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持续了二十年的追踪报道

2024-05-07李骏

传媒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文龙浙江

李骏

连续报道可以做多久?《农民日报》20年持续追踪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沿着“美丽乡村”到“未来乡村”的发展脉络报道,總结创新经验,揭示发展路径,展现社会影响。农民日报社浙江记者站站长蒋文龙主笔和参与其中大多数报道,他站在央媒高度,敏锐捕捉“千万工程”的政策动态和理论创新,通过广泛调研,深入剖析,发现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乡村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客观报道“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塑造美丽乡村新形象,发表60多篇具有创新性、典型性的报道,一半多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如《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浙江范本》一文,中央主要领导作出大篇幅的肯定批示。《农民日报》从发现线索、记录新闻到解读政策、研究三农、服务三农,将职业生命融入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久久为功,走出一条地方受益、媒体发展、记者成长的“良性循环”之路。

一、《农民日报》“千万工程”报道的特点

《农民日报》在连续20年报道“千万工程”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善于发现、深入解读、持续跟踪的良好经验,成为做好连续追踪报道的关键所在。

1.善于发现:捕捉“千万工程”重要性。2003年1月召开的浙江农村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全面整治1万个行政村,并把其中1千个村建成村美民富班子强的全面小康示范村,“千万工程”由此拉开序幕。蒋文龙从国际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着眼,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工程。2003年6月,浙江省委正式发文,10月8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出长篇通讯《钱江涌新潮——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纪实》,对“千万工程”进行了热情洋溢、浓墨重彩的深度报道,让“千万工程”进入全国读者的视野。2005年5月,《农民日报》采访组对习近平同志进行专访,5月21日,头版头条推出《习近平的“新‘三农说”》,从“三农”工作的全局视野解读“千万工程”。同年11月23日,又推出了由张德修、申保珍、蒋文龙、张丛采写的《习近平书记和他的三次现场会》,用近5000字的篇幅详细介绍三年中“千万工程”的进展与变化。纵观这一阶段的“千万工程”报道,着眼于阐释和传播政策,通过报道点燃了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深厚感情。自古以来,乡村都是农民自己投入、自我发展、自生自灭,今天,阳光雨露开始哺育这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怎么能不让人激动讴歌?蒋文龙对“千万工程”的报道,大多从历史的、农户感受的角度出发,感情朴素、情真意切。

2.深入解读:把握“千万工程”的系统性。“千万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本质内涵是根源于浙江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是对改革开放之后“重城轻乡”政策的一种校正。追踪几年后,蒋文龙拥有了更为开阔、更加系统的视野,对“千万工程”的报道进入新的层面,他从城乡统筹的高度对“千万工程”进行思考和报道,“从此,浙江的城乡统筹工作高潮迭起,终成浩荡之势。”在“千万工程”的带动下,浙江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绝佳势头。2010年初,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标志着浙江城乡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月16日,《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首破万元关》及时向社会公布了这一重大新闻。1月29日,《浙江农民年人均收入过万元探秘》深入分析破万元的内在因素和样本意义。3月10日,《“破万”之后,浙江“统筹”新谋划》指出“破万”标志着浙江城乡统筹从“全面破除城乡分割”到“全面推进城乡融合”。7月17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在“收入过万”新起点上推进城乡大融合——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谈城乡统筹》。围绕“破万”这一主题,层层递进,一气呵成,阐述浙江如何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新思考和新举措,阐明浙江的探索和实践对全国其他地方的启示意义。

“千万工程”为浙江“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011年11月21日,16000余字长篇通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浙江范本》深度剖析浙江样本,总结浙江实践,提炼浙江经验。刊发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发表的《城乡统筹的浙江画卷》对“千万工程”与浙江城乡统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精准描述:“如何进行城乡统筹,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又在哪里?浙江将‘千万工程作为城乡统筹的龙头工程,一抓就是十年,不动摇,不放松,形成了全省范围内城乡统筹的大合唱。”2013年9月14日,《中国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再次聚焦“千万工程”,对它的缘起、具体做法、实践经验、社会影响等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并提出“美丽乡村进入品牌建设新阶段”这一判断。

