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智融合”视域下革命题材的文本价值和教学策略研究
——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

2024-05-06曹雪梅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教育 2024年8期

曹雪梅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

一、问题的缘起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预习作业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提出这样的质疑:“李大钊为什么不离开北京?为什么一定要牺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大钊活下来不是可以为革命做更多的贡献吗?”“为了自己的家人,应该多一些陪伴。李大钊怎么可以舍弃自己的家人呢?”“李大钊手里有枪为什么不开呢?”看到这样实实在在的疑问,我们不难理解孩子们对生命的珍视,对亲情的依恋,对价值的判断,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新时期身处和平年代的学生与革命先烈所处时代产生了一定的隔膜,感受到学生与文本之间还有较大距离,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细节推理方面的思维有待提升。

“学习者不是单纯的学习‘参与者’,而是他所学东西的‘创造者’……别人不能代替他学习,但必须在场,因为学习者不能一个人学习……对学习者的先有概念的考虑必须成为一切教育计划的出发点。”《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也提出“学习是原有经验的迁移”。我们必须正视学生对李大钊“明知有危险而不离开北京”的不理解,立足教师“立德树人”的“教”的根本、学生“德智融合”的“学”的起点,把握这一教育教学契机,从更高的站位去思考文本价值,制定更贴切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文本价值的挖掘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以女儿的视角记录了父亲被捕的过程,展现了李大钊在危难时刻为了革命事业牺牲自我的感人形象。文章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而献身的理解和敬佩,对反动派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结合学生的质疑,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重点,我们不难挖掘出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

(一)指向文化自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核心素养内涵进行阐释时,把文化自信放在了首位,其次要求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次要求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优良作风和高尚品质。

革命题材的文章往往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了解历史,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意识,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变迁。革命题材的文章通常涉及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了解革命英雄的奋斗和牺牲,学生可以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文章常常描绘了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如坚定的信念、无私奉献和勇敢斗争精神。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受到道德榜样的熏陶,培养正直、勇敢和奉献的品质。

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探讨李大钊的牺牲需要综合探讨以上问题,落实教育目标。

(二)指向思维能力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涉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思想斗争,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不愤不启,真实的课堂教学正是从学生的质疑开始。针对学生的疑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信心”一词为突破口,牵一发动全身,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思考其中的道德、伦理和社会问题,这样展开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还可以秉持“珍视孩子内心独特感受”的原则,及时抓住学生理解上的浅点,挖掘对话的深度,引导学生的感悟从“浅层次”向“深层次”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指向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

《十六年前的回忆》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包括场景描写、人物描写和饱含深情又极其克制的语言表达等方面。通过学习文章,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描写,咂摸人物神态描写,如抓住“坚决”的语气,人物神态上“不慌不忙”“严峻”,人物语言中用到“常”“轻易”“哪能”这样的关键词,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获得审美体验。

《十六年前的回忆》结构严谨,多处运用多种照应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开头写了父亲遇难的日期,结尾也两次点明具体日期,这样前后照应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前文提到李大钊有时候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后文就写到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以此表现了李大钊高度的警惕性和对党的忠诚;前文写到工友阎振三上街买东西被抓,后文不忘提到在军警中间发现了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因不愿出卖党而饱受折磨。这样就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从侧面体现了李大钊精神对工友的激励和鼓舞。

三、教学策略的选择

不悱不发。把握教学契机,制定专题学习任务群,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构建和开展:一是立足语文课堂;二是借力学科融合;三是助力实践内化;四是铸魂主题班会。

(一)情感体验,走进文本深处

于漪老师提倡通过情感教育和体验式教学来实现“德智融合”。她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通过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感受道德和价值观。

为了解答学生的疑惑,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围绕“李大钊为什么不离开北京?他牺牲的意义何在?”这样一个主问题,在课堂伊始,抛出如下问题展开讨论:

师:有同学在预习本上提出“李大钊为什么不听从亲友的劝告离开北京,他难道不在乎家人的感受吗?”请结合文本谈一谈。

生:老师,我从文中第5 自然段可以读出李大钊对女儿很慈祥,很有耐心。他应该是在乎家人感受的。

生:我从第28 自然段语言描写“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以及神态描写“又望了望我们”可以读出,李大钊对家人的保护和不舍。

师:非常好,你们关注到了细节描写。这些是写李大钊对家人的慈爱和保护。那么文中有没有提到其他家人间的保护?

