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家庭劳动教育研究

2024-04-29刘宇娟

关键词:趣味性观念劳动

刘宇娟

3至6岁是儿童通过身体力行的劳动促进身心合一、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从小就应该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家庭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科学正确的劳动观,更要求家长有科学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教育观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尽管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都认为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很重要,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多元化的家庭劳动教育

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的形式大多为家务劳动,家长应带领儿童感受更多样的劳动。例如:在闲暇时间带儿童去到农田和农场,感受亲手劳作,收获食物的乐趣,感受劳动人民的辛劳,培养儿童的劳动价值观念;带领儿童走进社区,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付出为社会、为他人服务,体验集体公益劳动过后的奇妙心情;让儿童参加公益义卖活动,让儿童自己摆摊进行交易,将获得的义卖款项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感受人间的大爱,等等。

二、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

家庭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劳动示范,儿童喜爱玩耍,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他们喜欢听故事、看视频,尝试没有经历过的事物。家长在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时要丰富教育的形式,这样有助于激发儿童对劳动的积极性。家长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儿童传达正确的劳动理念,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教育儿童热爱劳动的故事书籍,故事内容诙谐有趣,便于儿童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懂得更多的道理;家长还可以通过播放劳动模范的视频或者表彰大会等节目,给儿童树立榜样,使儿童向榜样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调动他们的劳动热情。例如: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儿童参观生产基地,去生产基地参观生产车间生产生活物品的过程,感知生产制作的神奇,参观学习后,回家自己尝试动手实践。家长还可以通过平时与儿童聊天、谈话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教育儿童热爱劳动。

三、增加家庭劳动的趣味性

体力劳动是一种以消耗体力为主的运动,活动量较大,儿童可能会觉得体力劳动太累,因此家长要学会增加体力劳动的趣味性,让儿童体验到劳动后得到收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家长可以想办法增加儿童家庭劳动的趣味,例如:擦地板时,父母可以同儿童一起擦,并比赛看谁先完成任务,增加劳动的趣味性,并且增加亲子互动时间,使亲子感情更加亲密,从而使儿童感受劳动的乐趣,热爱劳动;洗衣服时可以多放点洗衣液,让儿童在泡沫中清洗衣物,通过儿童对泡沫的喜爱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将衣物清洗干净;擦玻璃时可以在玻璃上喷玻璃清洁液,让儿童在喷满玻璃清洁液的玻璃上画画,让他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儿童在玩中劳动,从而使儿童热爱劳动,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

四、制订合理的家庭劳动计划

家长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建立适合自己孩子的劳动计划,制订明确、合理、可行的劳动计划,有助于儿童遵循计划开展劳动,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每天起床后,自己叠被子,检查书包文具,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后用30分钟的时间做家务劳动,自己整理房间,清洗袜子,学习养护属于自己的动植物,在饭后帮父母收拾餐桌,清洗自己的碗筷等,每周一次户外清理社区垃圾,每月一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月一次体验农田、农场等生产性劳动。为儿童制订的劳动计划要尽可能地详细,并注意将儿童的劳动内容多安排到户外,让儿童回归到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使儿童热爱劳动,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五、制定合理的家庭劳动评价规则

家长要制定儿童日常劳动的表现评价规则,将儿童表现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根据儿童的日常表现给予奖惩。通过积分的方式,累积分数达到一定的数值对儿童进行奖励,奖励方式应根据儿童的喜好来设定,例如:表现优秀积2分,表现良好积1分,表现不佳则扣1分,累积10分则可奖励满足儿童的一个愿望。制定奖惩的规则旨在促进儿童自觉自愿参加劳动,热爱劳动。当儿童进行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时,可将儿童的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动作,劳动成果纳入评价指标,根据表现进行评定。儿童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劳动精神是内在表现,不易做评价,但可以通过与儿童的交流、观察儿童的劳动表现来评定。日常劳动表现的评价规则可设定一个基准,而具体内容家长可以依据儿童的成长变化而随时变化,奖惩措施也可以实时变化。

家长有意识地拓展儿童的劳动内容,不仅打破了以往家庭劳动教育单一的局面,还使儿童始终对劳动充满了好奇,通过各种各样的劳动激发了儿童劳动的热情。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儿童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榜样的引导和儿童自己亲身体验的结合下,儿童对于劳动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更加健全的劳动观念。而增加家庭劳动教育的趣味性能帮助儿童克服对劳动教育的畏难心理,让劳动教育也成为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活动,使儿童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合理的家庭劳动计划和劳动评价相结合,使得儿童长期坚持参与劳动,逐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获得积极的反馈,从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四种措施相辅相成,激发了儿童劳动的热情,培养儿童正确的劳动观念。

家庭教育是形成儿童良好劳动习惯和正确劳动观念的重要场所,需要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趣味性观念劳动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维生素的新观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健康观念治疗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