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科学想象实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24-05-07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王兴林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6期
关键词:磁铁批判性想象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221150) 王兴林

科学中的想象实验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通过想象实验,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科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实验资源,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课堂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开展想象实验,通过不断反思和质疑,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和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利用实验推演,培养想象思维

想象实验是一种思维实验,通过在脑海中模拟实验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研究思路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推演指通过逻辑推导出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预估实验的可能结果,这样可以提前发现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正,从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推演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实际实验做好准备。通过想象实验,推演实验过程需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构建实验所需的场景。根据实验目标和研究问题,在脑海中构建实验所需的场景,包括实验器材和其他的必要装置,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

二是推演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根据实验目标和器材,想象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从准备工作到数据收集和分析,逐步推演整个实验过程。在推演过程中,可以想象不同的变量和条件,并猜想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是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预测实验结果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这一步骤要想象尽可能多的不同条件下的结果,以实现更全面的预测。

四是调整实验器材、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推演时,可尝试改变实验条件,并猜想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调整实验条件,能推演出不同的可能,有利于实验的进一步优化。

如研究“重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推演实验过程:在一个斜面上有A 和B 两个物体,将它们同时释放,预测它们沿着斜面向下滑动的速度和时间。由于物体A 比物体B 重,推测物体A 下滑得更快,因为重力对它的作用更大。物体A 和B 都从斜面的顶端开始下滑,经过相同的距离后到达斜面底部。由于物体A的重力较大,推测它的速度会较快;物体B 受到的重力较小,推测它的速度会较慢。通过这个想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重物体A 下落的速度会快于轻物体B。通过思维模拟和想象,学生可以预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为实际实验打下基础。

二、学会分析比较,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对信息进行深入、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估,以形成独立、合理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分析比较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和评估不同信息、观点与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学会质疑现有的观点、理论和假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是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并深入分析,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培养学生辨别真假、理性思考的能力,养成以批判性思维思考的习惯。

二是对比不同的观点和证据。指导学生比较不同观点和证据的优缺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评估不同观点的论证逻辑和论据的说服力,以及证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样能使学生掌握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三是对比不同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分析它们的可行性和效果。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可以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劣,做出合理的选择,并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改进建议。

四是对比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式。在比较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式是否科学、可靠、适用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研究设计和数据解读的批判性思维,形成了理解和应用研究结果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从多个角度分析比较,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以《声音的传播》一课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了解声音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并能运用感官和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进行声音传播的研究。课上,教师先提问:“为什么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能听到上课铃声和下课铃声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自然能引发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入人的耳朵的”“声音又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和想象,能增强学习效果。教师再展示宇航员在太空说话的场景图,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特点和差异。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和规律,发展批判性思维。

三、鼓励多元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指从一个问题或主题出发,想出多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倡导多样化的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建设性的反馈。当学生提出不同于常规思维的观点时,教师要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思考过程。教师可以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促使学生思考出更具创造性的解决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团体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互动,分享彼此的观点。这样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激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元思考、发散思维,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培养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磁铁能吸什么》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实验、结论、反思的探究过程,通过探究发现磁铁能吸铁的科学规律。在导入环节,教师借助钓鱼游戏引发学生思考。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都玩过用磁铁钓鱼的游戏吧!回忆一下,小鱼为什么会被钓起来?

生1:因为里面有磁铁。

师:磁铁在哪里呢?

生2:磁铁在钓钩上,小鱼嘴里有铁片。

生3:磁铁在鱼嘴里,钓钩上有铁片。

师:通过钓鱼活动,能确定磁铁在哪里吗?

生:(齐声)不能确定。

师:那有没有可能钓钩与小鱼嘴里都有磁铁?

生4:有可能,因为磁铁也可以吸引磁铁。

师:虽然不能确定磁铁在哪里,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一点,是什么呢?

生5:钓钩与鱼嘴里至少有一处有磁铁。

……

上述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教师没有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逐步引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以会问、善问为荣,敢于质疑、乐于质疑,自觉发散思维,进行多元思考。

四、注重做思共生,激活创新思维

做思共生是集体智慧协同构建的过程,不仅包括学生个体的思考,还包括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中获得启发,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同时,通过分享各自的观点,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获得丰富的想象实验资源。这样的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样的问题解决方法。

做思共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实际应用。学生通过思考与分析来评估不同的方法和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这种注重实践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反思,学生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做思共生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育理念。

以《杠杆是怎样工作的》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科学问题,通过假设和猜想设计合理的科学实验,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原理。教师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各小组自行讨论,选择合适的器材,如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等,并设计实验方案。再引导各小组开展合理有序的分工合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想象实验研究更多的杠杆工作情况,分析并归纳出杠杆工作的原理,思考杠杆省力的条件。最后,组织各小组互动交流,分享实验结果,并达成共识,总结出规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督导和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学习。同时,对有新奇想法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思维创新的乐趣。

五、适当课外延展,拓展想象空间

特级教师章鼎儿强调,教师不应将上下课铃声视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适当的课外延展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更加开阔与活跃,进而实现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学习机会,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全面的成长。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更容易将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科素养。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各种课外延展活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外延展活动对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教师要适时开展课外延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打破常规思维模式,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设计课外延展活动。

一是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提出关于未来科技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方式、环境保护新方法等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二是开展阅读、观察和体验活动。推荐学生阅读科幻小说、探险故事或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故事情节、角色动机或艺术创意。

三是组织参观博物馆、科技展览或自然景点。通过观察和体验不同的事物,激发学生对世界多样性的想象。

四是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工程设计、艺术创作等活动,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以《记录天气变化》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前,教师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的特点,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它们,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上,教师先播放一些天气变化影响人类生活的纪录片,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重要性的认识;再介绍我国最早的天气记录;最后,让学生制作“天气预测仪”,或观察、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这样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观察、想象和体验的能力,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融合。通过课外延展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有效发展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想象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利用想象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推演、分析比较、多元思考和做思共生等探究活动。这样将抽象的科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实现科学思维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磁铁批判性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