逐渐深入,近年来,以谭浩等为代表的学者基于大数据对用户体验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数字化时代下用户体验与产品设计的关系[4]。此外,用户体验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包括且不限于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交互设计等,通过与不同学科领域探索相结合,用户体验研究将更加全面完善地反映用户的实际需求。
(二)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效学是一门复杂学科,其通过多种交叉学科如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等,来研究人在某环境中的身心因素和人与机器及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亨利·德雷福斯在其《为人的设计》一书中,收集了众多人机工程学资料,《人的尺度》一书更加奠定了人机工程学在设计界的影响力。二十世纪中叶,人机工程学在理论和技术层面的迅猛发展[5]。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三者关系的学科。且研究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要素,而是将使用的“物”和使用者“人”以及“人”使用物所处在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系统[6]。朱祖祥教授主编的《人类工效学》一书中则认为,人类功效学不仅是多学科的融合,还是解决人工作与生活安全、高效、健康、舒适的重要途径[7]。
(三)改善用户体验的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都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考虑,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生理与心理感受。因此,探究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的关系便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学者徐伟基于用户体验生态系统(UXE)的视角,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了通过增强型人机工程学(HFE)方法来进行产品设计[8]。国外学者Javier等人则探讨了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间的关系[9]。因此,需将传统人机工程学的目标:改善用户的身体和工作条件,扩大到用户的“感觉”,即考虑用户间个性、認知、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不仅有利于设计一个合适的产品,更利于改善用户与产品关系。
二、研究过程
(一)被试产品选取
用户在选购鼠标等电脑外设产品时,往往会选择在线上电商购买,故本研究选择从主营电子产品的京东商城选取鼠标研究样本。现有的鼠标可依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以手腕水平驱动光标移动的传统式鼠标,另一种是以其他方式驱动光标的新式人机工学鼠标。其中,每个类别之中又可细分为多个种类,分别是传统类中的:基准款(后记为A组)、单手款(B组)、通用款(C组),以及新式人机类中的:垂直式(D组)、轨迹球(E组),共5种。为了综合分析每一种类产品的特性,防止出现因个别样本导致的误差,故每一类别均选择两款鼠标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用户的调研以及线上电商平台的搜索,可知传统类鼠标典型品牌有:罗技、雷蛇、戴尔、惠普等;新式鼠标典型品牌有:罗技、联想、宜丽客、多彩等。基于销量和各自品牌的典型产品,本研究对传统类鼠标选择了戴尔MS116(A1)、惠普M10(A2)作为基础款研究对象,选择巴塞利斯蛇(B1)和炼狱蝰蛇(B2)作为单手款研究对象,选择毒蝰(C1)和锐蝮蛇(C2)作为通用款研究对象。在新式人机工学鼠标中,本研究选择联想Thinkplus(D1)和多彩M618(D2)为垂直式鼠标研究对象,选择罗技M575(E1)和宜丽客MHTLDR8K(E2)作为轨迹球鼠标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
(二)产品人机关系分析
鼠标作为一种与用户手部交互的产品,受到用户使用的场景、习惯、经验等方面差异的作用,直接影响用户对其的具体操作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状态。同时,如图3所示,不同类型的产品在外观造型与人机尺度设计方面也具有一定区别。