生:第26 自然段,“我”主动说自己是最大的孩子,要保护哥哥。

师:“我”为什么怕爸爸说出哥哥,难道爸爸不想保护哥哥吗?

生:从“乱蓬蓬的长头发”可以推断爸爸经过十几天的狱中折磨,可能大脑不如原来清醒。万一说漏嘴,中了法官的圈套。

生:情急之下,“我”有种想保护哥哥的冲动。

师:特别棒!你们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心里,理解她当时的情感、所思所想。如此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此美好的小家庭,我们不忍看到它破碎,这让我们为李大钊的牺牲更加感到无限惋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大钊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更多家庭的未来,他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小家。

通过以上片段,我们不难看出,共情是必要的,为进一步走进文本、解决疑惑做铺垫。

(二)学科融合,传承红色基因

《课标》提出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题材文本可以与历史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师可以邀请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教师通过不同专业知识和观点,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解答,帮助他们理解“李大钊为什么明知有危险却不离开北京”的问题。

1.融合历史学科,了解背景

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历史教材中《中国近现代史专题(2)——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内容,讲解《十六前年的回忆》文本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理解李大钊牺牲的重大意义。

1927 年4 月28 日是李大钊先生的被难日。1927 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从初中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看待“李大钊明知道危险已经靠近(提前得到可能被捕的消息)为什么还不离开北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李大钊作为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是他行动的根本动力。他明知道危险已经靠近,但选择坚守北京,愿意冒险并承担可能的后果,出于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革命的目标。李大钊肩负着组织和领导的责任。他在北京担任重要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他深知自己的离开可能会对革命运动产生不利影响。李大钊的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他明知道可能被捕以及牺牲生命,但为了自己坚守的信念和追求而不退缩。他的牺牲彰显了革命者的牺牲精神和英勇行为,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事业,成为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的象征。

2.融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感悟价值

革命题材文本往往涵盖了众多道德和法治的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分析和讨论,探究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和法治原则。学生可以从文本中学习正直、勇敢及奉献等道德品质,探讨应对生命威胁手段的可行性,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生命的思考”专题中提出“生命的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教科书上的解答是“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先研读教材然后辩论,思考李大钊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道德和智慧。通过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李大钊坚守信念、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生命的精神。李大钊作为一位革命者,具备强烈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他坚信自己应该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为此愿意付出一切,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道德观念和责任感使他坚守在北京,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结合学生的疑问,退一步引导:“在当时的情形下,李大钊能逃得掉吗?”

生:老师,我了解到李大钊是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作为创始人,他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为了事业,为了信仰,他更应该保留核心力量。

生:对,可以离开北京,等待时机。

师:那么,我们来思考,这个时候,李大钊有没有机会离开北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生:从文中第6 自然段“听说军阀要派人来检查”可以看出,当时李大钊已经暴露了,被军阀盯上了。

生:要逃的话,要带家人一起逃,那么更容易暴露,你为什么带着家人一起逃,出逃就证明了有问题。

师:的确,还带着家人,说明一家人都知道李大钊从事的工作了。那么全家人都可能要受到牵连。

生:所以,还不如静静等待时机,静观其变。至少可以暂时保护家人。

师: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李大钊直到最后一刻还在尽力保护除自己以外的家人?

生:从第28 自然段中父亲的话,可以看出他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全部家人。

师:这句“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的潜台词就是“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做的”,也说明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李大钊其实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生:第2自然段,烧掉文件。

生:第11 自然段“不慌不忙地取出手枪”,说明早就准备好了,很镇定。

师: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离开北京的机会已经不大了。

生:老师,为什么这把手枪拿出去连开都没有开,直接被搜走了。

生:是啊,打死一两个敌人也“赚”了。

生:如果不用,可以留下来做党费啊。手枪在那个年代还是很珍贵的。

师:当时的处境是什么?

生:从第8 自然段中的“突然传来的枪声和喊叫”可以推断李大钊当时并不知道外面的形势具体怎么样,情急之下首先要拿枪防身,可能要派上用场,没时间考虑要不要留下手枪。

生:一枪不开是不是太可惜了。

师:有没有机会开枪?开枪有没有价值?

生:“一群人把我和父亲围起来了。”父亲带着女儿,不可能不顾一切跟他们同归于尽。另外以少敌多,势力悬殊,不一定能多杀敌人。

师:从文中后来庭审的结果看怎么样?

