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实验诊断治疗措施探讨
2024-04-29任志强张炳杰
任志强 张炳杰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羊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内引起的疾病。该病的病原体是羊肝片吸虫,感染部位则是羊的肝脏。羊肝片吸虫是一种细小的寄生虫,雌虫长约2.5-3.5mm,雄虫长约1.5-2mm。它们寄生在羊的肝脏内,给羊的健康带来了威胁。羊肝片吸虫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羊的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腹泻,体重减轻等。慢性病症状则表现为羊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毛色暗淡,腹泻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羊肝片吸虫病会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该病对羊群的生产力有影响,导致养殖者的经济损失。同时,由于该病的传染性较强,若不及时控制会对养殖业造成更大伤害。本文探讨了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的提高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成效降低,发病率有一定帮助。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肝脏和胆管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分布广泛,隐匿性强,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羊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患病后会造成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肝硬化、胆管炎等,严重时可以造成羊死亡。羊感染该病不易察觉,发病初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羊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泻、黄疸等症状,这时已经比较严重了。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养殖户、特别是养殖大户务必要加强对肝片吸虫病的防治。要保证羊舍干燥、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羊进行驱虫,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要加强驱虫,以预防肝片吸虫的发生。此外,还要注意饮水卫生,避免饮用污水和脏水,以免感染肝片吸虫。
一、流行病学
1、病原学特征
肝片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种寄生于人类和某些哺乳动物肝脏内的线虫。成虫体长约20-25mm,宽0.7-1.5mm,呈细长形状,淡红色,身体由头、颈、前体、中体和腹体构成。头部扁平,前端有一对口吸盘,后端有一对腹吸盘,用于附着在肝胆管上。雌虫较雄虫大,体会更加细长,子宫融合后形成一条细长的卵管。肝片吸虫的生命周期比较复杂,包括钉螺中间宿主和人类等终极宿主两个阶段。雌虫在肝胆管内产卵,排出体外,经过钉螺便会孵化出毒性比较强的幼虫,随后感染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进入肝脏内发育成成虫。肝片吸虫主要通过食水或食物被感染,感染源包括含有肝片吸虫卵的污染的河、湖等静水,或是未经高温消毒的河鱼、鲫鱼等淡水鱼类的腹腔内寄生的肝片吸虫幼虫。肝片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内,会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同时,肝片吸虫的卵会排放到肝胆系统内,并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成为疫源传播。肝片吸虫的卵形椭圆形,大小约为30-35μm×17-20μm,表面光滑,具有一个小突起,为操作者带来一定难度。其卵壳含有波形蛋白,能够保护卵在外界环境下存活,并使其对温度、干燥等条件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2、致病机理
雌虫在肝胆管中产生卵,每个卵包含一个幼虫。在体外环境下,卵的鞘和里面的幼虫分开,然后孵化出来。幼虫生活在钉螺中间宿主的体内,经过两个发育周期后成熟为囊蚴。囊蚴是肝片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的一种发育形态,可以感染哺乳动物或人类。囊蚴在人体肝脏内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成虫。成虫的寿命一般为5-10年,期间不断进行产卵,完成传播与繁殖。肝片吸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可以寄生在某些哺乳动物中,包括羊。肝片吸虫会对羊的健康产生危害,引起肝脏病变,严重时会导致羊死亡。其致羊患病的致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寄生。肝片吸虫的幼虫会侵入羊的肝脏中进行寄生。在羊身上,肝片吸虫的寄生会打乱羊体内正常的代谢过程,造成肝脏损伤。其次,卵囊沉积。肝片吸虫产下的卵囊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羊体内,其中大部分会在肝脏中沉积下来。这些卵囊会破坏肝脏组织,诱发肝脏病变。再次,免疫反应。羊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对肝片吸虫的寄生做出反应,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物质会进一步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脏病变。最后,毒素作用。肝片吸虫的体内代谢产物会对羊体内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进一步破坏羊肝细胞的功能。