传统操作式鼠标具有3种常见握法,分别是抓握,指握以及趴握。抓握可以兼顾使用时的舒适度与灵活度。在产品尺度上,该类握持方式具有较大兼容性,鼠标的规格与重量对其使用体验影响较小。指握灵活度最高,但长时间使用时由于掌心缺少支撑,最容易感到疲惫和酸痛。趴握缺少一定的灵活性,但由于掌心受到鼠标的支撑而拥有相对最佳的舒适度。这种握持方式可以较好地适应体积和重量较大的鼠标,且具有更为贴合手掌人机曲度设计的产品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感受。三种握法涵盖了生活中大部分鼠标的使用场景,然而受到用户手部的尺寸,手型差异以及鼠标造型的不同影响,用户在实际使用鼠标时握持姿势可能会出现细微偏差。
垂直式鼠标在操作原理上与传统鼠标一致,仅仅改变了握持姿势。通过改变鼠标按键与水平底座的夹角,使手腕由水平移动变为与桌面具有一定夹角。在静态握持中,相较于传统操作式鼠标,垂直式鼠标更容易给予用户较为放松的手部姿势。在造型设计方面,垂直式鼠标通过其外表的可供性语义,用户可以直观地理解并较快熟悉鼠标操作方式。垂直式鼠标中产品亦具有个体间的差异,除了垂直角度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握持方式的差异。
轨迹球鼠标不仅对鼠标造型进行了很大改动,更加改变了用户对鼠标的使用习惯。传统鼠标通过移动整体,并带动内部激光传感器的方式,实现光标位置变换。轨迹球鼠标则是通过手指拨动产品上的人造球体宝石,由鼠标内的激光传感器扫描球体的变化,进而实现指针的移动。相比于传统鼠标,在食指与中指分别控制左右两键基础上,轨迹球鼠标还需要额外的手指进行球体的操控。由大拇指操控的轨迹球鼠标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而一些小众品牌则采用了食指移动球体的方案,在保留中指操作右键的前提下,左键和滚轮则需使用拇指进行控制。
三、鼠标在线评论分析
(一)评论文本分析
A组中,质量、价格和基础性能是该类产品用户评价的主要内容。在人机工学讨论方面,“手感不错、贴合手型”是最多的评论词,缺少进一步关于人机关系的阐述。在产品评价高频词图中“办公”“使用”等词非常显著,表明用户选择该类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基本需求,较多被应用在办公场合。
B组中,用户对该类型鼠标的主要评论核心在于使用手感,其临词多为“舒适、舒服”,也在使用方面提到了“设置”与“调节”。纵观用户评价,该类鼠标不仅在手感和上手速度有着较好的表现,而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可编程按键,简化了复杂的操作,这也是大部分用户将该类鼠标应用于游戏娱乐的重要原因。优良的人机工学带来的舒适性与较强的性能使得该类产品可适用于多种场景,有着较强的兼容性。
C组鼠标为左右对称形态,且辅以软件程序,使用户可以自定义鼠标的“左键/右键”,根据在线文本分析可知,此类鼠标的各个维度:性能、外观、手感等评价均涉及较全面,评价较高。通过对该鼠标的网络评价共现图与关系图分析可知,在人机工学维度中,通用型鼠标的两个研究对象的评价核心词均为“手感”,而与之相联系的临词大多是“舒适”“很轻”“很好”等;这说明该类鼠标虽然没有新颖的人机工学操作方式,但在人机尺度方面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了。此外,用户在人机方面的评价不仅涉及了鼠标的尺度与方式,也涉及了材质与表面处理的因素。例如,用户对类肤材质与表面磨砂处理有着较好的评价,因此,该类型鼠标在人机交互界面方面也进行了相应改良。
D组鼠标的用户更着眼于手腕的使用感受,且多提到使用场景为办公室,他们在评论中也提到自身选择垂直式鼠标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缓解长时间工作带来的手腕不适或鼠标手等问题。在“手感”“感受”方面,用户普遍认为,垂直式鼠标的静态握持感受较好,这与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善密不可分。然而,也有少部分用户提出在操作此类鼠标时,出现手臂不适的情况。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有部分反馈由传统式鼠标换为垂直式鼠标需要一定时间适应。除此之外,少部分用户对垂直式鼠标在工作和娱乐场景切换中的表现表示不满意。
在E组鼠标的用户评论中“轨迹球”“适应”“习惯”出现频率最高,“不太适应”“适应一段时间”“很不习惯”等短语占较大比重,说明此类鼠标具有较大上手难度。在人机方面用户多次提到“拇指”“食指”,表明轨迹球鼠标缓解腕部压力的原理在于使用手指驱动光标,减轻腕部往复运动带来的负荷。用户在评论中也较为频繁地提到“鼠标手,缓解,轻松”等词语,表明用户通过使用轨迹球鼠标,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长时间使用鼠标的酸痛感。相比于垂直式鼠标,轨迹球鼠标的用户经过实际使用后普遍认为该类型鼠标只适用于办公,完全不适合休闲娱乐。
