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技术
2024-05-07魏鹏
魏鹏
(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陇南 746400)
公益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制造氧气、防风、防止水土流失、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功能保健以及生物多样化保护等作用。因公益林生长环境恶化、病虫害增加、林木选择不当以及其他人为管理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公益林退化问题突出。该文对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技术进行研究,从中找到适合的修复与提升手段,针对性解决问题,以期助力我国生态经济可持续稳定且协调发展。
1 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原则
1.1 依法采伐,科学修复
退化公益林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管理政策及技术要求对需要采伐的林木及时采伐,以便于优化公益林内部的树木品质。完成林木采伐管理后,需要针对当前退化公益林实际情况实施科学补植、补造操作。比如应选择质量好、品质优的乡土树种,在营养空间利用学基础上培育针阔叶混交林,使不同品种的林木通过科学搭配合理健康生长。与此同时,还需重视结合退化公益林当前的土质土壤条件,将林分结构有效优化,依据生态学原理,要宜乔则乔、宜草则草、宜灌则灌,乔草灌相结合,有序地促进森林质量提升。
1.2 尊重自然,绿色修复
公益林是为了维护和改善社会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等,具有多重作用,在修复退化公益林、提升森林质量时,必须明确公益林的存在价值,在尊重自然的原则基础上实施自然修复为主导的修复技术,同时辅以人工种植、补种、改造等技术手段,实现退化公益林的修复,整体性提高森林质量,确保森林群落及生物群落稳定可持续发展。
1.3 保护优先,合理修复
退化公益林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分析具体的退化原因后,必须要尊重自然秩序,将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放在修复首位,在尊重并维护生态稳定与安全的基础上实施退化公益林修复,并依据退化公益林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修复方式、最适合的修复时间、最恰当的修复工序,一切以保护优先,合理且科学,杜绝一切可干扰到野生生物、动物、植物生存环境的修复操作,避免因修复不当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 退化公益林退化具体原因分析
2.1 林木老化现象较为突出
公益林多分布在偏远且交通不便之地,部分公益林种植的林木种类单一,多为纯林,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林木已经进入过熟阶段,此时林木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在抵御病虫害、严峻天气环境时防护能力减弱。此时,公益林进入退化期,此时若不采取有效的修复技术手段,整片退化公益林将不复存在。
2.2 水土肥力条件下降
部分公益林地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随着水土环境向着沙漠化方向发展,此时的土壤不能及时为公益林输送养分,导致林木的生长速度下降,成长质量降低,进入退化阶段。
2.3 管理经营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目前,用于公益林建设与维护的专项补贴总额较少,管理成本不足,使得专业的公益林防护团队建设不足,公益林的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任务需要完全依赖护林人来完成,若护林人缺乏专业的修复知识和维护技术,那么将出现修复不及时、不彻底等情况,最终导致公益林进入退化阶段。
2.4 人为干预影响较重
公益林多为大面积种植,从小树苗种植开始,有部分牧民会因满足个人野外放牧需求而将牛羊赶至新开发或正值更替换代的公益林处,导致林木受到啃食和破坏,既影响正常生长,又面临死亡威胁。还有部分农户无视相关规定超额采伐,更有甚者无证采伐、偷偷采伐,这些都将导致公益林进入退化阶段。
2.5 先天条件不足
因选择的公益林苗木不当,或苗木本身健康质量不高,都容易导致苗木难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栽种后大量死亡,也会导致公益林提前进入退化阶段。
3 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技术分析
3.1 择伐补种更替技术
择伐补种更替技术主要适用于公益林中出现断代现象。退化公益林中的林木会因为过熟、意外伤害或病虫害等原因而濒临死亡,这些林木必须及时采伐,及时补种,才能确保整个公益林生态环境处于稳定状态,可持续发展。退化公益林中出现块状、带状、具有集中性质的林木死亡或者濒临死亡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对这部分区域的公益林进行修复,以此有效提升森林质量[1]。将此区域内的林木采伐后,为提高退化公益林抵御病虫害能力,增加退化公益林整体的防火安全系数,同时将此区域的公益林林木结构优化调整,需要重视合理且科学地选择适合的树种完成补种,打造混交林,提高森林整体抗病、抗风、抗干旱能力。
退化公益林内部选择应用的是择伐补种更替技术,经过修复后的退化公益林的整体布局结构合理,林木树种混交,不同树龄的苗木穿插补种,呈现高低复层的稳定结构布局。选择择伐补种更替技术进行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时,还需要对新生的苗木幼苗重点保护,依据退化公益林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水土条件、地形地势等制定科学的修复和养护方案,同时,在执行已经制定好的修复和养护方案时,也需要注意观察总结林木培育方案及技术是否可行,必要时及时调整,最终确保择伐补种更替技术应用下的退化公益林被打造成复合型林区。
3.2 换种取代更替技术