3、流行特点
肝片吸虫是一种会侵入哺乳动物肝脏进行寄生的寄生虫,对于羊畜群体健康产生危害。肝片吸虫是肝片吸虫科寄生虫的一个物种。其卵包含肝片吸虫幼虫,是引起肝脏病变的主要媒介。羊是肝片吸虫感染的主要宿主之一,特别是年轻羊容易被感染,因为他们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而且无法自我保护。肝片吸虫的传播主要通过寄主之间的直接接触,最常见的是肝片吸虫卵从粪便中排出,然后在水和食物中被摄入,进入宿主体内,或者直接通过肝片吸虫滋生的钉螺等宿主进行感染传播。由于肝片吸虫的传播主要通过水和食物,所以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羊畜群体中更为常见。同时,由于肝片吸虫的卵可以在环境中很长时间存活,因此当某个区域存在感染的肝片吸虫时,很可能会引起持续性的流行病。在这种情况下,羊群中的感染率将会快速增加。
二、临床症状
1、急性型
羊在患上急性肝片吸虫病时,常会出现厌食、腹泻、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急性肝片吸虫病还会引起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乏力、头痛、肌肉疼痛等。肝片吸虫会造成肝脏损伤,羊患上急性肝片吸虫病时,肝脏会明显肿大,常常伴有腹水、黄疸等症状。严重病例中,肝片吸虫还会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急促、气喘、咳嗽等。极少数情况下,急性肝片吸虫病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昏迷等。
2、慢性型
肝片吸虫致羊患病的慢性型发病症状是多样的,其中体重减轻、腹胀、肝脏症状和皮肤问题最为常见。如果羊长期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同时,除了针对已经感染的羊进行治疗,预防措施也十分重要,例如定期驱虫、做好卫生管理等。肝片吸虫会影响羊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长期体重下降。肝片吸虫感染时,部分卵会通过肠道排出并引起炎症反应,腹部会出现胀气、腹泻等症状。另外该种寄生虫还会会引起肝脏病变,出现肝硬化、肝脏肿大等症状。肝片吸虫会导致羊体内毒素积累,引起皮肤瘙痒和毛发脱落。病情加重之后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三、病理变化
肝片吸虫寄生于肝内胆管,对胆管造成机械性损害,引起炎性病变,肝实质变性、坏死等。肝片吸虫在胆管内寄生,导致胆管黏膜肿胀、增厚、充血等,严重时会发生胆管结石或闭塞。长期感染肝片吸虫,引起肝脏组织不断受损,会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时会威胁到羊的生命安全。肝片吸虫感染还可能导致肺片吸虫、心包积液等其他病变。
四、实验室诊断
取一定量的粪便样品(例如3-5g),加入15mL的饱和食盐水中,充分混合。将混合好的样品过滤到一个漏斗中,再用塑料显微镜玻片或其他可视容器将漏斗中留下的散体质取出。在取出的质量中滴加碘液,使其充分染色,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中是否存在肝片吸虫虫卵。若发现虫卵,则用玻璃棒挑起虫卵,加入等量的饱和食盐水中,用手指搓匀后,轻轻移至制备好的载玻片上,静置约2分钟,观察其漂浮与下沉情况。若虫卵在饱和食盐水上浮,则说明虫卵为肝片吸虫虫卵。判定结果时,需要根据虫卵的形态、大小和浮力来判断其是否为肝片吸虫虫卵。肝片吸虫虫卵的形态呈椭圆形,大小在80-120μm,浮力较轻,能够漂浮在饱和食盐水的表面。如果在操作中发现虫卵不符合这些特征,则应进一步排除其他种类的虫卵。
五、治疗措施
在西药治疗过程中应该采用针对性驱虫的手段,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处理,坚持科学用药。确诊的患病阳务必单独隔离,并选择相应的驱虫类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常用到的驱虫药物,主要包括了碘醚柳胺、阿苯达唑、刘双氯芬等药物,这几种药物都具有良好的驱虫杀虫效果,能够更好的去杀成虫和幼虫。碘醚柳胺一次使用量为10mg/kg体重,首次用药一周之后再用药驱虫一次。也可以选择使用阿苯达唑进行驱虫治疗,使用剂量为10mg/kg体重。在使用驱虫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营养补充肌肉注射二潮生的黄连素,能够严重缓解患病阳的腹泻症状,同时使用10%的葡萄糖注射液300mL,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0mL,添加辅酶A100IU和维生素C5mL,静脉注射加强营养供给。另外也可以选择使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中药治疗主要以补中益气为治疗原则,增强羊群的身体抵抗力,可以选择使用炙甘草10g,山楂20g,大枣20g,党参10g,黄芪10g,陈皮10g,升麻10g,白术10g,水煎煮剩余药液1500mL,每次服用500mL,每天服用三次,连续使用三天为一个疗程。
六、预防措施
1、坚持药物驱虫
羊每年春秋两季都需要进行驱虫,以预防肝片吸虫对羊的危害。春季驱虫一般在3-5月之间进行,每个月进行一次驱虫,连用3个月,以确保羊体内的寄生虫被彻底清除。根据体重按照驱虫药物说明书给药量进行计量,每隔1个月重复给药一次,直至完成3次为止。秋季驱虫一般在8-10月之间进行,每个月进行一次驱虫,连用2个月。根据体重按照驱虫药物说明书给药量进行计量,每隔1个月重复给药一次,直至完成2次为止。需要注意的是,驱虫时应根据不同的羊种和羊龄,选用不同的驱虫药物,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给药。此外,驱虫前应将羊圈和饮水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需注意驱虫前后的饲养管理,保持羊舍和环境卫生清洁,以防止寄生虫的重新感染。