如图2,本研究对5类鼠标的用户评论文本进行了综合评价,数据汇总后筛选出用户选择与评价鼠标时最为关注的4个重要关键词,分别是:使用、手感、适应及习惯、操作。对这4个关键词进行左右邻词的分析可以推导出用户在选取鼠标时面临的痛点问题与核心诉求。例如:使用一词的高频左临词有“长时间、办公、游戏”等,表明用户对鼠标的使用场景需求是多方面的,使用一词的高频右临词则为“舒适、简单”等,结合左临词“长时间”,可推测出用户使用鼠标时更希望产品具有一定人机工程学要素,避免长时间工作导致不适。在手感方面,“磨砂、按键。整体”是用户提到频率最高左临词,“舒适、顺滑、轻、过重”等是高频出现的右临词,这表明最影响用户对手感评价的重要因素在于材质与重量。不易上手、出错率高是用户选择某些类型鼠标时面临的痛点问题,在评论中,“慢慢习惯、不太习惯、很不习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出现频率较高,这也表明有些产品并不符合大多数用户的认知习惯。最后,在操作这一维度,用户不仅对手指的感受十分重视,也会关注手腕等部位的体验感受,简洁流畅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减缓用户手部的疲劳,获得更多用户认可。
(二)情感分析
分析用户评论文本,研究用户行为与态度,进一步挖掘用户的情绪与情感可以为产品优化改良及创新迭代提供重要参考[10]。根据在线交易平台用户对5类鼠标的购买评价,本研究对评论文本语句进行分词打标后,发现用户对产品评论包含很多情绪因素。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编制情感词典基础上对用户评论文本进行初步情感分析,发现分析结果与文本实际情感倾向具有一定偏差。其原因是多方面,有品牌名称带来的误解,如“毒蝰”中的“毒”被判定为负面情绪;也有反讽,特殊网络用语表达带来的误差等。因此,本研究结合鼠标行业评价标准,在考虑年轻用户网络表达习惯的前提下对原有情感词典进行了调整。对鼠标类产品的评价分为正面、中性、负面3个维度,部分情感标签如图3所示。
通过评论情绪分析数据统计,A-E组鼠标正面评论占比分别为89.88%、92.89%、86.30%、79.15%和62.09%;负面情绪占比分别为8.73%、5.02%、10.74%、12.29%和19.09.传统鼠标的正面评价比例均高于新式人机鼠标,而负面评价也显著低于新式人机鼠标。这表明购买传统鼠标的用户具有更高的满意度。
进一步分析可发现,传统鼠标的正面评价集中于“手感好”和“上手快”的方面,而新式人機鼠标的正面评价集中于“手腕舒适”和“缓解酸痛”的层面。由此可推测,在静态握持方面,新式人机鼠标具有更好的表现。在负面评价中,用户对传统鼠标的不满分散于不同方面,而新式人机鼠标则可能存在较突出的核心问题:用户较难在第一时间适应该类鼠标的操作方式,导致了工作效率下降等情况。这一现象在E组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D组,成为用户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
四、可用性测试
文本情绪分析表明了用户更容易接受传统人机鼠标而非新式人机鼠标。为了验证上述分析结果并进一步探究影响用户体验感与满意度的因素,本研究设计了新式人机鼠标与传统鼠标的对比可用性测试。将传统人机鼠标中的B组与两类新式人机鼠标即D组与E组进行对比测试研究。前期调研显示,多数消费者选择新式人机鼠标主要使用目的为工作,尤其是画图与文档类工作任务。故本研究亦将可用性测试任务分为文本处理与模拟画图两部分,如表1所示,尽量拟合用户真实使用情况,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用户体验。
通过记录用户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并检查其正确率来进行总结分析。被试者完成文本处理与模拟画图两部分任务的部分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两任务的完成时间及每秒正确率结果来看,在文本处理任务与模拟画图任务中,传统操作方式的B组鼠标所需时间均低于两组新式人机工学鼠标,新式人机鼠标中,D组所需时间均少于E组。因此,在工作效率方面呈现出B组>D组>E组的趋势。此外,从组内分析来看,B组与D组内无明显差异,而E1与E2完成任务时间差异较大,由此可见,轨迹球鼠标受操作指位影响较大。
为了探究操作方式对产品易学性的影响,本研究对文本处理任务进行反复随 机测试,并记录了被试者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如图4所示。在任务所需时间方面,以B组为代表的传统鼠标显著低于D组E组两类新式人机工学鼠标;垂直式鼠标所需时间显著低于轨迹球式鼠标。两款轨迹球式鼠标之间所需时间差异较大,而垂直式鼠标间所需时间差异较小。这说明在易学性方面,传统鼠标优于两类主流 新式人机工学鼠标;垂直式鼠标优于轨迹球式鼠标。
