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2024-05-06李婉婷
李婉婷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竞争与合作中走向融合,对新闻传播来说既是重大机遇,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把握新闻传播特点,寻找新闻传播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坚持内容为王的新闻创作理念,才能让优质的新闻内容得到受众的认可,进而让广大用户自发地转发、传播新闻。
1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特点
1.1 时效性
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同步呈现成为可能,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讯,像现场观众一样目睹新闻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突显新闻的时效性。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由于需要经过采访、编辑、审核、发布等多道流程,新闻的时效性会受到一定影响。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特点,得益于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与资源共享能力。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新媒体平台“央视频”对冬奥会16个比赛日的569场体育赛事进行了实时报道,冬奥会期间相关新闻的总播放量达到了8亿次。得益于实时传播的特点,观众可以随时掌握赛事安排、比赛分数、获奖情况等信息,并与网友展开在线交流,提高了新闻热度,有力地支持了新闻的传播。
1.2 互动性
双向互动也是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传统媒体为主流的时代,用户没有选择新闻的权利,媒体提供什么新闻,用户只能收看什么新闻。而新媒体的出现,则让媒体与用户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做到了双向交流、实时互动,让新闻在互动中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从用户角度来看,互动性能够增强其收看新闻时的体验感和参与感[1]。例如,用户通过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收看新闻后,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回复其他用户的评论,这样就实现了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的互动。另外,通过媒体与用户的互动,还能倾听用户反馈的意见,或者是提出好的建议,这对于媒体改进新闻制作方法、优化新闻传播模式也有积极作用。
1.3 丰富性
传播渠道更加丰富是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又一个典型特点。以往新闻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三种基本渠道进行传播,用户收看新闻会受到较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相比之下,新媒体则进一步拓宽了新闻传播渠道,让新闻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收看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除了借助抖音、新闻头条、网易新闻等第三方新媒体平台发布新闻外,媒体还可以自己开发微信小程序,或者是推出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例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积极布局新媒体业务,除了在微博、抖音上注册官方账号发布新闻外,还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央视新闻”和App“央视新闻”。新闻传播渠道更加多样,新闻的覆盖范围和传播力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1.4 风险性
现阶段,新媒体的审核与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再加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媒体盲目追求新闻的点击量,采用夸张标题,使用虚假、低俗内容。虽然短期内能够吸引一部分用户,但是也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分辨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和老年用户,极易受到虚假新闻的误导,由此带来社会性风险。另外,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也存在严重的侵权问题,有些新闻编辑随意盗用或更改文字、图片、视频,抄袭问题严重。这些客观存在的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也必将影响新闻的传播,甚至对媒体行业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2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2.1 博采众长,融合发展
在新闻传播方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有优势。新媒体以其实时的交互性、形式的灵活性,同时依托互联网的便利性,提高了新闻传播效率,以极快速度将新闻呈现给用户;传统媒体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优势,通过严谨的求证、标准的流程、严格的审核保证了新闻质量,提高了用户对新闻内容的信任度。当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也有自身不可回避的缺陷,例如新媒体对新闻质量把关不严,新闻内容真假难辨;传统媒体的传播效率不高,覆盖面有限等。鉴于此,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必须要走协同融合发展道路,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过程中,让新闻传播的质与效都能得到提升[2]。以新媒体为例,一方面要继续保持自身在新闻素材来源广、新闻内容时效性强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主动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和模式,对网络上收集的新闻素材进行严谨求证,并对编辑好的新闻进行层层审核,切实提高新闻质量。在优势互补中融合发展,成为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由之路。
2.2 积极求变,创新发展
当前媒体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必须紧跟趋势、主动变革,颠覆新闻传播模式、拓宽新闻传播路径,实现新闻传播的创新发展。要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融合运用多种平台、多条渠道,让新闻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比如,可利用抖音、微博等第三方新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并发布新闻。以《人民日报》为例,其微博官方账号的粉丝数达到了1.51亿,平均每日发布新闻30条,累计获得转评赞34亿次。相比纸媒,这种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无论是在影响力还是覆盖面上都表现出显著的优势。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发App,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央视新闻”、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看看新闻”,这些新闻资讯类应用软件不仅能够向用户提供海量的新闻,而且能对新闻进行精准分类,如体育类、经济类、旅游类等。这样一来,新闻更容易在某个“圈子”内快速传播,并引起目标用户的广泛讨论[3]。
2.3 突出特色,求异发展
