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教育理念 改变教学方式

2024-04-29李岩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方式笔者

李岩

在现有的教育背景环境下,新高考对学生的个人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单纯的知识记忆已无法应对未来高考的多元化发展,并且未来的高考命题也会越来越灵活。因此,在新高考模式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

经过去年暑期的多方学习,笔者明白要想做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一方面需要积极学习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要认真研究新教材,利用多方资源,转变教学模式,尽可能打造高效课堂。经过智慧中小学课堂的学习和备课教学中的经验总结,笔者有了一些粗浅的认知,现整理汇报如下。

一、要有纲举目张的理念,树立单元主题教学思想

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我们就能看出新老教材的明显区别。首先,新教材的单元课文编排打破了传统教材一课一篇的传统模式,变成了每一课都由若干篇文章构成的新形式。虽然目录显示只有三课,但实际上却是由七篇文章构成。其次,由传统的文体统一变成了文体混编模式。比如第一单元就出现了中外诗歌和小说的混编。最后,长短不同的七篇课文内容量很大,但教参所建议的课时量却明显减少。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大量的教学内容,如何巧妙地在小说和诗歌教学中灵活转换等,这些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学习和探究后,发现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一)教师需要有纲举目张的教学理念,利用单元主题将课文串联起来。比如说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青春”,抓住了这个关键词,我们就可以高屋建瓴地串起作者和所有课文。(二)抓住单元导读和单元学习任务,明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面面俱到地抓知识点,而是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文特点,明确每一课的教学重点,要做到有的放矢、大胆取舍。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也能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做到有效教学。(三)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单元目录和单元导读、单元学习任务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单元学习重点的能力,从而实现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可以在每一单元学习之前先安排一节单元起始课,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知道单元学习主题,明确单元学习方法和学习重难点。这样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进行学习,从而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要有大语文教学格局,可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

新高考下的语文必定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因此,语文教学也要有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和大语文教学的格局意识。这实际上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语文老师有更深厚的语文知识积淀和文化素养积淀,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做到文化上的厚积薄发、深入浅出,知识点上的前牵后连、旁征博引,课文讲解上的比较鉴赏、深层探究。这要求老师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课堂。

其实,我们看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明显在引导教师和学生运用比较鉴赏的方式去学习课文。譬如第三单元诗歌单元,第七课就是把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放在了一起。两位作者都生逢乱世,但是却在各自的诗歌中传达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选择。曹操彰显的是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宏图伟志,陶渊明却表达了回归田园的隐逸情怀。我们从中看到的是古代文人面对出世与入世的人生抉择,很难说孰对孰错,但都是人生的诗意表达。如果在教学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鉴赏,那么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人生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生命体验,体会到人生选择的重要性和不唯一性,自然就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生命感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注重方法引导,避免无效刷题

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语文教学的效果最终是以学生的成绩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做题答卷,提高试卷分数。对此,笔者认为,对于语文而言,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尤为重要,不论对于哪类文本,读懂、读明白才是王道。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老师的任务首先是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然后才是指导学生做题。其次是在做题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点的补充积累,而要避免大量的无效刷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感和有效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双新”下,语文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艰巨,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换更是重中之重。对此,笔者希望有更多的志同道合者能并肩作战,一起探索更多语文课改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新教材教学方式笔者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