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说诗
2024-05-01马培松
马培松
诗人就是努力用心去理解人,而又常常不被人理解的那个人。
新诗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的这种备受质疑与争论的纷繁状况,实在是新诗走到这个阶段应有而正常的状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新诗从发轫之初,就是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初衷就是为了求变,求新,求发展,求创出一个新“我”来。今天,更是一个真正的“世界文学”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要想在这个大融合、大变革、大发展的背景下保持文化和文化形式的独善其身,是根本不可能也不必要的;谁要想在这个潮流面前逆风而行,无异于螳臂当车。最好的方式是顺应,是有条件地吸取,是在博物馆里给“过去时”以适当的位置,让它在我们的记忆中永垂不朽,我们需要的是属于今天的新文学。
读一本书,可能你只记住了一句话,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人生也是这样,你活了一百岁,到老来,如果记住了你一生中所做的两三件事,甚至一件事,就已经不错了,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冥冥中一个声音说,我把那些叫诗的东西撒落在你前进的路上,你要细心分辨,并把它们全都捡起来,收拾好。
读书,如果死记硬背,毫无生趣。关键是要懂得,不是记得。懂得是要变成自己的骨肉,记得则几乎成了一些人掉书袋的条件。
我写得少,是因为好诗都被他们写完了;不过,我还是一直在寻找着他们写作的空隙,那里有我的诗在。
李白在他那个时代也是不受待见的,杜甫也是。如果他们都生活在舒适区,可能是他们人生的幸事,倒是文学的不幸。我们又怎能用对文学的期待去要求诗人牺牲个人的幸福呢?
多年以后,当今天的写作者与他们周围的事物都处于客观对应状态时,他们的作品和读者之间的正常关系就会慢慢确定下来,并成为一种真实的存在。
人的生命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活着,一是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不是“一”和“二”,而是两个并列的“一”呢?因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先后、主次之分 ,甚至纠结于人的一生。如果说有分别,那就是一些人意识到了且弄明白了,一些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意识到并弄明白。
现代诗是私人话语,要让人读得懂,诗人就要在诗中故意留下一道道通达诗意所指的“暗门”,这十分考验一个诗人的能力和技巧。
年轻时,我们感觉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却感觉不到规律的存在。现在年老了,我们感觉到规律在发挥作用了,却有点不那么自然。这就是自然规律吧。
诗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内心的自语,也是他偷听世界的自语。
诗歌不是本来就存在于事物中的,而是诗人强加给事物并使事物获得崭新的生命的一种仪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诗人和事物的灵光乍现。
诗歌写作中那些被我们感觉到了的,我们未必能够在诗歌中如实呈现,或者说,我们常常是做不到的。而那些令人称道的精彩的降临,也许连写作者自己也不知道。
当农业无人机在我们的头顶盘旋、播种、除草、施肥的时候,我们的作家是不是应该关注竹林深处的小洋楼里打麻将的农人的姿态和表情呢?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这就是时代性,或者时代感。我们关注的应该还不只是这些,还有接下来怎么办和将会继续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去应对和迎接。
许多诗人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他会把自己发表和未发表的作品收集得很好。我则不然,我基本上不去管它们,让它们自生自灭好了。因为,一首诗的命运不是作者所能掌控的,你也掌控不了。
在我们目力所能及之处,有着太多的黑洞限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有着太多的误区等待我们去认证。每當此时,总是有一种无力感向我袭来。人,往往就在这样的风雨交加中艰难前行。
有些书你必须要读,因为这些书就像暗夜中的灯火,没有它的烛照,你就走不出黑暗,就到达不了你要去的地方。因为这些书不是别人指给你的,是你自己在书山书海里找到的。
一首诗的进入,往往不会从大门从容进入,可能会翻越围墙进入,也可能会从树上爬上去,从阁楼的窗户进入,还有可能从下水道进入。太过正常的方式写不了诗,至少写不出好诗。
写出来的诗是优秀的,没有写出来的诗可能更优秀。有时看见一个人在独自舒心地笑,我想,那一定是诗到他的心房中造访去了。
懂得诗歌,不是你理解多少关于诗歌的定义,掌握多少所谓诗歌的创作手法,熟悉多少中国和世界诗歌的各种流派,而是你心中有没有诗意,你对真正的诗有没有本能的认可。
所有伟大的作家并不都是在读完所有伟大的书之后才完成了伟大的作品的写作的,而是在完成伟大的作品前首先让自己伟大。
读书再多,也不会增加你的体重,只会改变你的气质和与世界相处的态度。
先行者不是稍稍走在前面的那个人,而是已经到了绝无人迹处却仍然义无反顾地前行的那个人。尽管他的足迹可能会被风沙掩盖,但是,他肯定会在历史的某一处垭口,成为通往理想之境的灯塔。
什么是我们今天写作的支撑,是今天的生活、前人的写作和所有积淀的文化,如果不是基于这样的写作,所有的写作都是无意义的。
不读中国书,不学中华文化,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中国人;当然,要成为世界公民,仅仅了解中国文化、读中国书是绝对不够的。
读者为什么读文学作品?希望能在文学里了解人,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作家为什么写作?就是希望通过文学作品告诉读者一个被作家感觉到,认知到,有必要和别人分享、讨论、共同建构的生活、社群和未来图景。
人生就像一本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有封面和封底,至于其中的内容,苍白而又单薄。
读文学作品,是为了让我们情感更丰富,精神更饱满,与世界上的人和事相处得更加有分寸,更加密切,更加融洽。
文章不好,重写一次;人生不如意,焉能重来。有时真想重来一次……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种失语状态。失语不是无语,是不知如何是好。
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诗歌正在胡同中摸索。如果谁能手持利器,破墙而出,你就转过身来为自己祝贺吧!
作家的道德修养要从处事、为人、为文三个方面来看,这三个方面也就是体现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类的命运从西西弗斯、吴刚那里就体现出一种命定的悲剧性。写一个人,就是写他同命运的抗争以及抗争的失败和胜利,哪怕看起来像是取得了胜利,失败也是早已隐藏在了表面的胜利之中。
人总是为自己想得太过美好。比如,总以为商店里的那些好看显帅的衣服适合自己,买回去一穿,真不是为自己做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总以为那些炫耀的名头是为自己定制的,一旦戴在自己的头上,往往或大或小,难看极了!
诗人关注的不是自己的个人名利,他关注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的心中自有一座花园,还用得着去看什么风景。
影响一部作品传播的重要因素,常常是非专业的声音和非文学的力量。
我们谈论文学的层次决定我们写作的层次,这一点也是无法超越的。因为你绝对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球。
一首诗,只有在写作的状态下它才和作者有关,一经完成,作者也只是芸芸读者之中的一个。我相信,读者洞彻的眼光穿过语言的迷雾所发现的正是诗的藏身之处;我也相信,只有被人惊奇地窥见的诗意才是我们想要遇见的诗歌。
如果仅仅在皮毛上谈论自己关于诗歌的一知半解,或者半知半解,或者无知无解,更或者是无知妄解,有什么意义吗?
每一首诗都应该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即使你被灵感不期点燃,而那个“诗”也早已潜伏在你的心里,等待着“这一刻”的相遇。
做最好的自己,去迎接最好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