特色即优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避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走出一条富有特色、与众不同的道路,才能减小竞争阻力,让新闻得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保持自身的特色,除了有助于新闻传播外,还能吸引某部分特定的群体,这对于增强用户黏性有积极作用。例如,在许多新媒体侧重于报道娱乐新闻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够将镜头对准那些在家待业的高校毕业生,用真实且细腻的镜头语言将这些毕业之后未能找到满意工作的青年人群的生活情况展示出来,不仅会引起在校大学生、毕业大学生的共鸣,而且能得到长辈的关注。许多家长在看到这些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新闻后,会将其转发到家庭微信群或者是朋友群中,从而实现新闻的二次传播[4]。
3 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行业监管和舆论引导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媒体融合当成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让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好党和人民“舆论喉舌”的作用。在新媒体视域下实现新闻传播的更好发展,也必须突出党和政府的能动作用和监管职能,让媒体能够在监管之下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整体上看,近几年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了若干政策文件,用于规范新媒体新闻传播。例如,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引导行业组织在服务媒体融合、规范行业秩序、开展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实际中,仍然存在监管有漏洞、舆论引导能力不强等问题[5]。鉴于此,在新媒体视域下,应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行业组织深度参与、各类媒体积极响应的监管格局,规避新闻传播中的不良现象,让优质新闻内容能够在传播过程中服务更多用户。
3.2 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
新媒体视域下的媒体工作者,除了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外,还必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树立市场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也即用户意识,要求媒体工作者能够转变角色、地位,尝试站在用户的角度揣摩用户的需求、喜好,主动适应用户分众化、差异化的现状[6]。要正确洞悉用户需求,而不是要求用户迁就媒体。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媒体行业竞争中向用户提供他们喜欢的、符合收看需求的新闻产品,最终将普通用户转化为忠实粉丝。只有用户发自内心喜欢新闻内容,才能让新闻传播水到渠成。另外,媒体工作者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便利性优势,与用户展开互动交流,多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在创新传播方法、传播内容的基础上,持续提升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样,服务意识也是强调向用户提供更加关心、更加优质的新闻内容。例如,每年的六七月份是高中生填报志愿、大学生求职就业的主要时间段,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十分关心如何填报志愿、有哪些好的工作岗位。这时候媒体工作者可本着服务用户的宗旨,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报道,集中解答家长和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这样既做到了服务用户,同时能得到用户的分享、转载,让更多用户收看新闻,从而提高新闻点击量和传播覆盖面。
3.3 坚持内容为王
在传统媒体为主流的时代,媒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制度优势、管理优势等,保证新闻质量过关,但是也导致新闻时效性被弱化;而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时效性得到了保障,但是新闻本身的质量则出现了下降。近年来,新媒体平台上各类虚假新闻泛滥,虽然短时间内能够获得一定流量,但是无法让新闻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要想实现新闻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必须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发展原则。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只有摒弃浮躁心理,坚持精耕细作,始终产出优质新闻,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进而让用户自发地转发、分享这些新闻,达到扩大新闻传播范围、保持新闻热度的效果。媒体工作者应当强化媒体素养,坚持实事求是,对网络上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其来源可靠。在此基础上多方对比、加以求证,确定信息属实后方可作为新闻进行发布。只有同时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才能让新闻得到广泛传播。
3.4 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竞争升级的背景下,新闻传播除了要依靠内容和质量取胜外,也必须充分发挥技术的支撑作用。媒体工作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推进移动终端建设,抢占新闻传播的新阵地,让用户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收看新闻、传播新闻。通过技术创新,融合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收集用户的年龄、职业、浏览记录等基本信息并展开分析,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精准绘制用户画像,这样就能保证移动终端向用户进行个性化推送,满足用户的新闻收看需求,提高新闻的点赞量、转发率,进一步扩大新闻传播范围[7]。除了从技术层面加强创新,以“技”取胜外,还要重视新闻人才培养,打造一支能够胜任视频制作、创意策划、运营推广等各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做到以“智”取胜。紧跟媒体融合大趋势,提高对业务培训的重视程度,保证媒体工作者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融会贯通,实现从“平媒编辑”向“融媒编辑”转型,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新闻传播需求,推动新闻传播发展。
4 结语
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新媒体视域下寻找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将优质新闻内容呈现给更多受众,成为现阶段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发展可持续的一种有效手段。辩证看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与不足,在相互借鉴、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走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求异发展的道路,才能让优质新闻的覆盖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同时,新闻传播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管和舆论引导,以及媒体自身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重视。只有从管理、技术、人才、内容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才能让新媒体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得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