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前置下的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解析

2024-05-07

教育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扮演者教育学生

郑 颖

角色是社会结构系统存在的一种方式,也是个体社会性、社会化的一种方式。角色要求对于个人来说是先在的,它所表达的是普遍对于特殊的规定和要求,是结构对于要素的要求,是社会对于其成员的要求,它所追求的是社会系统结构的整体功能〔1〕。对于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台侨学生,学界多集中于文化认同、国情教育、求学效果、统战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鲜有以“社会角色”作为研究对象。而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引入“角色”这一概念作为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中介和参照物,以角色解析为起点,以角色形象塑造为共同目标,有助于推动教与学双方在社会与个人的双向角色建构中廓清当下,构想未来。

一、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解析的视野聚焦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港澳台侨青年申报内地高校有两个限定条件〔2〕:一是知识程度上的限定,需具有学历教育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二是法律身份的限定,虽然入学前居住地各有不同,但必须是“中国公民”。就读于内地高校的港澳台侨青年需要满足上述报名条件并通过合法考核(考试或保送)。他们同为中华子孙,与祖(籍)国有着无法割断的亲缘和血缘关系;他们既是内地高校学生合集中的重要子集,又是全面贯彻教育强国建设和坚持爱国统一战线政策方针的交集对象。选择该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此为第一重聚焦。

作为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他们所肩负的社会期待既有对大学生社会期待的一般性,也有自身背景引发的特殊性,且具有教育和统战意义的双重性。而这些期待恰好承载于社会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角色(role)。“角色”这一概念,让我们得以把社会对研究对象的期待统合起来,勾勒出完整而立体的理想群像。角色首先是关于戏剧表演的一个术语,后来被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并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逐渐成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a Linton)认为,角色是围绕地位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于一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3〕。角色理论在西方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流派:一是以拉尔夫·林顿、罗伯特·K·默顿(Robert K.Merton)等为代表,属于社会事实范式的结构功能主义;二是以乔治·米德( George Mead)、赫伯特·布鲁默( Herbert Blumer)、欧文·戈夫曼( Erving Goffman)为代表,属于社会释义范式的符号互动论。虽然,后者对前者提出了许多批评,但有学者认为,“两种传统不过是社会学二元方法论在角色理论上的翻版,结构优先强调的是社会结构制约角色,而行动优先则是通过互动来形成角色”〔4〕。整合社会学不同范式的努力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即便是默顿本人也认为两种范式存在相互充实的可能性〔5〕。秦启文、周永康综合中西方关于角色理论的研究成果,著有《角色学导论》一书。本研究将以此为借鉴和指导,摆脱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倾向,选择尝试吸收与融合这两种表面看来相互对立的理论优点,进入对“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这一角色图式的研究,此为第二重聚焦。

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符合怎样的社会期待,这与高校培养目标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国内运用角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文献中,重点大多集中于所研究角色的定位与困境。定位更多着眼于当下,缺少将角色置于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中的动态考量,忽略了影响角色的要素构成和动力特征;困境更多着眼于问题,被动地使用理论概念去解释社会现象,忽略了角色理论中对扮演者的行为进行预见性指导的积极意义。如果将研究的焦点前置,先对具体角色进行解析,可能更容易明晰使命所在:教育以角色为载体进行探索创新,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是可预的;角色主体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的社会化,角色理论以教育为实践不断丰富自身体系是可行的。因此,将研究视野的焦点前置于解析具体角色,更主动地为教与学双方开宗明义,彰显应用价值,此为第三重聚焦。

因此,拟将“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这一角色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融合社会角色的理论成果,抛砖引玉,多维度解析角色,归纳出影响角色发展的主要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期更加主动地构建扮演者可感知的未来理想角色形象和探索可达成的现实角色成就路径。

二、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解析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在林顿的基础上对角色概念有着各不相同的表述,并演化出关于角色的丰富理论和多种社会学范式。《角色学导论》的作者归纳了关于角色概念的共同点〔6〕:(1)社会角色与社会位置、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密切相关;(2)社会角色是社会所规定的或期待的行为模式;(3)这种行为模式是个人的。

新时代“教育三问”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运用社会角色理论,思考“什么是符合社会期待的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行为模式”,离不开教育的根本问题。角色解析紧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视角、为角色扮演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为教育与角色实践的双向奔赴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例证。