研究总结
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引入人机工程学设计的产品应提高用户的使用 效率,引导用户采取更利于生理健康的操作模式。新式人机工程学鼠标的出现解 决了用户部分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
使用过程中手感是否舒适、是否可以快速适应以及操作是否简便是用户评价鼠标的核心因素。综合网络评论文本及其中的情绪分析可知,用户对两类主流新式人机工程学鼠标的舒适性持肯定态度,但在使用中操作性与易学性等方面的表现则落后于传统鼠标。除此之外,垂直式鼠标的用户对操作性与适应性评价优于轨迹球式鼠标。其中的差异与两类新式人机工学鼠标的基础操作逻辑与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可用性测试与访谈可知,轨迹球式鼠标尽管在静态握持时可给予用户较为健康与舒适的体验,但由于其操作逻辑与用户熟知的方式差别较大,大大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使该类鼠标在实际使用中未能带给用户生理及心理的体验的改善,甚至还出现了手指酸痛、频繁操作错误所带来的不适与挫败感。相比之下,垂直式鼠标在操作逻辑上继承了较多传统鼠标的基因,使用户适应时间大幅缩短,整个手掌参与抓握减少了手部与腕部的重复操作,虽然降低了部分灵活性,但总体减轻了腕部的压力,切实缓解了用户疲劳与伤病等问题。
提高新式人机工程学鼠标的用户体验不仅需要创新人机交互方式,更需要考虑产品的可用性问题,综合分析用户在使用场景中的需求。在人们生活场景日益复杂的今天,新式人机工程学鼠标需要尽可能适应多场景操作的兼容性,以减轻用户在不同场景还需切换不同产品的困扰。同时,在操作方式上,纠正与改善不良姿势的同时更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增加用户学习成本,实现“化繁为简”,让用户真正体会到新式人机工程学鼠标的便捷与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军锋.智能物联时代用户体验设计人才的知识体系[J].设计,2022,35(14):115-118.
[2]ISO.9241-210:2010. Ergonomics of Human System Interaction – Part 210:Human-Centere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System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Switzaeland,2010:7-9.
[3]丁一,郭伏,胡名彩,孙凤良.用户体验国内外研究综述[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9(04):92-97.
[4]谭浩,尤作,彭盛兰.大数据驱动的用户体验设计综述[J].包装工程,2020,41(02):7-12.
[5]STEVENS E. The Fascinating History of UX Design:a Definitive Timeline[EB/OL].(2019-07-12)history-of-ux-design-a-definitive-timeline/.
[6]邢嗣威,金信琴.人机工程学在老年人助行器中的应用[J].设计,2018(03):113-114.
[7]朱祖祥.人类工效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8]Xu W . Enhanced ergonomics approaches for product design:a user experience ecosystem perspective and case studies[J]. Ergonomics,2014,57(1):34-51.
[9]Barcenilla,J. & Bastien,C.(2009). Acceptability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Relationship Between Ergonomics,Usability,and User Experience.[J].Le travail humain,2009,72,(04):311-331.
[10]侍亚娟.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野生动物在线觀察体验研究[J].设计,2020,33(2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