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肇庆市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以广宁县螺岗镇为例

2024-05-07孟醒聂金泉黄美华龙增群钟春燕

园艺与种苗 2024年1期
关键词:丝苗农业产业农户

孟醒,聂金泉,黄美华,龙增群,钟春燕

(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肇庆 526070)

为贯彻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深入开展科技需求调研,摸清镇域发展情况,发现突出问题,研究制约乡镇发展的共性、关键科技问题及生产发展难题,立足实际,建立乡镇科技发展需求库,为开展精准对接帮扶提供支撑[1]。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积极组织本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参与驻镇帮镇扶村组团式帮扶工作,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科技支撑作用,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面掌握螺岗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情况,进一步推动螺岗镇农业产业发展,对镇域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1 螺岗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 螺岗镇镇域基本情况

螺岗镇是广宁县重点林区之一,文化底蕴深厚,镇安府是广宁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所在地,著名的红色老区之一。螺岗镇位于广宁县东北部偏北,距县城19 km,辖区总面积105 km2,下辖居委会1 个,村委会5 个,自然村89个,总人口1.48 万。螺岗镇属亚热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气候年际变化较大,春季多阴雨,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常有秋旱出现,冬冷,常有霜冻,年平均气温20℃~22℃,年平均日照量为1 600 h,平均相对湿度82%,平均降雨量1 750 mm。镇域森林覆盖率78%,以低山山地和丘陵为主,海拔高度500 m 以下。主要河流为螺岗河,发源于潭布镇松仔磅,向西北流经潭布、螺岗、坑口,在坑口镇赤水口注入古水河,境内河道长12 km。螺岗镇山村景观资源也较丰富,有客家民居、螺岗水、螺岗森林公园、群力河和风车山等景观[2]。

1.2 螺岗镇种植业发展现状

螺岗镇属典型农业乡镇,现有的农业产业种类较丰富,粮食生产主要以稻谷为主,播种面积600 hm2,还有少量玉米、番薯、木薯、花生和大豆等作物;蔬菜种植主要以韭菜花和食用夜兰花为主,种植面积260 hm2;经济林果主要以百花油茶、砂仁、沙糖橘、百香果和三华李等为主,水果种植面积180 hm2;畜牧业主要以黑马鹅、大旗山山羊和山坑螺为主,规模较小;优势产业为韭菜花、食用夜兰花、优质水稻、百香果等,其中,韭菜花作为螺岗镇省“一村一品”的种植项目,已在当地已日渐成熟,但整体产业优势仍不明显。

2 螺岗镇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和摸查,结合本地气候,按照高、低产业发展布局,高山地区发展立体种植和立体种养新模式,在发展现有的白花油菜、砂仁和三华李等产业的基础上,结合林下种植食用菌、林下养猪牛羊和鸡鸭鹅等畜禽等模式扩大经济效益;平地在发展韭菜花、夜兰花、特色蔬菜等产业基础上,尝试发展特优质鲜食玉米和优质丝苗香稻产业,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创造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农业产业格局。

2.1 鲜食玉米产业

甜玉米青苞生产在广东地区发展迅猛,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3]。优质甜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下,青苞单产12 000 kg/hm2,最高可达15 000 kg/hm2以上。甜玉米因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很好的作物[4]。甜玉米仅利用青苞一项,效益较高,再结合玉米笋、花丝、花粉、茎秆、穗轴等的综合利用,可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5]。螺岗镇可继续引进特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走产品深加工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生产旺季农民销售难的后顾之忧[6]。可重点引导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品加工业,使生产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减少生产盲目性,并通过建立强大市场营销网络,促使鲜食玉米鲜穗及其加工产品早日丰富居民餐桌[7]。

2.2 丝苗香稻产业

螺岗镇水稻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但一些农业企业和广大种植农户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水稻育苗、种植、管理技术较落后,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当地始终未能充分发挥水稻产业的优势。螺岗镇可针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消费人群打造高端丝苗米品牌,推动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全链式发展,使丝苗香稻产业大幅度增值。同时,把优质水稻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引进优质、高产、高抗、浓香广东丝苗米新品种,建立广东丝苗米新品种种植示范与推广基地。通过种植优质、高产、高抗、浓香广东丝苗米新品种,解决当地水稻品种产量低、综合抗性差的问题,提升当地稻谷的品质,同时形成高端丝苗米品种引进、种植、推广与示范等一套技术体系,示范和带动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展丝苗米产业。