生:牺牲了一个,保护了除自己以外的所有家人。

李大钊参与了革命行动,但他并没有盲目蛮干,而是尽可能通过合法的方式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权益。他在北京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以推动社会变革,尊重他人生命,尊重法治原则,在具体行动中也体现了斗争的智慧。

(三)实践内化,从课堂走向社会

《课标》提出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彰显语文学习实践性。课本要向生活延伸,课内要向课外延伸。

教师可以结合整本书阅读指定篇目《红星照耀中国》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以红色经典文本为基础,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或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结合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探究其影响和意义。

亲子共读经典,观电视剧《觉醒年代》,忆苦思甜;观电影《闪闪的红星》,在学校“班班有歌声活动”中学唱主题曲《映山红》,参观革命纪念博物馆,结合新闻时事寻找身边的英雄(大凉山救火英雄),观看中国国际电视台对网络现象级人物董宇辉采访,学习新时代年轻人的文化传承传播的担当等。

以上活动可以通过家校共育、小组合作、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放眼社会,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评价阶段着眼于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读书报告、口头表达、互相点评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德智融合”的水平。

(四)放眼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今世界发展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迭代,青少年儿童所处成长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在革命题材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妨放眼世界,与时俱进,吸收现代多元价值观,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价值取向的理念、准则,拿来为“我”所用。

在本次任务群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们通过“新时代做怎样的接班人”主题班会来进行最后的总结和升华。以下是班会导入资料:

美国学者亚当·格兰特认为大多数人可以被划分为三类:奉献者、互惠者和索取者。他指出,最能带领一个集体走向成功的人,并不是索取者和互惠者,反而是奉献者。索取者只关注自身利益,互惠者愿意通过等价交换来获得好处,而奉献者则是不同寻常的一类人:他们奉献大于索取,不求回报。

我们也注意到,根据他的理论,10 分的付出者,因为太过老好人,反而错过了更多的,得到更低的评分和最少的成绩。那些无法忍受的好人会选择出局,剩下的人为了自己获益,也会效仿获取者,这个群体里就只剩下获取者,抢夺利益势必会越来越难。

而8分的付出者最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始终对他人保持善意,愿意帮助他人,但设立了个人界限,能识别什么样的人能帮,什么样的人要远离。当发现有人伤害自己的,便毫不犹豫地远离。

以下是班会课上师生的发言:

师:回到《十六年前的回忆》的预习中学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大钊活下来可以为革命做更多的贡献”的质疑。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的学生看到了付出者李大钊牺牲的必然,从历史的角度看,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对于他个人,是生命的终结。结合以上“8分理论”,我们引导学生明白,另外的2分结合我们的实际是要学会保存力量、减少牺牲。

生:结合我们前一段时间历史学科相关专题的学习和《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我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在革命征程中的充分体现,用实践证明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保存实力的重要性。

生: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改变。珍惜和平,也不无视黑暗,为了正义,总要有人挺身而出。“我看李大钊的牺牲既是形势所迫,也是他主动的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

新时期,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思维,辩证地看待问题,站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角度处理问题,也是我们教育的愿景。

四、实践探究反思

(一)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理解革命文化的精髓

文学作品负载着作者与文本、文本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多重情感交流。革命文化文学作品也不例外。教师叩击学生的心扉,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让他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流动和心灵交锋,将文中前后细节勾连,整合信息作出推断,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思想情感以及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使文本中蕴含的爱国情感深刻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通过学习文本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在学科融合中深度阅读,感悟人生价值

所谓“文史不分家”。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中国历史,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基因密码。中国近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中走向自强自立的血泪奋斗史,初中生学习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和认识,只有把个人的选择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去理解方能更全面地认识其价值。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专题引导和指导。这些学科可以引导学生在革命文化中涵泳沉潜,赓续传统。

(三)在实施过程中基于尊重地倾听,创设对话情境

革命题材的文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其反映的内容学生相对陌生,因此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膜势在必行。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行基于差异的沟通,最后达成基于发展的反馈。通过全局把握,综合设计,创设真实的语境,激活学生思维,使其倾情投入学习,进入文本所反映的生活,设身处地地感知和参与学习活动。

为适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革命题材文本进入义务教育教材的力度逐年增大。语文教师应当选择恰当、高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审辩与反思,连通当代生活,挖掘文本在新时代所焕发的思想内蕴;借力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专题进行跨学科合作,驱动学习任务群,消除学生对革命题材文本的隔膜,使学生增进对革命题材文本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体认,以德促智,启智立德,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既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