(一)解析是回应“培养什么人”具象化的要求,将助力角色主体的角色认知和定位

教育的目的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方向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总体目标下,各高校结合实际,对“培养什么人”制定了更加具象化的培养目标。如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其目标是将港澳台侨学生培养成自觉拥护祖国统一、拥护“一国两制”、为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的坚定爱国者;华侨大学境外生特色培养工程“承露书院”的目标则是把境外生培养成拥护祖(籍)国统一的爱国者和中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培养什么人”正是国家、社会赋予教育对象的期望,规范和限定了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对教育对象解析得越透彻,则具象化程度越细致,更有助于角色主体明确角色认知和定位,从而实现角色认同。

(二)解析是推进“怎样培养人”精准化的尝试,将助力角色主体的角色学习和扮演

“教育的本质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社会规范(包括各种角色规范)内化于主体和将人的本质全面呈现的过程。”〔7〕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办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将新的发展理念融入新时代发展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的教育各环节,贯穿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领域〔8〕,这既是设计学科、教学、教材、管理体系的目标,也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目标。

“融入”不是机械的施加,而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哲学逻辑的基础上,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强调定位精准,管理精细,供给精致,施教精心。近20年来,已有学者相继开展了基于角色分析的课程开发理论〔9〕和方法研究〔10〕。在角色理论的视域下,提取并解析大学生的细分角色,通过教育,对角色主体传授知识、提升素质、培养能力和塑造价值,能有效缩小主体与所扮演角色的差距,发挥角色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是教育对象精准化的有益尝试。这既是针对角色特点精准施教的需要,也是探索育人新思路,助力角色主体开展角色学习和扮演的需要。

(三)解析是构建“为谁培养人”信念化的联结,将助力角色主体的角色达标和塑造

“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11〕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而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能薪火相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根植于中国教师的教育信念之中的“为谁培养人”的初心使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作为每一个社会角色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必须牢牢把握住其与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致性。

教育实践以角色解析为先行,挖掘角色的精神内核,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助于激发学生信仰、信念、信心,让师生获得心灵共鸣和精神联结的通道。这既是为学生培根铸魂,对其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提供正向优化,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认同,并转化为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趋势,在肯定、接纳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来规范和制约自己的社会行为,有助于角色扮演达成目标;也是为学生启智润心,传承中华文明优秀的道德规范、精神持守和理想信念,构筑其丰润的价值融合和炽热的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良好的角色形象。

三、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解析的多维审视

如果把每一个角色当作一个系统,角色扮演者(个体)相当于一个个核心原点,当扮演者之间以及与其他角色扮演者之间产生互动时,就构成了关系平面;角色所处的空间环境为各种关系的建构创造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可能性,使关系变得立体,并在时间长河中呈现了动态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角色成为了一个四维系统,并受到结构要素、关系互动、空间情境、时间脉络这四个主要条件的影响。结合具体的解析对象,我们得以立体、动态地分析该角色所涵盖的内容,并据其发展的动力特征预测其未来的演变趋势。

(一)结构要素:理想的一般性和现实的特殊性在碰撞中整合,影响着角色的边界准度

角色的内部结构,决定了角色质的规定性不同。比如,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其内部结构包含的规定性就不同。有学者提出了组成角色综合体的十种成分:权利与义务、责任与权力、经济地位、阶层等级、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能力(智力技能和肢体技能)、知识、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及方式〔12〕。从结构要素维度出发,以上述成分为联结点,可以确立角色的边界,标定其理想模式和基础框架。“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具备了内地高校学生理想角色的一般性;因其扮演者的身份,即港澳台侨的生活背景,又造就了现实的特殊性。理想的一般性和现实的特殊性互相碰撞,不断推动着角色内部各要素的有机整合,使角色系统功能不断更新成长,角色边界更为清晰,角色的社会价值也更为突出。

1.角色一般性中的被期许和被要求

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被寄予了厚望。2018年12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十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首先具备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具有中国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不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年)的第二章〔13〕,在国家教育部核准的各大学章程中,亦有专门篇幅列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高校学生权利根据不同身份对应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享有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自由权和发展权;享有受教育者的学习权;享受高校主体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和决策的权利;享有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监督权〔14〕。

由于还没产生经济劳动关系,高校学生属于过渡阶层。他们来源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各个阶层,在高校的学习是影响其今后实现阶层跃迁或后退的重要阶段。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剧烈转型和经济快速发展,“大学生社会地位经历了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上大学由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充分条件退化为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必要条件”〔15〕。