换种取代更替技术主要适用于退化严重的公益林区域。退化公益林中的林木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会出现大面积的退化表现,此时从综合角度分析退化公益林的修复价值,若发现修复价值符合修复标准要求,可以依据退化公益林修复技术要求实施适合的修复干预;反之,若修复价值不大,则需要采取换种取代更替技术完成退化公益林修复工作。更替技术具体操作为确定需要大面积更换林木的区域,采取带状或块状的模式进行换种取代,将需要换种取代区域内的所有不适合的林木均进行一次性采伐,确保整个采伐区域内没有遗留不适合的林木,同时,利用冠下种植的方法实施新树种的种植培育[2]。
新树种的选择不可盲目进行,必须要综合退化公益林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水文条件、土壤土质条件以及所选新树种的生长特性等,适宜性、匹配性选择。当确定适合的新树种后,需要提前做好种植准备,对护林人、栽种人员进行常规培训,讲解新树种的种植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栽种后的所有树种都能成活,保障成活率。此外,换种取代更替技术是将目标区域内的所有原有树种替换掉,新培育的树木需要2~5 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更替换种改造,应重视加强新树种的技术培育,使其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土壤,降低病虫害、自然灾害等的危害。
3.3 技术抚育改造技术
技术抚育改造技术主要应用于退化轻微且易于修复的退化林。通过采取技术抚育改造技术对退化公益林进行改造修复,可以有效调整公益林中的林木密度,在适当的疏密采伐及定期修枝操作下,可以确保所有的林木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与采光,可以全面接受阳光照射,在良好且适宜的通风与光照作用下,土壤中的养分可以被充分吸收利用,林木自身病虫害抵御能力增强,不会轻易出现退化问题。还可以在退化公益林中的洼地或空地等区域实施补植,既可以使土壤的保有量提高,还可以有效防止地面土壤中的水分无效蒸发。此时,退化公益林内部的林木质量会明显提升,林木分布结构也会更具层次性和科学性[3]。
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技术中可用的常见技术有以下几种:一是封育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借助人力进行林木管控,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与人力因素的结合加速退化公益林内部林木的自然更替,进而可以实现低成本且高效修复公益林退化的目标;二是以耕代抚技术,此技术主要是借助农耕技术优点对退化公益林中林木下方的土壤进行有效耕作,从而使耕作区域的土壤肥力提高,养分流失情况缓解,进而最大化保护林木的生长营养需求,促进林木自然健康生长;三是平茬复壮技术,此技术是利用农业农耕技术中平茬增强萌发力的特点,为林木提供丰富的生长养分,使林木枝条更加健壮旺盛,病虫害防御能力增强;四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此技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对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其不仅对人、动植物安全,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极小。
3.4 梯次渐进改造技术
梯次渐进改造技术更多应用在河岸、田头以及道路等特殊的区域,这些区域的退化公益林的退化原因多样,可能是人为,也可能是自然原因,需要针对原因选择适合的树种完成退化公益林的修复。具体操作是选择适合的林木,如松树、杨树等易成活、抗病虫害强的树种,在退化公益林适合的区域以隔带、隔株、隔半带以及带外的形式实施补种或者新苗栽种[4]。采取以上栽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将退化公益林处的土地空间利用率整体性提高,同时可以提高河岸、田头或道路等自然基础的质量,大幅度地提高退化公益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梯次渐进改造技术相较于其他适用于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的技术更适合做防护修复,应用范围较窄,需要针对性选择应用。
3.5 综合干预改造技术
综合干预改造技术是集多种修复与提升技术于一身的应用技术,适用于大部分的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在分析退化公益林形成原因的过程中,需要对公益林所在地的土壤土质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土壤土质与公益林苗木的适应契合度[5]。工作人员要对退化公益林所在地区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论因地制宜地选择修复干预方案,最优化、最适宜化选择补种、抚育或换种的林木木种。确定种植木种以后,针对选择木种的生长特性及特点有效设计最佳的林木种植密度,科学进行林木的带状自然分布布局。与此同时,在研发最新公益林树种时,需要以抗旱能力强、抗病性突出、适应并抗风沙性能显著的树种为研究目标,确保公益林栽种的林木具有生命力强及适应力强等优势特点。在修复退化公益林、提升森林建设质量的造林工程中,需要选择混合种植方式,既采取机械种植,又要配合进行人工栽种,通过以上2 种栽种方式的有效结合,可实现混交林造林目的,增强退化公益林的修复质量和效率,整体性提高森林质量。
4 小结
退化公益林的发生原因与自然环境变化、人为因素影响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研究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必须明确退化公益林与森林质量提升原则,并对退化公益林的具体退化原因展开分析,最后再基于退化原因研究具体可行的修复与质量提升技术。总之,目前退化公益林的存在已经对我国的生态平衡建设质量产生影响,要针对问题的具体成因研究可行的修复技术,进而整体性提高森林质量,助力我国生态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