3.持续追踪:发掘“千万工程”的创新性。长期追踪报道,持续聚焦“千万工程”政策不缺位、不间断,从阐述政策到宣传这项工程所包含的理念、体现的精神、呈现的智慧和方法,全面揭示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千万工程”成为浙江“三农”工作的响亮品牌,但每个阶段的品牌内涵则在不断创新、不断丰富。蒋文龙紧紧抓住“千万工程”这条主线,关注创新和拓展,用“千万工程”造就的无数个典型,串起无数颗珍珠。美丽乡村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如何才能培育出新产业,让农村具有自我造血、持续发展的动能。蒋文龙聚焦基层的创新探索,采写了一大批受惠于“千万工程”、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报道。如《浙江农家乐跑出加速度》《杭州农业,转型升级谋跨界》《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浙江开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纪实》《浙江余杭:生态宜居启新章》等报道解析了“千万工程”对形成新业态的影响。“千万工程”推动一大批乡村脱颖而出,成为全国的典型。安吉鲁家村就是蒋文龙最早发现并报道的典型之一。《鲁家村的“逆袭之路”》记录了该村经过人居环境建设,走融合发展之路,从2010年集体经济收入全县倒数第一到2018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小康村”的故事,充分展现了“千万工程”的内在价值。

2018年9月27日,“千万工程”被联合国授予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长篇通讯《梦开始的地方——学访习近平“三农”思想的浙江实践》被新华社全文转发,被全国多家党报在重要版面转载,为“浙江经验”走向全国,也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贡献全球的广泛传播发挥了作用。2019年,衢州市率先在“千万工程”基础上推出“未来乡村”的新探索,试图实现新的突破,《人本化品牌化数字化——探秘浙江衢州“未来乡村”》报道其新理念、新做法、新经验。《浙江乡村@未来》对浙江“未来乡村”建设中出现的组团式发展、品牌化经营、数字化赋能等进行深度总结。“未来乡村”的显著标志是“数字化”,“数字化”与“千万工程”和“未来乡村”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数字背后看治理》《浙江乡村,数字变革风正劲》等报道探讨了这些问题。

二、做好长期报道的关键点

作为一名“千万工程”的亲历者、记录者,蒋文龙记录了“千万工程”从籍籍无名到名震中外、从单打独斗到开枝散叶的全过程。在报道形式上,既有宏观层面的回顾总结,也有聚焦地、县、乡镇、村庄层面的生动实践,既有通讯,也有人物访谈、对比报道等,构成了立体式、矩阵式、系统性的报道格局。

1.持久跟踪,做深做透。唯有坚持才能产出有品质的新闻。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媒体记者把新闻做成了快餐,不断侵蚀新闻的价值,也造成了一些读者的营养不良。如蒋文龙花时间和精力去长期跟踪,深入挖掘的“持续报道”,渐渐成为奢侈品。20年“千万工程”连续报道在浙江统筹城乡改革中充分体现出新闻价值,在形成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了在浙江发展面临经济变革、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的关键时刻,“千万工程”就是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这一“扳”下去,列车大角度而又平稳地进入新的康庄大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浅阅读新闻体裁的出现,严重冲击了传统媒体,对新闻记者的报道形式也产生很大影响。一些记者热衷于追逐热点,被一个又一个社会热点牵着鼻子,迷失方向。深度报道日渐式微,记者也很少坚持对某一新闻主题多年如一日长期关注。即便是有了一些连续报道,由于缺乏跟踪和深入调研走访,也往往浅尝辄止流于形式、陈词滥调读之乏味。