较之上述角色成分中被期待的理想状态,其他成分更多的是一种基准要求,即必须达标但不封顶。通过教育的力量,可推动扮演者自我实现、自我创造而不断迭代、丰富角色内涵。对于思维方式、能力和知识,最普遍、最基本的评价指标是绩点和综合测评。前者侧重衡量扮演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后者则更全面地从思想、学术、实践等多方面呈现综合素质能力的习得成果。以基准要求来说,即要符合学校关于毕业的相关规定,顺利毕业。对于意识形态,国家有明确规定:“学生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16〕对于行为规范,为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实现教育目标,各高校都制定了各种行为规范来确保学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角色特殊性中的被塑造和被包容

“角色扮演主体在角色活动中的个性特征和创造性必然会使角色的内部结构逐渐发生变化。”〔17〕角色是一种被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其扮演者特点中积极的一面,因社会印象的形成,逐渐被吸纳演化为理想角色中的一部分。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是不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力量,具有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地位及时代使命,被寄希望于“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8〕。

但是,角色要求也不能脱离扮演者的实际而“高高在上”,否则将因超过了扮演者所能承受的时间和精力限度而导致角色超载。鉴于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其生活环境及受教育内容和程度的现实情况,教育部提出了在培养和管理上“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19〕。如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港澳台侨学生辅导员岗位;开展入学教育,帮助其适应生活环境和学业要求;以其他国情类课程学分替代政治课和军训课学分,为其适应学业安排课业辅导;适当考虑其特点和需求按照教学计划组织他们参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从上述规定也可看出,相对内地学生,他们在学业、适应性、实践等方面存在短板,还有相当的提升及成长空间。

同时,现实的特殊性会对扮演者达到一般性的理想模型造成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如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大多接触并受过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长期受到残余殖民教育的影响,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上与内地学生形成了一定差距。渗透式、浸润式的国民教育,必须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以帮助扮演者建立系统的历史记忆、愉悦的情感联系和深刻的现实体验,促成扮演者从认知、情感到行为转变。

(二)关系互动:客体的示范性和主体的能动性在辉映中扬弃,影响着角色的饱满弧度

“社会角色作为人在社会中的身份,是人在与他人和不同社会共同体发生关系过程中形成的。”〔20〕这说明社会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互动是角色最基本的功能。“个体的活动若要引起他人的注意,他就必须使他的活动在互动过程中表达出他所希望传递的内容。”〔21〕良好的关系互动能提升角色扮演的效果,增加角色的饱满弧度。

角色主体指角色承担者本身;客体指某一角色主体实践或角色互动的对象,包括主体活动的一切客观事物和他人。在角色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参照群体发挥了重要影响。“参照群体”概念由美国的社会学家赫伯特·海勒姆·海曼(Herbert Hiram Hyman)提出,具有用来衡量个体行为尺度的比较功能和用来树立个体行为榜样的规范功能。首先,角色扮演者来到内地求学,最直接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和参照模仿的对象来自于同为港澳台侨身份的学长。其次,由于生活背景的延续性,比角色扮演者更好、更快、更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是内地同学。通过参照群体的正面示范作用,能使角色的呈现更加真实可感而非遥不可及、生动鲜活而非刻板教条、立体丰富而非平面单一。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表现突出的角色扮演者,能够向优秀的榜样学习,主动参与到班级建设与集体生活中,打破认知壁垒和身份隔阂,求同存异,建立新的友谊关系。通过发挥参照群体的引领、互动作用,推动内外招生的协同合作,理性竞争,能够促使扮演者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角色要求。

从关系互动的维度看,一方面,“角色系统通过同化、异化,从外界吸收信息(如社会文化观念等),排除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使角色系统功能不断更新而不断成长”〔22〕。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扮演者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发挥主体能动性,更好地体现自己对于他者的功能或价值,以及满足自身个性发展的需要。角色中的客体示范效应和主体能动作用相得益彰,由此我们可以展望到角色未来发展的趋向——扮演者与朋辈青年广泛交往、取长补短、携手并进,不仅加深对中国国情、现实发展的了解,还能更好地看待和平衡好居住地与内地在文化上的差异,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通过提升个人综合技能和知识素养,提高未来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三)空间情境:设计的专属性和演绎的多样性在共振中创新,影响着角色的沉浸深度

