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着力赓续中华文脉这篇大文章

2024-05-02陈庆平

学习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脉中华文化中华

李 任 陈庆平

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精神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举旗定向,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好“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赓续中华文脉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培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

(一)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识和精神根脉

中华文化涵盖内容十分广泛,且在长期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汇聚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文脉不绝,不断发展创新,展现出了强大的文化基因和生命力。

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和血脉,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是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和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生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要在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不能丢掉根本。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是指国家政权没有了,而“亡天下”则是文化的灭亡,是道德伦理秩序的坍塌和精神力量的衰亡,是民族标识的消失。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如果一个国家的历史消亡了,民族文化被解构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丧失了,民族认同被破坏了,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将淹没于历史尘埃中。所以说文运与国运相牵,赓续中华文脉意义重大,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基本骨架,就是守住了赖以生存与持久凝聚的那股精气神,守住了民族之根和国家之魂。

(二)赓续中华文脉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内化于中华民族精神基因中的强大精神力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了中华儿女自信的底气,底气越足,文化自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就越强。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如此,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就能在激荡的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获得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高度文化自信,意味着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性的高度肯定和认同,意味着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即赓续中华文脉的高度信心。我们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将绵延至今的中华文化,尤其是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下去,才能让中华文化继续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第二个结合”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法宝

“第二个结合”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也是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径,是赓续中华文脉的法宝。

(一)“第二个结合”指明了要坚守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正”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我们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守中华文化之正,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守马克思主义之正。文化的发展无论何时都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场不坚定,思想和方法就会出问题。“第二个结合”突出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牢牢守住这一“根脉”,巩固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我们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两个结合”注入真理力量,坚持“两个结合”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体现。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产生的,也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续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不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激发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才能赓续发展,再创辉煌。

(二)“第二个结合”指明了要在新时代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新”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突出的创新性是中华文明也是中华文化的特性之一。中华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赓续发展的,也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先进性。“第二个结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不但强调了巩固文化主体性这个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结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打破了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思想窠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带来了新机遇。不日新者必日退,要掌握历史主动,打开创新新局面,要在赓续中华文脉上拓展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陈出新,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和群众需求的有机衔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发展方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

(一)做好研究阐释工作,提炼展示精髓精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从古至今都深刻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深厚文化底蕴和有益借鉴,是治国理政的思想来源。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继续深入摸清文化家底,做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的普查建档和传承工作,加强古籍的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核心内容,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和贡献,对于其中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用当代的话语、大众的话语予以新的表达,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在理论研究阐释过程中要尊古不复古,打破思维定式。面对新问题新形势,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多维度进行解读,深入挖掘阐发、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拓展、丰富其内涵,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相关研究,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契合、与百姓生活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其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二)拓展创新创造路径,用好重要载体

要不断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新形式,将“双创”融入生产生活中,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要深化教育普及,融入大众传媒,融合科技手段,创新传播载体和方式,尤其是充分利用电视节目、有声平台等传统媒体形式和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设备的展现和传播渠道,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方式,用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传承和弘扬工作,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要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保护好、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素材、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征和要求结合起来,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推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优秀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要运用好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国家文化公园,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要在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加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互鉴,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恰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和谐并存的多元一体格局,决定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开放胸怀。新的文化使命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创新创造。实现创新创造既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科学的态度对待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又不能搞文化复古主义;既不能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又不能盲目自大、因循守旧,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辩证取舍、批判继承,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仅要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还要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来实现中华文化的更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要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坚持本国本民族立场的基础之上,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在交流中学习他国文化之长。在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创新人文交流方式,拓宽对外交流形式与平台,利用好中国传统节日和世界性节事活动,打造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利用文化博览会和推介会等活动提高文化交流深度和水平。

猜你喜欢

文脉中华文化中华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