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问题聚焦及其策略

2024-05-07叶肖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叶肖

(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关键环节,课程思政建设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教学改革趋势,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的客观规律,逐渐迈向提质增效的崭新阶段。目前学术界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对理论内涵、基本原则、存在问题和实践路径等的分析层面。郭根[1]认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本质上就是让高校所有教师都成为思政育人的主体,所有课程都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功效,构建完善的课程育人体系。蒲清平等[2]认为,制约课程思政畅通发展的主要堵点是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缺乏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以及将这些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意识。任鹏等[3]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应该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突出教师主体、注重话语创新、强调整体建构等方面重点发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深化。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着眼长远发展的系统谋划。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厘清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准确识别和有效纾解影响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节点,不断强化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的现实效果,才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持续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

课程思政是站在完善课程规划布局和学科育人体系,以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上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促进学生品德才能、思想观念,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有效提升,不断强化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在实践展开的过程中,除了要搞清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动机之外,还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依据,才能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遵循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经典理论

作为同时具备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个体存在物,“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议题,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不变的崇高价值追求。通常情况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主要涉及到生存劳动和个人能力、社会关系和现实需要,以及自由个性和品德修养等诸多方面。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4]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和实现条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透视,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一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富有前瞻性的深刻洞见。更进一步而言,按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可以看出,由于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使人不同于一般性的自然存在物,因而必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更高程度的发展和完善。

由此观之,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理念、功效、体系和模式进行大胆探索和持续创新的生动体现。在通过各门课程讲授来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培育和能力提升,并充分挖掘所有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达到铸魂育人的最佳效果。这不仅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所蕴含的价值追求,而且有效解决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规划层面长期相互脱节的顽瘴痼疾,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深度结合。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原则,着眼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层面,将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积极融入到知识教育和能力提升的各个环节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需要,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现实的奋斗目标,两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将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转型放在雄浑宏阔的历史纵深中、影响全局的战略高度上,以及关怀人类的世界视野里进行系统性的深层考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饱含真情实感、彰显育人规律、把握价值逻辑的科学理念,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崇高的历史担当,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心理期待提供了原则性的遵循、方向性的定标和根本性的指导。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是要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不仅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出作用,也要重视其他课程的协同功能,“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7]。因此,高校要在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重要论述的前提下,加快课程思政建设步伐,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8],在搭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过程中促进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持续激发各门课程潜在的育人价值和功能。

与此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9]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之外,也“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0]此外,还要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宣传阐释,提升内容讲解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以此来筑牢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根基,使学生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肩负时代使命,将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在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激荡洪流里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理想。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性运用,是立足现实国情、着眼时代变革和把握教育规律的重要彰显,全面深刻地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本质和实际功能,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导。

(三)教育学相关原理对隐性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认知

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教育学相关原理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体系、思维框架和实践模式,使学生的综合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逐渐具备处理复杂社会关系的素质、获取信息和支配资源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智慧及掌握现代技术的手段,基本实现了价值涵育、能力锻炼和知识传输的有机统一,为推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众所周知,隐性教育是教育学中常见的一种理念,主要指的是“教育者为了实现其教育目的而实施的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类型。”[11]课程思政需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通过喜闻乐见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各类课程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学习和接受相关内容,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思想认知、提升精神境界,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

此外,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势必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现状不断提升“有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对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选取和合理安排,进而在开展教学活动和实现教育功能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彰显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准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着力点,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过程。”[12]这就意味着日常教学要回归育人初心、把握教育规律、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改变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讲解和灌输的局面,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意识到努力学习对于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总之,无论是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授课内容中,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培养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与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来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因而教育学相关原理可以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掣肘因素

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在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牵引下,高校针对课程思政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渐消解了一些棘手问题。然而,部分高校在探索的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准确的定位,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相匹配的体系与机制建设相对缓慢。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在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出现些许偏颇。师资力量的专业素养未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造成授课理念陈旧、教学能力不足和育人意识淡薄等比较明显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确切定位和运行机制的认知不够准确

课程思政是“针对以往在其他课程中缺乏思政意识而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课程中的应然状态的规定性描述。”[13]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和独特属性,并明确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格局里的基本价值定位,才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与具体方面。也就是说,相对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而言,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将包括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及实践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做到知识讲授和价值引领的全覆盖,又要注意灵活地采用春风化雨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方式。但是纵观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状况,不难发现对课程思政的定位认识还不够准确,导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甚至出现了将所有教育行为都冠以课程思政之名而不断泛化的倾向,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进行政治素质培养、理论知识教育及道德情怀涵育的初衷。

