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保管制度的确立与实践
2024-05-06任仟
任 仟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32)
粮食是维持人生命的重要物资,其与土地政策、农业政策相关,更与国家政治经济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与灾害,积谷备荒成为历代政府粮食保管的重要工作。“粮食保管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把粮食的生理活动限制在最小范围,又要使它们不受害虫和微生物的侵蚀。”[1]粮食保管涉及技术与制度两方面的要素。
当代史领域,学界对粮食保管的讨论主要是在粮食政策之下。[2-4]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河北省赤城县,考察新中国成立前后粮食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粮食生产亟待恢复,频繁的自然灾害为粮食产量的提高增加了难度,基层政府如何管理有限的粮食满足民众日常生活之需?这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一、粮食保管制度的缘起
1.积谷传统
赤城居民早有积谷备荒的传统。历代民间粮储主要有地上、地下两种方法。地下仓储,即挖掘地坑,将粮食烘干后铺上草密封储存。地上仓储主要是围粮,由柳条加上黄泥塑形,仓房形状如圆锥。[5]295粮仓有民众自管与政府经营两种形式。清代,赤城就有社仓、义仓。社仓又称常平仓,为民办、民管,多为地方富户或一般农民自愿捐供,将剩余的粮食储存于仓内,待到青黄不接之时贷给无粮户。义仓是地方官府以劝捐的形式,每半年积储一次,以备赈济。同治年间的赤城县志记载,赤城有赤城仓、独石口仓、镇安仓、云州仓、马营仓、镇宁仓、龙门所仓、滴水崖仓、常平仓、社仓、义仓十一种仓储,这些仓储多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积谷数量最多的地区是独石口和龙门所,各存谷870 石。赤城县城存谷数量略少于独石口和龙门所,有800 石。[6]
1931 年察哈尔省民政厅拟定《各县建仓积谷办法》,要求各县积谷仓要按所在地更名为县仓、区仓、乡仓、镇仓,不再使用原先的社仓、义仓等名称。没有设仓之县则要借用当地的公共庙宇或房舍以充当仓库,由地方财政支出。还规定了不同地区仓库的积谷数目要求,自1931 年秋后起,县仓暂定为500 石,区仓为300 石,乡镇各仓积谷数量则以户数为准,一户积谷1 石。管理人员除各地行政领导负责外,还交由地方推举的3 至5 名士绅协助。[7]至1937 年察哈尔省政府统计,赤城共有124 座仓储,积累谷物28 017 石,其中龙关县的仓储占106 处,粮食23 674 石。[5]295
1937 年8 月,日军占领张家口,9 月宣布成立察南自治政府,继续建设粮仓,拟定“一村一仓”制,使得粮仓体制更加深入基层。1939 年9 月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于张家口成立,从事粮食工作的行业皆被政府统制,皆由三井、三菱、大蒙公司等商行承办。[8]面对日军的扫荡,1941 年9 月10 日中共平北地委要求赤城、龙关抗日根据地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决不让敌人找到粮食和其他物资,使其难以维持扫荡。[9]
2.支前需要
1945 年10 月4 日至14 日,中国共产党先后解放了龙关、赤城二县。赤城的市场逐渐恢复繁荣,县城内有90 多家大小商店,200 余个摊贩,沙城、宣化等地的工业品经此地运至坝外,坝外的粮食经该地南下。[10]仅一年多的时间,国民党就占领了两县。为等待重新解放的时机,中共不断对赤城周边进行打击,形成了合围之势,于1947 年初成立察东地委、察东专区,将赤城以县城为界,分为赤南、赤北两县。[11]在解放军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1948 年4 月6 日相继收复赤城、龙关以东地区。[12]
赤城解放后不久,县委提出“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号召,要求全县做到生产、支前两不误。为来往部队驻防、食宿提供便利,赤城县共设立了30 个兵站。平津战役开始后,赤城县组织了7 680 人参加担架团,由县委书记任富和其他党政干部带队,参加了怀来、延庆、沙城等地的战斗。还有2 000 多名青壮年参军,补充了冀热察军区的兵力。[13]3751948 年赤城县的全部劳动力有218 888 人,其中19 710 人出战勤,90%以上男性劳动力走上了战场。留在县城内外的只有妇女、儿童、老人,他们成为留守家乡“发展生产”的主体。
