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解为先”理论的现代诗教学设计
2024-04-30姜香菊
姜香菊
【关键词】“理解为先”理论;现代诗教学;目标梳理;评估方法;深度理解
“理解为先”(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是由美国学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提出的教学设计框架,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深度理解和能力迁移。这一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这意味着,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以终为始,“从长远的综合学业表现开始逆向设计”[1]。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现代诗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该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我们认为,借助“理解为先”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现代诗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现代诗的特点和魅力。单元导语页明确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然而,在實际教学中,一线教师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不清楚现代诗的特点,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理解为先”理论的逆向设计思路可以帮助教师厘清教学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等。该理论强调,在教学设计之初,首先应确定一个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教学路径。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并寻找能够证明学习真实发生的证据,以确保技能的有效迁移。“理解为先”理论下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预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第二阶段,确定可接受的证据(评估方法);第三阶段,规划相应的教学活动。
一、“理解为先”理论下的现代诗教学目标梳理
第一阶段,明确预期学习结果,思考学生的长期迁移目标、理解意义、核心问题、所需知识和技能,以及应达到的标准,从而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依据“理解为先”理论“从长远的综合学业表现开始逆向设计”的思路,我们梳理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中有关的教学要求,呈现如下。
1.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2]
2.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3]
3.能诵读学过的优秀诗文,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4]
4.重视朗读,借助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传递汉语声韵之美,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5]
基于义教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我们结合教材编排的单元内容和短期目标,分析和提炼出核心问题,以及对应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指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关键词和事实性信息,本单元的知识目标为现代诗的特点、朗读技巧、想象等;能力目标则是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中运用这些知识,初步尝试创编诗歌。
二、“理解为先”理论下的现代诗评估方法
“理解为先”理论的第二阶段为,“教师必须像评审员一样认真思考采用怎样的证据,可以最大限度地证明学生已获得阶段一规定的知识、技能和理解水平。从本质上来说,逆向设计是梳理教学目标(阶段一)对评估(阶段二)和教学(阶段三)设计的逻辑意义”[6]。基于此,教师应根据阶段一的教学目标设计有价值的情境任务,并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为了明确学习进度,我们将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点标记为“学习”,并逐步提升至“理解、迁移、应用、体会、深入体会”等能力层级。这些层级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前一课所学的要点,并能将其应用于后续的学习中(见表1)。要注意的是,表上空白处仅表示某个知识点不是本课的重点,并非该知识点在本课中没有涉及。从表1 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任务涵盖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够直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理解为先”理论下的现代诗教学设计和策略
基于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第二阶段的评估方法,规划第三阶段: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掌握并能迁移应用所学知识。本单元的每首现代诗都有其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单篇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随文点拨可能最为恰切。本部分重点阐述教师首次引导学生学习某一要点的具体方法。
1.朗读有道,读好停顿和重音
本单元的朗读活动旨在体验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朗读方式多样,这里主要谈谈朗读的重点。
初读,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本单元的生字较少,有个别字需要教师提供帮助,多数生字学生可以自我学习。当学生能清晰响亮地朗读诗歌时,或多或少地能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特点。恰当的停顿对呈现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至关重要,学生有必要了解一些停顿的基本原则。一是根据标点符号停顿。顿号停顿时间稍短,逗号略长,句号较长,节和节之间的停顿最长。诗歌朗读,不仅要考虑停顿,还要考虑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如《繁星(一三一)》开头“大海啊!”这一句既有感叹号,又有语气词“啊”,朗读时要饱含深情、读得悠长,并带有呼告的语气。二是根据语法结构停顿。这种停顿出现在诗句中语法结构的自然断点处,如在主谓之间停顿。如《绿》中“所有的绿/集中起来”,这句诗中“所有的绿”为主语,“集中起来”为谓语,二者之间短暂停顿。三是在诗句的关键词、有重要意义的地方等进行停顿。如《绿》中“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突然”后停顿,体现转折之意。
再读,读出重音,表现出诗歌的情感、节奏和韵律。重音通常落在关键词、韵脚上。如《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心中的风雨”,两个“风雨”为逻辑重音,结合句义,前一处写实,语气要重,后一处虚指,语气要轻,体现出对母亲的依恋与赞颂。朗读时,可以从诗句的排列来感受诗歌节奏。如《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该诗用退一字、阶梯状的排列方式营造出一种音符跳动的感觉。前两行总括,下面三行特写。以三个结构相同的短语和三个方位词结尾,营造了一种空间感。场景自上而下,从全景到特写,逐步聚焦,传递了母爱特有的温馨。
押韵是诗歌的重要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一想:哪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快发现,《繁星(一三一)》中“光”“香”“响”有相同的韵脚。有关韵脚的知识点在《白桦》中也可以进行强化。韵律感强的诗歌,可以引导学生用节拍、手势或身体律动来感知,以增添朗读的趣味性,使学生沉浸到诗歌中。
2.想象有据,感受诗意和表达的情感
现代诗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诗歌采取不同的策略。
例如,《繁星(七一)》紧扣“回忆”一词,营造出具体的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意象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建立起联系,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你是诗人,你还会想到哪些画面和事情?”鼓励学生从诗中找到具体的物和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繁星(一三一)》中,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和花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句的结构、诗歌的构思和抒情手法。这首诗以“哪一……没有……”的句式為主,既整齐又富有变化,形成独特的韵律。诗人巧妙地将“星”与“光”、“花”与“香”分开写,使得句子结构匀称,有内在的节奏感,抒情方式为直抒胸臆。
《繁星(一五九)》的抒情方式介于前两者之间,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体会三首短诗的异同,总体感知冰心诗歌的特点。
教学艾青的《绿》,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想象的方法,感受诗歌的表达特点(见表2)。
《白桦》展现了另一种诗风。教师稍作指导,学生便能发现诗中运用了大量偏正结构短语来描绘白桦的高洁之美。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找出类似于“( )的( )”的偏正结构短语,体会诗人形象化的描述;再梳理诗人的观察视角和体现时间变化的词语,体会白桦的颜色、姿态、色泽以及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略读课文,可以借助之前学过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诗歌。另外,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部分现代诗更注重个体经验和故事,常借助个人观察、感受和经历来传达独特情感,本诗便是如此。
3.写诗有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为“轻叩诗歌大门”,要求学生收集诗歌,尝试创作诗歌,合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创作诗歌的难度最大,可借助一些写作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创作。
创意游戏。教师可将学生分为AB 两组,A组学生写下事物名词,B 组学生写下动词。学生分别从两组中随机抽取词语,将其连缀成一首诗,感受诗歌的跳跃性、节奏美和动词的表现力。如:
A组:风、大海、云、浪
B组:画、闹、笑、睡
创作示例:
(1)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2)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夜里,大海睡着了。
仿写。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仿写无疑是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学过的诗、摘抄的诗都可以成为模仿的对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借鉴的写作方法有依托具体的事物想象画面、使用相同的句式、运用修辞手法、调动感官、摹写颜色形态等。从学生的习作来看,仿写童诗相对容易,如有个学生模仿比利时诗人莫利斯·卡列姆的《我学写字》,效果就不错:
我学写字(原诗)
当我学着写“小绵羊”,
一下子,树呀,房子呀,栅栏呀,
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
就都弯卷起来,像羊毛一样。
仿写如下:
当我学着画“晨曦”,
一下子,湖呀,山呀,鸟鸣呀,
凡是我耳朵听到的一切,
就都温暖起来,像金色的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教师应鼓励他们捕捉灵感,勤于观察,善于记录,引导他们写下文字,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