与此同时,理论体系的建设是关系到课程思政有效推进的基础性环节,实践措施的制定是关系到课程思政深入开展的保障性条件。然而现阶段与课程思政紧密相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机制尚且没有得到系统完备的构建,造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滞后。具体而言,基于制度体系的建构层面来看,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与其他教学活动的相互关系尚且不够明朗、富有课程思政特色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保障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制度建构依然任重道远,依托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运行机制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基于标准体系的建构层面来看,一方面,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教材选购、师资配备、组织保障、教学开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依然沿用一般性(即通用型规范)的标准,忽视了高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尚未形成符合不同课程类型的特色化(即专业型规范)的标准体系,使得课程思政建设缺乏方向性的引导和针对性的参考。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思政建设难免受到诸多阻碍和限制,势必会延宕各项工作的正常推进。

(二)对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和特点的把握存在盲区

随着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课程思政建设逐渐从试点探索转向全面推广的崭新阶段,由之而来的是课程思政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拓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主动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处理知识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相互关系,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在长期授课中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步骤,在面对课程思政教学提出的“充分挖掘、运用和梳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14]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时难以转变固有的观念,要么受制于时间安排、工作经历、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等因素的约束,很难保证在不扰乱专业课程知识授课体系的前提下,还能充分挖掘所带专业课程中饱含的精神基因、道德情怀和价值理念等思政元素。要么选择性地忽视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盲目地在授课过程中强行融入与课堂内容和整体节奏相去甚远的思政元素,造成专业课程教学忽略应有的时、度、效而呈现出某种偏“思政化”的病态。

从目前出现的问题来看,由于部分教师未能较好地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教学环节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强化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共识,然而由于一些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相对薄弱、政治素养亟待提高,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在部分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依然呈现出重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轻品德塑造和价值引领的失衡倾向。按照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相关要求,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应该站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上进行统筹推进,而且还要树立系统思维理念,注意区分不同课程的知识体系、学科特色和价值逻辑,进而根据类型差异来激发不同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这就对所有教师充分把握专业课程学科特色、理论底蕴、历史沿革、知识构成和实践指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无疑加大了精准挖掘能够体现课程属性的思政元素的教学难度。对于许多专业课教师而言,短期内想要实现突破显然是存在困难的。此外,在融入思政元素时,部分专业课教师由于考虑问题单一而导致其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语言表达生硬而沦为枯燥的政治宣教、教学方式刻板只是简单地拼凑和移植,使得学生习惯性地充耳不闻,未能取得应有的现实效果。

(三)对提升相关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教师是全面增强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主体,其专业化程度更是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教学活动水平、教学效果”[15]。因此,形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大格局必须组建起一支政治理论素养过硬和实践指导水平较高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持续提升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导致一些专业课教师虽然有意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但是也会因为自身政治敏锐性和自觉性意识较弱、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匮乏,以及教学技能掌握熟练程度欠佳而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将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

结合当前的现状来看,影响教师课程思政教学专业素养提升的因素主要包括部分高校未能提供相应的交流和锻炼平台及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一方面,对于如何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做法。但是由于部分高校较少组织关于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比赛和集体备课活动,导致“各自为战”的现象长期存在,使教师之间缺乏教学设计、素材提炼、课堂融入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另一方面,对于如何科学衡量和评估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形式和成绩,部分高校暂时还没有形成将量化考核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的评价机制。现有的评价机制更倾向于考核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专业知识讲授、科研成果数量,以及指导学生获奖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来自同行、学生和督导层面的评价,有时会出于对各种现实利益的考量,更是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作用。正因如此,一些教师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零散现状,依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逐渐丧失了变革创新的激情和动力,思政育人的意识也被不断弱化和消解,更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对教学内容进行刻苦钻研,促进授课技能持续精进。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务实举措

根据教学改革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打破“单兵作战”思维窠臼的限制,搭建起各种要素深度融入、各类课程协同参与,以及各方主体密切配合的常态化联络机制,形成思政育人的强大合力。换言之,高校需要树立系统谋划、创新变革和协同推进的理念,在立足当前既有方法措施、努力抓住关键环节,以及准确把握突出矛盾的基础上,做到精准施策和稳步推进,才能为构建课程思政高质量育人体系探索出一条以完善协作和评价机制为保障、以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为焦点、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关键的崭新道路,有效贯通“三全育人”的各个层面。

(一)建立完善的通力协作和评价激励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参与主体多元化和课程育人多样化的客观现实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认真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打破以往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僵化格局,“健全完善课程结构设置管理和课程标准审核制度,优化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制度”[16],努力形成多种部门、多个主体、多门课程开放交流、分工协作、共同构建的生动局面和育人体系,才能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不竭的动力。