劳动力不足造成生产力下降,张家口地区战前粮食最高产量每亩平均7.39 市斗,1948 年平均亩产量降低至6.32 市斗,总产量比战前最高水平下降了19.32%。[14]1948 年赤城全县96%的村庄严重缺粮。在口粮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赤城县积极支援前线,组织了3 500 辆大车,5 000 头牲口,运送参战民工2 332 人,向前线输送粮食45 万斤。这一时期,察哈尔省各专区、各县男女老少都参与了转运粮食,他们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地将满载粮草的马车、小车、手推车运向前方。[15]
3.应对灾荒
1949 年春,察南、察北、南口三区遭遇旱灾。4 月初,南口地委统计,全区有灾民十几万人,其中断粮者万余人。[16]6龙关县全县灾民占总人口的30%以上,整劳力不足20%,牲畜不足2 500 头。柳沟村没有一张耧,三分之二的农户没有铁锹或镐头等农具。
赤城县政府提出开展抗旱播种运动,希望民众以乐观向上的热情从事生产。察南地委针对全区白茬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5%,荒地达19 万多亩的情况,向农民宣传“谁种谁收谁负担谁耕地”的政策[17],动员各级党政干部参加春耕,帮助农民耕地。4 月30 日起下雨,赤城二、三、四、五区的部分,民众进行突击播种,至5 月4 日已播种65 000 亩。四区独石口的5 个村庄,组织了32 个拨工突击组,两天内种地2 113 亩。五区共种地22 000 亩。未下雨的13 个村也进行了突击播种。[18]黑白河两岸的31个村庄,新开辟了941 亩稻田。[19]至5 月全县大部地区完成了播种任务,共消灭白茬地300 多万亩,开垦荒地5 万余亩。[16]7-8
农业生产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被6 月至9 月水害和冰雹灾害中断。[20]12灾荒的反复使赤城县政府考虑其他发展生产的方式。赤城县政府组织民众以工代赈。政府认为,只要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便可战胜任何困难。县委提出“积极生产,厉行节约,咬紧牙关,克服困难。做到既能维持生活,又能搞好不荒一亩不死一个人”。赤城县组织了90 多个合作社,318 个贸易小组,组织妇女参加生产,开展小作坊、榨油、米面加工、收购药材、跑运销、搞编织等活动,共挣回小米300 万斤。[13]378察北地区宝源(后称沽源县)等县的民众,将草原上产的大青盐拉到赤城等地换回布匹或其他工业品[21],县域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城乡物资交流逐渐恢复。
二、粮食保管制度的设计
1.组织架构
早在1949 年6 月,察哈尔省察南专区便成立了察哈尔省粮食局沙城区粮库。1949 年8 月,华北多地解放,华北人民政府认为,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需改变公粮分散保管的办法,应集中保管粮食。由于战争局势所限,粮食管理工作始终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导致全区粮食情况不能及时掌握,粮食保管和运输存在很大浪费。鉴于此,华北人民政府要求各地充分利用现有的铁道水运交通条件,建立完整的公粮管理机构。在粮食管理层面,设立垂直的领导机构,华北建立粮食总局,各区省建立粮食分局,直辖市设立供应局。各区在水陆交通要地建立大粮库,称区粮库。[22]
察哈尔省的粮库调整工作在华北区文件下发一个多月开始响应,察省强调平绥铁路沿线及区库附近的粮库,仍归区库直接管理,其他各县根据交通和供应调拨情况打破县行政区划设置若干中心分库,但要尽量设置在靠近县所在地的地区。根据供给和调运情况,察哈尔地区设置三个区库,分别为大同区库、张北区库、宣化区库。[23]12 月宣化区库被称为察南区库,下辖8 个中心分库,赤城县的中心分库即为其中之一。[24]察哈尔省政府认为本省地域辽阔,征收粮食范围分散,粮仓尚未大量修建,多沿用旧有粮仓。为高效、合理地利用粮仓,察哈尔省调整了粮库的容量。规定区库容量为1 000 万斤至1 500 万斤,分库粮库容量为100 万斤至300万斤,如果条件特殊数量可再减少,但不得少于60万斤。各区库设置正副主任、秘书室、行政股、会计股、经营股。[25]察哈尔省的粮库架构已经基本搭建起来。12 月27 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粮食会议闭幕,会议讨论了今后粮食要尽可能集中保存,加强粮食部门机构,建立统一垂直的国家粮库,统一管理。[26]此后,全国范围内的粮库建设工作陆续展开。
2.干部配备