“社会情境”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主要强调社会环境中被个体所意识到、与个体直接发生心理联系的那些特定部分。此处的“空间情境”所指的是社会环境中被扮演者所意识到的、进行角色扮演或角色互动的规定性条件。空间情境影响着角色的沉浸深度,而国家对该角色制定的专属政策和学校提供的多样化平台,是角色发展重要的外部推动力。

其一,国家和地方政府为该角色谋篇布局,对准入制度、培养教育、未来发展方面做了悉心部署。教育部设有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港澳台办公室),组织指导教育方面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1980年,从高考制度中正式独立出全新的、承担独特任务的内地高校港澳台考试招生制度,开始单独命题、考试和录取。20 世纪 90 年代拓展为覆盖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 简称 “全国联招考试”)〔23〕。后来又推出了免试招生制度,为港澳台侨学生进入内地学习开辟了专门通道。教育部、财政部还相继出台和改版港澳台侨学生的奖学金管理办法,对该群体形成正向的引导和激励。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完善有利于港澳居民特别是内地学校毕业的港澳学生在珠三角九市就业生活的政策措施,扩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空间〔24〕。2020年起,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推出“展翅计划”港澳台大学生实习专项行动;深圳、广州陆续开启面向港澳人士的公务员招录工作;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在广东省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中,共向港澳青年同步开放了9464个事业单位岗位;目前大陆毕业的台生可通过公开招聘到福建等六省市的事业单位就业,等等。从入学到毕业就业,国家为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开拓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宽广舞台。

其二,高校为该角色量身定制,在培养方案、竞技赛事、社会实践等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高校是港澳台侨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演出剧本”的主创机构,它所创造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竞技等情境被扮演者所意识到,并直接影响着其心理。各高校主动担责,根据扮演者的特点,将“剧本”中的布景、灯光、服装、道具、音响等的设计所造成的物质环境真实化,为扮演者进入角色定下基调,激发了扮演者对角色的想象、情感和创作。如暨南大学针对内地、港澳台侨、华人学生构建了“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育人模式;又如有的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除了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中国历史等课程,还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为港澳台侨学生设置专属赛道,多方并举,推动学生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实现知行合一。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高等教育应该为港澳台侨学生清晰梳理角色目标,并鼓励他们把握住成就角色的情境契机,把个人成长路径融入国家发展建设大局,以己之所长、奉国之所需。扮演者对角色的规定情境理解和感受得越具体、生动和深入,动作就越到位,形象就越丰富。他们通过积极学习、综合提升、发挥创造,树立了良好的角色形象,对于其中佼佼者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不断地推动了角色发展,呈现了角色演绎的多样性。有的更是在求学期间,拓展出创新者(学术尖兵)、创业者(企业新秀)、创益者(学生领袖、文化使者、公益榜样)等新角色。随着国家政策和教育的不断升级优化,上述角色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四)时间脉络: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的指向性在嬗变中升华,影响着角色的情感温度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人们的角色互动形成的,人类通过角色互动实现了文化的传递,反过来它又影响人们的角色互动。”〔25〕内地学校港澳台侨学生的角色存在和演化至今已经超过百年历史,以一定的形式保留了该角色所蕴涵的精神谱系,承载了该角色的集体意识。所以,角色解析应该沿着历史路径,理解其内在情感的温度。

早在20世纪初,就有海外侨生归国学习、建设国家,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为“系侨情而宏教泽”而成立,1924年从中学走向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允许并鼓励以广东为代表的局部地区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港澳台考试招生制度的初步探索”。之后拓展为“两校(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招考试”与“全国联招考试”并行;国家教育部还推出免试政策,并陆续与港澳台考试招生制度接轨〔26〕。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到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近十年来,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台学生人数稳步增长,从2012的2.53万名上升到2021学年的3.82万名〔27〕。

无论是在清末受民主思想的影响加入反清运动,还是后来的国民革命、抗日救亡、爱国民主运动,都有着归国青年学生的参与,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侨务工作和华侨教育的方针政策,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被更多地赋予了参与祖国建设的重任。如1983年,国务院明确指示要把港澳台侨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能够为其居住地区发展各项实业、事业作出良好服务和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专业人才〔28〕。近年来,港澳台地区出现本土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在西方泛化势力和本地“独派”势力的双重误导下,本土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对立冲突在青年群体中有加剧趋势。港澳台侨学生在内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也获得了对国情真实的认知,返回居住地后,将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有助于消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24日考察暨南大学时,勉励包括港澳台侨青年在内的学生们“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意味着该角色是新时代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声音、中国故事的先行者、传播者,是大国侨民形象的塑造者、展示者。