具体而言,一是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包括教务处、学科办、财务处、宣传部、社科处、发规处等在内的学校各级党政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深入合作,加强顶层设计和分类施策,统筹课程思政建设资源,依托信息化建设开发融线上、线下于一体的教学资源信息库,持续提升立德树人的管理效能,努力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贯穿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为思政育人“共同体”的建构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二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加强沟通交流。作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重要主体的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积极与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共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深对彼此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的了解,在思维碰撞中实现优势互补。三是所有课程协同发力。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都要发挥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努力彰显所有课程潜在的育人功能。

此外,打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和日常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还必须从制度设计、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及素质提升等角度着眼,持续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为教师积极开拓进取扫清思想障碍,解决后顾之忧。第一,构建立体化的评价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德育、重量化轻质性及重内部评价轻外部评价的模式,逐渐形成融课堂教学、科研成果和思政育人为一体、师德和师风相得益彰,以及涵盖教师自评、专家点评、同行互评和学生选评在内的更加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第二,形成全要素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强化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需要高校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提供保障和激励。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需要,加强对相关教师在硬件设备配置、图书资料使用、职称晋升评定、专项经费拨付、年终绩效核算等物质层面的保障力度。另一方面,要采取营造良好氛围、树立先进典型及表彰奖励、精神激励等方式,强化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教师对自身职业的高度认同感,持续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针对性和融入的合理性

在授课过程中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努力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通常情况下,虽然专业课教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可以满足课程教学的现实需要,但是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所有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讲解时,也要在准确把握学科体系逻辑脉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饱含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创新理念、审美品质、人文关怀等精神基因的思政元素综合融入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有效贯通知识讲解和价值塑造相结合的渠道,协力打造课程育人“共同体”。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不同课程的特色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以需要结合工科、理科和人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学科属性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也就是说,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应该“在注重政治性、价值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专业性和学理性”[17],做到“精准有效”而非“囫囵吞枣”。一方面,要重视对专业课程知识中饱含的务实求真、刻苦攻坚、百折不挠等精神底蕴进行深入剖析,并与学科属性和课程特色深度结合。另一方面,要严格依循知识讲授的需求原则、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历史传承的整体进路,自觉与学生成长规律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进而持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选择的内容都要合理和适度,才能实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现阶段,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开展,并以统一订购的专业教材、教师自行编写的授课教案,以及网络平台上丰富的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样化资源为重要依托。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持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效度和温度,一是在研究教材体系时,要明确把握教材知识所要传递的深层价值理念,并自觉将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思政元素渗透到授课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精神层面共鸣。二是在编写教案时,要认真对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巧妙搭配和重新组合,主动将思政元素放在更加凸显的位置,并以生动鲜活的语言阐释清楚课程内容所蕴含的事理、学理、情理和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三是在利用网络资源时,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色和需要,仔细甄别采取有内涵、有价值、有风格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当运用师生互动式、情感体验式和分组讨论式等授课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回答焦点问题及感悟真理魅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只有准确把握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才能在增强学生素质的同时,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

(三)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关键“组织者”,是知识讲授和价值引导的有效“推进者”,是学生成长发展路上的重要“领航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秉持崇高信仰和提升自身站位,厚植思政育人情怀、强化政治使命担当,充分考虑目前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专业水平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采取针对性高、可行性强的措施进行分类指导,努力成为言传和身教互为表里、“经师”和“人师”相得益彰、思想自由和行为规范深度结合,以及学生信赖和家长放心的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先生”,才能更为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因此,教师要增强思政意识和提升育人能力,着力破解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具体而言,一是要树立“三全育人”的理念。专业课教师要清楚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担当的角色,剔除思想认知层面的狭隘偏见,持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此外,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领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二是要在实践中反复锤炼,强化行为驱动力和思想自觉性。专业课教师要尝试采用一系列务实灵活的方式,将与专业知识紧密契合的思政元素通过生动的案例、鲜活的素材,以及深刻的理念传递给学生,“从平时、应时、及时三个向路对学生进行常态化、持续性、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18],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进而自觉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三是要开展有组织的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并准确研判学生的思维习惯、成长规律、心理机制和情感好恶等方面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全流程和各环节。课程思政教学仅靠一人之力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因此,有必要组建专业化的教学团队进行集中攻关,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来研究复杂学情、探讨授课方式,结合学生身体、心理和思想层面的动态化发展趋势,对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时间节点、案例选择、具体方法等进行充分论证,并通过现场教学演示的方式反复打磨,最终形成可以推广的有效经验供所有教师借鉴使用,切实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进而为教书育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