早在1947 年8 月,晋察冀中央局下发文件,提出“各级粮食干部应尽量配备党员,主要干部更须慎重配备,已转业的优秀粮食干部应调回粮食部门工作。今后粮食干部要保持相对稳定”。[27]1948年赤城县负责粮食工作的干部称为粮秣助理员,因其属于财粮系统,有时也称为财粮干部。[28]1949 年10 月,赤城县已有正式粮库干部23 人。他们的个人成分有农民、工人、学生、商人、教员,家庭成分有贫农和中农。文化程度最低为初小二年级,最高为县立师范学校毕业。所有的粮库干部都有入伍经历,这与解放区从战时状态过渡到和平建设状态,粮秣工作制度的转型有关。入伍时间最早的为1945 年9 月,最晚的为1949 年9 月。[29]专业的粮管干部人数不足,有些粮库直接由村干部管理,1951 年赤城县内有6 个粮库委托村干部代管。[30]
华北地区解放之初,组织粮库的过程也是充实粮管干部的过程。华北人民政府希望将原来参加粮秣工作的干部全部调拨充实粮食干部队伍,原来从事战勤部门的干部,调入粮食部门工作,不足之数由各地自行扩充配备。[31]具体而言,粮食干部的增添随着粮食保管数量的多少而变化。察哈尔政府指出粮库容量达到60 万斤,需设置2 名干部,粮食数量每增加40 万斤干部增设1 人,分库可依据所辖地区大小、粮库数量多少增设1 至3 名干部。为培养专业化的粮食干部,避免干部任免的随意,各级粮库干部的调动必须经过上级机关的批准,各粮库主任、区库股长、粮库财粮会计的调动都统一于省局掌握,专署、县不得随便调动。[32]除专署、县,现有的粮食干部和支前供应干部全部转入区库、分库外,其他地区粮食干部不足部分由专署、县政府配备。[33]
具体而言,粮食干部的任用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呢?邓子恢指出,粮食管理机构要配备必要的领导骨干,培养大批新干部,从下而上提拔新干部,要大胆使用和改造旧人才,这几个方面不可分离。[34]赤城县的粮库干部存在着新老、新旧人才结合的特点,粮库干部中党员人数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其中最早是1945 年入伍的老党员,最晚是1949 年入伍的新党员。部分是参加过战争的老粮秣,政府发现他们加入新的粮食机构后,对待粮食工作没有较为固定的标准,主要依靠经验。察哈尔人民政府为便利计算,统一制定了全区粮食折算的标准[35],这意味着老粮秣需重新学习粮食的计算方式,不少人出现了逃避情绪,工作效率不高。
3.全民护粮
粮食保管在设计之初就不是政府独自承担之事,民众既是缴纳公粮的主体也是保护粮食的主体。解放战争时期,为防止国民党军队抢掠公粮,河北地区各村成立公粮保管委员会,负责保管公粮事宜。存粮户以贫雇农为主,实行分户或分组存放,四邻编成保管小组,共同负责。[36]156新政权成立后,察哈尔省政府召开全省粮库主任会议,提出粮食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管工作,强调各地要建立粮食保管委员会,“搞好粮库所在村的群众关系,使粮食保管工作成为群众性的工作”。[37]群众参与粮食保管并非易事。会议召开前后,察哈尔省在各地粮库工作中,发现多起干部贪污舞弊和烟民、二流子盗取粮食的事件,公粮损失约3 万斤。[38]
为加强粮食管理,提高民众对粮食的认识,粮食保管委员会在多地建立。至1950 年5 月,察哈尔全省有五分之三的粮库已经建立起公粮保管委员会[39],其主要工作是安排民兵巡逻,集中看管居住于粮库附近的危险分子,让他们夜间集中睡觉。[40]赤城县粮库主任郭元培动员粮库附近村镇青壮年、民兵,将他们分为巡逻、情报、消防三组。组织各粮库每月召开四邻座谈会,向群众进行护仓教育。[41]
除动员全民管粮外,还使用了警犬。1950 年4月河北省公安厅、财政厅发出联合指示,分散的“代库”根据需要可饲养警犬1 至3 只。张家口地区的一些粮库也配备了警犬。[42]有公安厅参与的粮食保卫工作,侧面反映了保卫粮库工作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相结合,粮食保管工作呈现出政治与经济结合的特征。到1953 年,粮食部指示,城市粮库撤销武装警卫,由干部工人代替,建立由公安部门参加的群众性治安组织,农村粮库干部坚持干部值班,发动四邻群众护库。[36]156粮食保管工作从政治运动中淡化,说明群众护库成为常态化工作。
三、粮食保管制度的实践
1.准备工作
正在察哈尔省内各地秋征工作推进之时,察北地区的鼠疫悄然发生。为防止疫情传入,1949 年10 月31 日,赤城县开始在独石口、大边、骆驼嵯设置封锁线。[20]8交通线的中断有效地扼制了鼠疫的进一步传播,也影响着粮食入库的进度。11 月15 日,董必武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宣布京绥铁路交通恢复。京绥铁路宣布恢复的第二天,赤城县的防疫封锁也随之结束,11 月16 日,赤城县各区的粮食入库工作继续开展。粮食入库前,赤城县粮库已经进行了准备。