2、及时清除羊舍粪便
注重羊舍内外部运动场地的卫生清理,及时清除粪便堆积发酵杀灭寄生虫虫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感染,保障羊的健康成长和品质。正确清理羊舍内外部运动场地是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感染的关键之一。定期清理羊舍内外及运动场地上的粪便,避免发酵腐烂,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繁殖。清理频率视羊圈大小、羊只数量、气候等因素而定,一般不应超过2-3天。清理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并加强对羊圈及运动场地的日常卫生管理,减少寄生虫虫卵的存在和传播。可将羊粪堆肥后进行还田或施用,既可以减少垃圾污染,又可以起到肥料效果,同时也可以减低寄生虫在环境中的存在和传播。为了方便清理,建议羊舍内外及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卫生要求,如排水系统要合理,设备布局要灵活,地面要易于清洗,无积水区等。
3、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注重做好圈舍温度湿度控制。加强羊舍冬春季节和夏秋季节的温度湿度调控是保障羊只健康的重要措施。冬春季节确保羊圈内部温度不低于5℃,同时避免温度过高引起中暑。可采用羊舍保温、加热或增设加热灯等方式,提高羊圈内部空气温度。夏秋季节确保羊圈内部温度不高于30℃,同时避免温度过低引起羊只感冒。可采用通风降温、喷雾降温等方式,保持羊圈内部空气流通和清爽,降低空气温度。确保羊圈内部湿度适宜,不过度潮湿,以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可采用湿度计对羊圈内部湿度进行监测,同时保持羊圈通风、排水畅通等,控制空气湿度。按照季节的变化,增设合适的防寒、防暑设备,如遮阳篷、通风窗、浸泡水池等,以满足羊只在不同季节的需求。其次,加强饲料管理。科学选择、搭配和配制饲料,可以为羊只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增强其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在饲料配制过程中,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羊只生长发育阶段选择适宜的饲料。如在夏季,可以选择多种鲜嫩的草本饲料;而在冬季,则需要加强青贮、干草和玉米粉等能量饲料的供应。根据羊只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粗饲料和浓饲料,使其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对于特定的生长发育阶段或存在疾病风险的羊只(如可能感染肝片吸虫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配制特定饲料,如含有抗寄生虫成分的饲料来提高羊只的身体抵抗力,预防肝片吸虫入侵。保持饲料的卫生和新鲜,同时定期清理饲槽和饮水器,避免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定期检查羊只的身体状况和摄食量,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并注意观察羊只的粪便情况和饮水量等。最后,加强工作人员检疫,落实疫病防控制度。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特别是肝脏疾病和寄生虫感染等方面的检查。如果发现饲养管理人员存在患有肝脏疾病、感染寄生虫等情况,应立即调整工作安排或采取其他措施。建立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和清洗畜舍、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强化医疗观察和检疫、防止羊只外出和接触患有肝片吸虫的动物等。
4、消灭中间宿主
肝片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羊、牛、猪等哺乳动物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有螺蛳和蚯蚓等。要消灭肝片吸虫的中间传播宿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防范螺蛳传播。肝片吸虫囊蚴会通过螺蛳体内的繁殖和成长,成为螺蛳的孢子,从而传播给哺乳动物,因此防范螺蛳的传播是消灭肝片吸虫的关键。可以采用化学消灭、物理消灭、生物防治等措施。其次,防范蚯蚓传播。蚯蚓也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之一,蚯蚓会食用羊、牛、猪等哺乳动物排泄的肝片吸虫卵,因此减少蚯蚓的数量也可以有效防止肝片吸虫的传播。可以采用人工饲喂、草地管理、化学消灭等措施。再次,加强环境整治。加强环境整治,如清除垃圾,清理下水道,清除污水等,可以有效的减少螺蛳和蚯蚓栖息繁殖的环境,从而间接消灭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最后,加强羊只管理。加强羊只管理,如定期除虫、检查和隔离患病羊只等,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肝片吸虫在哺乳动物体内的感染和扩散,也可以减少肝片吸虫和中间宿主的接触机会。
(作者单位:257439 山东省利津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257439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