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劝营销: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共创策略

2024-04-29刘哲宇

中国眼镜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社交消费者用户

刘哲宇

1月16日,雷军发微博称,根据广大网友的建议,修改了不久前公布的小米首款汽车su7的尾标设计,将受网友诟病的宽版“Xiaomi”字样,改为了更加紧凑、高级的造型。这便是最近在互联网上火起来的“听劝文学”,或“听劝营销”。

今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单向宣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渴望参与、被听见,甚至影响品牌的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名为“听劝”的营销策略应运而生,并迅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掀起了一股新潮流。

“听劝”的兴起

最早,“听劝”指的是网友将自己的困惑或者选择困难发布在网上,征求意见,或更好地进行决策,或获得他人的支持。逐渐地,这种表达方式也成为了一种社交媒体上的创作和互动模式,越来越多的博主参与其中,既用在特定领域的经验和信息差去满足粉丝“听劝”的需求,自己也常常发布征询大众意见的内容。2023年,小红书上有关“听劝”标签的内容浏览量达9亿次,品牌也将其视为吸引流量的新型营销互动方式。

最近,随着哈尔滨旅游的火热,各地的文旅部门也主动出击,用官方账号主动在社交媒体上向网友发问:“大家最喜欢哪些景点?”“希望增加哪些市政服务?”“外地游客觉得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是什么?”待网友回复后,官方账号还会择优点赞、回复评论。这种“宠粉”行为,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听劝营销”。

一些自主创业、开店的经营者,也同样喜欢用这种方式进行宣传,比如发求助帖,询问“我这个门面应该开什么店?”“我的XX店应该叫什么名字?”“我的咖啡店/面包店为什么没有生意?”从选品、定价,到装修、税费,网友们知无不言,把协助、围观他人开店,当成了一种养成类游戏。久而久之,网友在解惑和真实的互动过程中对商家更加了解,进而建立了情感连接,也更愿意光顾,成为了真正的“云股东”。这其中,既有真实的网友求助,也不乏商家借助这种方式宣传自身。

“听劝营销”超越了传统的顾客反馈机制,成为一种更加主动的用户参与形式。品牌不再是简单地向消费者推送信息,而是开放地邀请消费者提出建议和反馈,将这些意见融入产品开发和服务改进中。这种策略已经证明了其巨大的潜力,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还能够增强用户的忠诚度。

“听劝营销”的内在逻辑

“听劝营销”之所以能够迅速流行,与现代互联网用户的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面临着选择过多的困扰,他们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建议。同时,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见,意见能够得到重视。这种心理不仅体现了对帮助的需求,也反映了对参与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相较于其他中文互联网社区,小红书的用户粘性、互动性更高,内容发布者和观看者之间的多轮次互动也更常见。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听劝营销的优点有很多。

首先是增加曝光与流量。社交媒体时代,真实用户的有效互动,尤其是在热门话题下的反复多次互动,在平台算法中有着很高的权重,吸引真实用户进行回复,能够给品牌宣发带来高曝光度,被誉为“流量密码”。

其二,获取用户需求。广大网友的专业程度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有着无穷的创造力,商家发出的听劝营销内容,有可能获取到贴近用户需求的真实信息,进而为品牌带来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营销策略,从而做出更精准的产品调整和市场定位。

第三点,提升品牌形象和信任度。社交平台的本质是互动和分享,听劝营销通过让用户的声音被听见,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社群的活跃度;真诚地倾听并采纳消费者的意见,能够有效地构建起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这种策略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是品牌成长和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几乎所有希望与用户建立深层次联系的品牌都适合实施“听劝营销”。无论是创新型科技公司,还是追求个性化服务的小众品牌,亦或是大众消费品牌,都可以通过听劝营销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提升品牌价值。在眼镜行业,就有眼科医院、零售连锁品牌用类似“劝说”的方式向粉丝推送爱眼护眼相关知识,即显得接地气,也起到了传播效果。而镜架的时尚领域,则是“听劝营销”的重点阵地。搜索“听劝+眼镜”,能看到不少粉丝们的发言——“XXX真听劝啊,这副眼镜果然比之前的更适合他”,亦或是品牌在联名过程中向明星粉丝发出的求助——“你们的爱豆戴哪款好看?”在这你来我往的踊跃互动之中,不少爆款因此诞生,品牌的私域流量和社群活跃程度也因此得到了增强。

“听劝营销”的成功为未来商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同时也让品牌能够更贴近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未来,用户参与将成为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双向沟通将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关键,随着个性化和定制化消费成为未来的发展主流,相信以“听劝营销”为代表的开放式创新将是品牌持续发展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社交消费者用户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知识付费消费者
关注用户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
关注用户
悄悄偷走消费者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