察省要求粮库干部应按分工在掌管全局的主任之下,按照任务大小设置维持秩序组1 至2 人,他们的工作为指挥送粮人畜车辆,登记各村村名、人数、车辆数、口袋数、负责人等,凭村征委会介绍信发给牌号,按照牌号排列。还要设置1 秤1 人的检查粮质组,负责检查粮食质量。过秤组,1 杆秤设置3人,1 人掌秤,2 人划码。看仓组,1 仓2 人,1 人在仓内检查粮质,1 人在门口指挥倒粮,在仓房门口收空口袋。会计组,协同划码人算账开收据,根据秤的数量确定人数,一般1 至2 人。如果遇到收粮任务特大者,还要设置1 人专门招待指挥,介绍住宿,如果任务较小,可以由维持秩序组兼办。此外,还要设置1 人专门收拾收粮时遗落洒在地面上的土粮,随撒随收,以免损失。粮库收粮时主要的工作是检查粮质和过秤。赤城县在粮食秋征入库前,进行了组织干部、准备用具、兑秤、设立招待所、制定各村交粮时间表、检查仓房等工作。
2.粮食入库
1949 年11 月16 日至12 月10 日,赤城全县征收任务基本完成。征收的粮食包括土地种植收获的粮食,还有村民从事其他副业赚回的粮食。征收后粮食入库的主要环节是检查粮食质量。粮食入库前,群众应将缴纳的公粮晒干、风净,不准掺沙、水、粗糠。
各地将粮食集中后,由各地征收委员会将米碾碎,统一安排牲畜运至中心分库。粮库干部检查粮食质量,记录数字,粮食按小组依次过秤,最后以村为单位开具收据。赤城县临近的龙关县,为准备秋征提出“坏米自己吃,好米交公粮”。龙关县的秋征数字在11 月11 日至12 日布置到村,各村先经村代表会讨论,再经群众大会、小组讨论后实施,城区三分之二的碾子昼夜不停地碾米。周村村民管木将谷子筛了两遍才碾。[43]1949 年的粮食征收强调粮食质量,要求民众交新、细、干净的粮食。在粮库看来,群众所交的粮食质量代表着群众的觉悟高低,交劣质粮意味着落后,交好粮意味着先进。赤城县一区部分村民用小黄米顶谷粮,还有的民众在粮食中掺沙子,在莜麦中掺水,粮库认为这些都是落后分子投机钻空子的表现。此外,由于粮食入库的准备工作与预设的步骤过多过细,实际操作中效率不高,群众交粮速度过慢。[44]说明粮库接收粮食出现了向标准化过渡的特征。
秋征结束后已进入1950 年,赤城县又一次陷入灾荒之中。春耕之时,1950 年3 月赤城县召开了生产救灾会议,察哈尔政府下拨救灾粮25.4 万公斤。[45]赤城县中心粮库开始进行评奖工作总结,总结秋征工作。赤城县的集中秋征于1949 年12 月10 日结束,但地方粮征收没有完成。1950 年1 月,赤城县170个村存在地方粮尾欠情况,2 月时根据实际情况,统计限期缴纳者有1 161 户,粮食35 453 斤,以工代交即以劳力运送货做工顶交公粮者989 户,出工5 139 个,折米31 122 斤,占28.8%。免征者1 070户,粮食计41 603 斤,占38.5%,至3 月,已清理了119 个村的尾欠工作。[46]
3.粮食保存
粮食征收入库需要适宜的环境进行保管。各地仓房质量不一,有些是借用民众的房子或寺庙,还有的使用传统的仓房。传统的仓房由于战乱和年久等原因,多破败不堪。1950 年上半年,察哈尔省修补了3 000 余间仓房并建起86 间新仓。河北粮库向农民学习通风、垫草等方法护粮,弥补仓库设备的不足。[47]粮食保管工作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还要考虑粮库的容量,把握留粮数量,每次粮食征收前为新粮准备好足够的空间。仓库环境影响着粮食保管的时间和质量。赤城县龙门所公粮分库在1950 年加工了一批莜麦,供给地方机关,销售市场后,至1952 年还剩余部分粮食,因仓储时间过长,仓房内老鼠虫子很多,1952 年夏季仓库内就筛出了5 斤的虫子。[48]
四、结论
具体而言,国家处于战争向建设状态的转型时期,全国各地又多受频繁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保管制度的运作受到多种环境的影响。总体而言,1948 年开始解放区的粮仓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后区域性的小范围饥荒,各地政府为受灾民众提供贷粮和救济粮的行为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这也为日后新政权成立,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置粮食仓储,完善公粮保管制度提供经验。
意识形态层面,民众和干部对粮食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档案中所言,曾经粮食工作是被忽略的,干部常常忽视粮食工作。群众对待粮食只是为了满足家庭生计。新中国成立后,以政党为名的粮食管理体制下,粮食保管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国家占据粮食支配权的比重日益增加,这为1953 年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做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