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书屋
2024-05-01阿能
阿能
我喜欢阅读,我喜欢警察书屋。我们的警察书屋在公安局十一楼,很安静的一角,窗明几净,桌椅齐备,藏书数千册,在这里走一走,坐一坐,满身都是书香。
警察书屋的图书,一部分是公安局购买的,一部分是民警自发捐赠的,还有一部分是公安部文联配发的。因为我们是全国公安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贵州省首家,所以,公安部就专门为我们配发了一批图书。来自三个层面的图书,有先有后,各有特色,好像三条大大小小的河流,一齐汇聚成书的湖泊,形成了一个精神港湾。
每当我在电脑面前连续写作两三个小时后,我就会“偷”时间溜到警察书屋来,在这里独自一人坐坐。在书香馥郁的环境里坐一坐,心情很快会宁静下来,身心得到放松,又可以重新投入紧张的工作。下午的阳光,从落地玻璃的窗帘缝隙钻进来,在木地板上画出一块块金色的图案。我把椅子上的坐垫拿到木地板上,铺在那一束金色的阳光中,背对太阳,盘腿而坐,阳光晒着背,温温热热的,舒服极了。背对太阳,胸前就形成暗影,正适合阅读,捧一本喜欢的书,翻几页。手机放边上,可以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也可以什么声音都没有,就那样静静地翻一翻,让心和环境一起宁静。
此时此刻,就会有种深深的感动包围着我。那些民警捐赠的图书,扉页上往往都留有他们的笔迹,比如“某某某,某年某月购于某地”,有的还在扉页上写有自己的座右铭。比如“观史知今当思进退,读书养志可识春秋”。有的“购于北京”,有的“购于重庆”,有的购于某个小镇,等等。我们公安局的民警有一个好习惯,外出办案,喜欢在当地书店买本书作纪念。他们走到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至少要买一本,所以就有了那么多“购于某地”的图书。这些捐赠图书的民警,大多已经五六十岁,有的至今坚守着岗位,有的调到外地,有的调离公安,有的已经退休,甚至有的已經永远离开了我们。每当看到这些带着体温的笔迹,一个个活生生的影子就浮现出来。这些捐赠图书的民警,有的我不熟悉,有的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有的却是我的铁哥们儿,有的是好领导。我在翻阅他们捐赠的这些图书时,可以感知他们在天南海北出差途中到书店选购图书时的心灵轨迹。这是一支多么渴望书籍滋养的“钢铁长城”啊。他们那种出差途中也要见缝插针地挤时间读书的精神,是多么可爱又多么令人敬佩啊。当公安局领导一声倡议,他们又无私地把自己心爱的图书源源不断地捐赠出来,才有了这个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警察书屋的雏形。后来经过历任局领导的不断完善,几经搬迁,不断增补,才具有如今的规模。
警察书屋是全开放的。我是这里的常客。有时候一个人静静地读一会儿,有时候遇到志同道合的,还可以停下来交流一阵。除了在警察书屋,有时候在公安局院坝散步的时候,也会围绕某一部书进行一些交流讨论。我发现的好书,喜欢给同事推荐,同事发现的好书,也会给我推荐。我们就像一盏盏精神之灯,你照亮了我,我照亮了你,你温暖了我,我温暖了你。这样的“观照”,让平凡的日子过得更加体贴和有滋味起来。
警察书屋还是全信任的,需要借阅的,自己在《借阅登记簿》上登记,然后看完归还就可以了。“书非借不能读也。”果然如此,有时候,某部书被人借走了,后面的人又急着想看,等不及了,会打电话催前面的借书人,同读一本书的氛围就越来越浓烈了。从他们看书的偏好中,你又可以感知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取向。你可以通过书籍,找寻到心灵相通的精神好友。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心灵沟通的灵魂殿堂。难怪我在工作劳累疲惫的时候,只要在这里坐一坐,就会获得充沛的精神力量!
自从2021 年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以来,我们公安局就每年面向全国开展一届“警察童谣”征集,然后从几百首投稿中精心挑选110 首,编辑出版一部“警察童谣”专著,如向第一届中国人民警察节献礼的《110 童谣》,第二届的《满分110》,就是我在警察书屋中获得灵感,然后策划实施的。现在,这些“警察童谣”专著,以及我的拙作专辑,也有幸和警察书屋里面众多的图书排列在一起,就像一个新兵融入了整装待发的队列,泰然肃立。
我热爱我的工作,热爱我们的警察书屋。每当坐在这里,我就像一棵敦实的树桩,只要一丝丝来自心灵深处的爱的滋养,希望的枝条就竞相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