记者要做出有影响力的报道,要深入了解新闻主题的深厚背景,抓住其发展轨迹,及时掌握新的动态,抓住要点和亮点,应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咬住一个题材不放,沉下去做深做透,才能做出广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蒋文龙连续20年对“千万工程”的坚守,不仅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提升了职业高度,也充分证明了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时代,纸媒只有坚持深度报道,才能扬长避短,获得生机。

2.巧用“对比”,深度解剖。在《农民日报》关于“千万工程”的报道中,以深度报道为主,多篇是超过万字的长文,既有很强的专业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记者蒋文龙在写作中,尝试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摸索出一种富有说服力的“对比新闻”写作模式,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深度,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运用“对比”手法进行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平面化报道模式,能够展示宏观背景,剖析具体实例,阐明新闻事件的特征,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揭示新闻事件的重大意义。

“对比”手法的新闻写作,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深刻解读政策,进行准确的对比,从而抓住问题本质。核心是要截取新闻事实中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剖面”,进行形象化地再现与放大,集中笔力描绘出报道对象的优缺点,让结论显而易见。例如,《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浙江范本》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写作,如从“一只梨子卖五元”到“农业当作风景卖”,介绍了农业发展理念的浙江创新,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思索,提出的浙江经验给人诸多启示。

3.注重创新,挖掘亮点。对于坚守和创新,蒋文龙有独特的解读:“浙江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坚守要以创新为前提,伟大的创新要以坚守为内涵。”跟踪报道“千万工程”20年,既要将“千万工程”20年纷繁复杂的发展变迁条分缕析,拎出一条主线,又要根据每个阶段的中心任务,确定报道主题和重点;既要做到一以贯之的浓墨重彩,又要做到各有侧重的精彩纷呈。每次浙江“千万工程”升级换代政策一出,许多报道浅尝辄止,只做了一些转述,而蒋文龙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像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的专家一样,将枯燥、难懂的政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把活化信息传递给读者,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掌握。

“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主要是以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为基本内容,在新闻报道上以解读政策、关注进度、聚焦成效为主。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开始转向内生动力和市场价值的培育。报道选题呈现出对创新实践的高度关注,实现了报道、研究、指导的良性循环。例如,报道关注乡村如何从“输血”走向“造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乡村品牌化,将乡村从生产生活的场域转变为一种差异化的市场产品,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4.泥土气息,生动鲜活。无论新媒体怎么发展变化,传统媒体受到多大的冲击,文字表达依然对新闻的传播力有重要影响。不少有关三农政策的报道停留在转载文件、喊喊口号层面,呆板又缺乏可读性。蒋文龙对“千万工程”的报道,总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将枯燥的农业政策写得活灵活现,颇具亲切感。农业农村重大主题的连续报道,往往工作性质较强,写起来困难,读起来乏味,对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首先就表现在标题的拟定上。浙江推出“未来乡村”建设目标后,蒋文龙及时跟进,采写重磅报道《浙江乡村:@未来》。一个@,既表现出“未來乡村”数字化特征,又表现出浙江乡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规避了“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争议。

三、结语

从2003年到2022年,“千万工程”提供了一座新闻富矿,《农民日报》把一个“工程”跟到底,可谓矢志不渝、久久为功。他们敏锐捕捉“千万工程”的政策动态和理论创新,从多个视角进行深入解读,为浙江农村发展出谋划策、摇旗呐喊;广泛调研、深入剖析,前瞻性地指出乡村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客观报道“千万工程”在浙江大地的成功实践,塑造浙江“美丽乡村”新形象,用新闻记录和解读了一段多姿多彩的浙江三农发展史。不管媒体环境怎么变,媒介技术怎么发展,读者对深度报道的需求将会一直存在,只要找准方向、长期坚守,就能源源不断地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系主任、教授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文龙浙江
郭文龙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远行
胜利就在明天
好的设计应该是有气氛、有故事感的——专访天比高空间设计谢文龙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