2.3 林下食用菌产业

林下种植食用菌就是利用水源方便干净的空闲林地,充分利用其遮阴、散射光照充足、通风好、温湿度适宜等有利条件生产食用菌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螺岗镇应合理利用镇域林地资源,适当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可在竹林下套种竹荪,也可发展适宜广东大棚种植的其他易种食用菌种类,传统食用菌如金针菇、香菇、草菇等,珍稀菇类如虫草、鸡腿菇、白灵菇等。

2.4 林下养殖业

在林下放养或者圈养鸡、鸭、鹅等禽类,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下杂草资源,起到控制杂草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而且林地虫蚁类等昆虫较多,繁衍速度快,禽类可以采食到足够的原生态食物,能节约畜禽养殖的饲料成本,维护生态环境,实现林牧和谐发展[10]。

2.5 林果与黄豆套种模式

建议螺岗镇适量利用镇域林果地资源,适当发展林果与黄豆套种模式。黄豆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秸杆、叶片也是很好的有机肥,套种之后可以改良土壤,为果树生长提供优质的养分[11]。林果套种黄豆可为种植果树的农民创造一部分额外收入,弥补果树生长投入期没有收益的问题。

3 螺岗镇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使螺岗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较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导致产业结构调整较困难,农民组织化程度不能迅速提高,外地先进经验和优良品种难以有效借鉴。且绝大部分农民赖以生存的良田沃土不多,面积小而散,制约了以耕地资源为主的种植产业的发展。同时,个别村庄因山区道路不畅、信息闭塞,直接影响山区农副产品的销售。

3.2 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匮乏是镇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产业化运作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产业发展。且部分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也因缺乏资金而处于瘫痪状态,不能发挥实际作用。资金不足,也导致基层技术队伍力量薄弱,服务跟不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大部分农户尚未掌握科学规范种植和管理的技术,迫切需要科技培训指导。

3.3 少数群众意识较差

少数农民没有树立家庭经济发展的理念,认为发展产业是政府的事,长期存在等、靠、要思想,发展停滞不前。

3.4 农业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弱

螺岗镇镇域内知名度较高的农业品牌少,市场竞争力较低,难以占据市场优势地位。部分农民创新意识不强,群众自身科技知识差,不能更好地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信息跟不上。

3.5 种植效益偏低

随着人力、农资等生产成本的上涨,种植成本不断上涨,种植效益偏低,个别农作物甚至只能保本生产,农民对扩大种植缺乏积极性。

3.6 农业生产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低

受农民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观念、农业生产效益低、加工产业少且发展缓慢、加工企业规模小而散等多方面因素制约,螺岗镇农业产业市场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业产业发展不明朗。

4 螺岗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联动公司和农户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议把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的首位,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推动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带动群众大力发展产业,真正实现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扩大韭菜花、食用夜兰花、百香果等原有重点农业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使广大农民通过大量的农产品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4.2 积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从营销、管理、技术上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全方位、多层次带动农民更好地进入市场,促进农产品更好地流通,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采取多种手段,积极鼓励支持退伍军人、乡贤回乡创办农业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的带动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企业+基地+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围绕韭菜花、食用夜兰花、百香果、蔬菜、南药等产业,借助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涉农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优势,积极发展各类组织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带动农户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完善组织章程、经营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3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运筹农业方略,改变传统农业,把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实现农业产品的商品化,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善于统筹农村现有耕地、林地、荒山资源,积极引导农村耕地、林地、荒山的有序流转,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连片集中的土地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建设配套的机耕道、引水渠道,进一步降低农业产业发展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4 促进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联动

农业科研部门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科技支撑作用,积极联动省市县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合作联合攻关,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及关键技术,并以“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农户”“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等形式,通过设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等的辐射影响进行农技推广。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专项资金。

4.5 积极推动农技推广工作

做好科技推广,良种良法相配套,狠抓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运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和效益。以强化科技示范为目标,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切实加强镇域农技服务网络建设,解决具体问题,稳定队伍,强化素质,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发挥好农村技术能人、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做到以点带面,形成规模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彻底摒弃群众安于现状、安贫守旧的观念,真正走出一条符合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

4.6 积极推动撂荒地整治利用

对平原地区的撂荒地,应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对丘陵地区的撂荒地,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南药等生产,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建议利用原有的韭菜花、南药及食用夜兰花等农业产业将乡镇现有的撂荒地利用起来,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带动农户增收;也可引进丝苗米、玉米、大豆等作物整治利用撂荒地。同时,对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要引导流转土地经营权,积极对接本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促进土地流转复耕,鼓励企业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或土地托管等形式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猜你喜欢

丝苗农业产业农户
安庆市适宜水稻品种筛选
兴宁丝苗香稻示范推广技术的创新点及发展措施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几种感温型常规稻在广西桂中地区引种试验示范及栽培技术要点
增城:中国丝苗米之乡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