在两所著名的侨校——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校史中,一代代港澳台侨学生践行爱国者、建设者和传播者使命的实例比比皆是。虽然历经时代变迁,“精神”总是角色中最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部分。在当下,再审视该角色时,应该看到并重视精神力量的连贯性和延续性。这将有助于扮演者更好地感知角色的灵魂、把握爱国使命,以炽热的情感,坚定地成为其他港澳台侨青年的示范者、带动者,成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以及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中外友好、全球发展与合作共赢、中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生力军。

四、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解析的教育启示

我们前置研究焦点,探究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角色的应然之貌,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以已然之果,印证角色理论不同范式及流派的当然之义,在完善其内在逻辑的同时,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以实然之滞,开拓角色塑造和青年发展的使然之径,从角色理论的视角,发挥问题导向,为建成教育强国攻坚克难,贡献智慧。更重要的是,以今日之思,消解可预见可防范的未来之困,把握教育的根本遵循,为交出“教育三问”的满意答卷躬身入局。从而实现在角色理论框架下,对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参考价值,这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研究的内容。而在解析过程中,其中的思考和启示终须落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上。

(一)以建立清晰的角色边界、提升角色的饱满弧度为落点,细化教育内容

港澳台侨学生在内地高校就读期间,通过学习完成角色整合与塑造,成长为一名胜任角色要求的毕业生,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建立角色边界,即是进行准确角色定位的过程;而提升角色饱满弧度则是学习角色知识、培养相关角色技能,达成角色形象塑造的过程。因此,师生双方必须在“内地高校港澳台侨学生”这一角色的认知上达成共识,在角色解析的基础上,了解各自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在满足“培养什么人”具象化的要求前提下,施教者针对受教者的现实情况,细化教育内容:需要通过向学生解读社会期望,探索激发个体主动性和自我潜能的具体方法和有效路径,引导学生不断把外在期待内化为意识自觉;需要把理想模型、价值观念和知识概念体系从规章制度和教材文本中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变成现实而具体的实践准则和体验;需要根据学生入学前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特点和困境,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缩小现实个体与其扮演角色之间的差距,使其逐步实现社会化。

(二)以融合场域内外资源、加强角色浸润深度为导向,优化教育模式

在生源地和内地的跨境流动中,港澳台侨学生必须在不同的制度环境和生活空间中切换,这是导致角色冲突、失调、偏常等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角色解析正是这些问题出现时能迅速对标修正和调整的保障,为接下来“怎么做”打下了基础。学校在制定教育方案时,需要加强教育场域内部各要素的自洽,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优化教育模式,为扮演者的角色扮演和调适,提供政策、行动和心理支持;需要有机整合教育场域外的资源,充分运用统战优势、地缘优势(如粤港澳大湾区)、学科优势,注重扮演者多元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针对“如何培养人”的重难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育“剧本”和“情景”,宣讲好、运用好政策机遇,推动选择;需要鼓励和助力扮演者在朋辈互动中,展示自我、消除隔阂、包容差异、增强合作、同频共振,从而享受角色实践的过程,更加投入角色创造,演绎出各自精彩的角色形象。

(三)以共生共守共融共兴、提升角色情感温度为根本,深化教育成效

角色承载的精神谱系是角色的灵魂,紧紧把握角色解析中的时代脉络,就是为了带领扮演者穿越历史的长河,触摸先辈们的初心,通过向扮演者揭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使命由来,重现角色精神内核的变迁和传承,促成“为谁培养人”信念化的精神联结和民族情感的共鸣。

在学校教育中,既可以通过创新教育手段、总结教育成效,带领扮演者在回溯祖国由弱变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在切实体会自身学有所成的过程中,增强成长自信、合作自信;还可以通过设计教育场景、推动教育实践,引导扮演者跳脱出“从生源地看祖国”的小视野,全面审视自己负笈求学肩负的使命和未来,站在祖国看世界,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格局;更可以通过弘扬教育信仰、聚合教育情怀,在师者为国育人的坚守中,滋养扮演者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不为纷杂乱象所迷惑,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自在生长。

猜你喜欢

扮演者教育学生
全屋智能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别了,R2-D2
如何成为NBA吉祥物的扮演者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