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路径
2024-04-29郑秀杰魏琨
郑秀杰 魏琨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有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要想在数字化转型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抓住时代发展机遇,积极革新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方法,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与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构建了一套“1+1+1”结构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并指出了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路径。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例如,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和各类辅助内部审计发展的电子软件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功能,以确保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弱,导致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不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导致内部审计信息泄露风险增加。因此,国有企业应加大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以提高审计效能和管理质量,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目前,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构建高效统一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因此,笔者设计了一套“1+1+1”结构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见图1)。
(一)审计门户
审计门户主要用于管理审计用户及审计流程,包括审计信息查询、审计业务办理、审计数据统计分析等模块,有助于运维团队进行全面的平台管理、系统配置及维护。此外,审计门户还具有在线审计、实时审计、远程监控及数据存储等功能。例如,相关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审计门户中设置通告并发布文件。
(二)数据中心
1.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主要用于汇总审计所需原始凭证及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备后续分析。这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将审计信息系统与内部系统(如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外部系统(如金税系统等)结合,定期获取、处理、存储和分析数据。由于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及结构化排布,不仅可以减轻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搜集压力,还可以降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2.风险仓库
要想有效识别并评估与企业战略、管理、绩效等目标密切相关的业务流程风险,国有企业就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指标体系。风险指标体系不仅是风险仓库的核心,还是确保风险预警系统有效发挥预警和监控职能的基础。风险指标体系由多个指标构成,各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内面临的各种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风险指标体系,从而有效识别与评估风险,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审计系统
1.数据分析和应用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效能,国有企业应加大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力度,通过搭建数据平台来整合内部审计数据,并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取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因此,国有企业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建模和分析,构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以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审计报告。
2.风险预警系统
根据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的风险预警系统在实时监测数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设置合理的风险预警阈值,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快速识别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提示。一旦风险预警系统开始运行,各部门风险信息将被雷达实时扫描并存储于风险仓库。风险预警系统会实时监测关键风险指标数值,如果数值超过预设风险阈值,该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及时通知内部审计人员关注风险业务,并持续监控该风险业务。在此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风险热度图来直观评估风险业务的预警等级,重点检查和确认相关业务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风险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有效控制风险,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向事前预警转变,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3.审计项目作业系统
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完善的审计操作流程是确保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首先,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审计操作流程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有效监控审计事项,确保在审计工作的各个阶段,相关信息均可在信息化平台内得到及时反馈。
其次,内部审计应具有追踪功能,不仅可以进行横向比较,还可以实现纵向追踪,以确保整个审计过程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再次,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或不足,并加以解决,从而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依据。
最后,信息化平台应具有完善的查询功能,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快速查看有关情况。
4.审计管理系统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通常涵盖多个环节,包括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项目执行方案的设计、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报告的编写及审计文件的管理等。在制订审计计划时,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审计的范围和时间安排,并借助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来制订相应的计划;在设计审计项目执行方案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应用审计信息化平台来划分具体的审计任务,有助于相关人员明确审计项目执行方案的方向;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与其他国有企业共享平台数据和充分收集线下数据两种收集方法;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确保信息编辑、存储和保密功能的完整性,还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审计结果的后续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三、国有企业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路径
(一)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内部审计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可以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加快捷、全面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因此,国有企业管理层需要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提供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如加大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投入力度,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推进,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及时与管理层沟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内部审计信息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关注度。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现有的审计知识与经验已无法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因此,国有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鼓励内部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组建一支综合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团建、学习等活动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业素养,并通过考核的方式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此外,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奖惩措施,督促内部审计人员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掌握先进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审计能力。其中,奖励措施可以包括提高薪酬待遇、提供晋升机会、进行宣传表彰等;惩罚措施包括扣除奖金、通报批评等。
(三)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数据共享
要想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及合作。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较低,各部门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资源,使内部审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信息,加速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同时,为避免信息分散,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健全信息保密机制,以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从而降低内部审计成本,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促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只有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内部审计方式,革新内部审计思想,通过重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数据共享等措施来降低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与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