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分析及田间水肥管理
2024-04-29李国荣
李国荣
梨树作为我国一种十分常见的果树,其种植范围非常广泛。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十分复杂,所以不同地区种植的梨树品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梨果生长期间,只有保证梨树的质量以及产量,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梨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对梨树进行管理。基于此,本文就对梨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莱西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胶东半岛最东端,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缓岗平原,南部为碟形洼地。地势由西北边境向南逐步降低,过蓝烟铁路后逐步向西南倾斜,属于典型的温带气候,气候适宜梨树生长。其气候条件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为独特。莱西市春季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雨量充足、空气湿润;夏季雨水充足、日照时数较多;秋季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冬季气温低,但是雨水较多。从总体上看,莱西市具有十分明显的温带气候特点。由于莱西市在农业生产中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其梨树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在莱西市发展梨树种植产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气候特点来进行。只有对梨树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够有效提高梨树的产量与质量。
一、梨树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1、深耕土地
在树苗种植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土地进行深耕,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质量,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土地深耕之后,我们在进行翻耕和整理的时候,也可以使土壤更加疏松一些,这样做之后种植出来的梨树就会生长得更好。因为种植梨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从土壤里面来吸收的,如果土地不深耕的话,那么种植出来的梨树就会生长得很差。因为这些杂物在进入到土壤里面之后,就会和土壤产生一些反应,影响到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且还会让泥土变得更加疏松,这样就会影响到梨树根系的生长。在进行土地深耕之后,要对土地进行一些整理工作。比如说把土地上面的杂物都清除掉。如果土地比较长的话,那么还需要在土地上面铺上一些细土。
2、施底肥
在种植梨树之前,就应该对土地进行施底肥,如果没有施底肥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后期的一个生长情况,对于梨树来说,施肥主要是为了促进它的根系生长和叶片的一个光合作用。所以我们在种植梨树之前就应该把底肥施好,一般都是以农家肥为主。我们可以在梨树的根部旁边挖一些沟,然后把农家肥放到沟里面,这样的话就能够促进它根系的一个生长和吸收。同时在施底肥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下土壤中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最好是以磷钾肥为主,这样能够促进它的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施肥之后要给土地进行浇水,这样做的话可以让底肥更好地被根系吸收和利用。同时还要注意一下,在施肥之后最好要把土地稍微地翻耕一下,这样才能保证底肥能够更好地被吸收。
3、水分管理
土壤的含水量也是影响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梨树是一种非常害怕干旱的作物,所以我们在种植之前就应该做好土壤的含水量管理。在土壤表层干燥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进行浇水工作,但是不要浇太多水,因为这样会对土地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下雨之前我们也要及时对土地进行浇水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果树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如果在种植之后再来浇水的话,那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人力物力,还会让土地变得更加潮湿。如果在果树生长的过程中浇水过多,那就会导致果树死亡。如果在果树成长过程中又干旱了,那就会导致梨树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所以在种植之前就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果树健康成长。
二、土壤管理
梨树根系分布浅,主要集中在距地表10~20厘米的土层内,所以,土壤管理应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为中心,同时要兼顾根系分布的特点,进行合理地深翻改土。梨树适宜的土壤耕作方法是深翻。深翻是在土壤耕作前或耕作后进行,其作用有以下几方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分布;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吸收功能;提高树体营养水平;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1、深翻的时间
深翻的时间,应根据果园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要在秋冬或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结果树要在落叶后进行。冬季深翻可加深耕作层,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延伸。春季深翻应在土壤解冻后及早进行,可提高地温、加快土壤水分的分解和吸收。春季深翻的深度一般为30厘米左右。具体时间以梨树定植当年或翌年早春土壤化冻后为宜。秋季深翻时应注意要浅翻,尽量不伤或少伤根系,以免影响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秋季深翻可结合施有机肥,以充分发挥其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另外,由于冬季气温低、湿度大,容易形成坚硬的冰冻土层,对果树根系生长和树体养分的积累十分不利,所以冬季深翻宜在气温较高、无风的晴天进行。但深翻后要及时松土保墒,以免造成冻害和伤根。夏季深翻因地温高、湿度小、易伤根且易产生根系伤害。
2、深翻方法
深翻的时期,是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树的生长情况和树势的强弱而定,一般在秋季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北方土壤以秋季或早春为好,南方土壤则以春季为好。一般深翻分全园深翻和局部深翻两种。全园深翻是将树冠外围80厘米范围内的全部土壤进行全部深翻。局部深翻是将树冠外缘到土面处,按一定距离,挖一条或数条长80厘米、宽40~50厘米的浅沟,将表土、心土与底土分开,然后再回填心土。全园深翻时,要尽量将土壤深层的杂质、石块等除去;局部深翻时,应注意把表土与底土分开,避免损伤根系。在翻地时应尽量少伤及树干,以免影响树势。
3、深翻深度
梨树深翻深度,因树而异,一般在20~30厘米。梨树深翻的深度,要根据树冠大小、树龄大小、土壤质地等确定。幼树和弱树,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成年树可适当深些。深翻的最好时机是秋冬季节,因为这个时期深翻能加深土层,提高地温。对于山地梨树,由于土层浅薄,在土壤耕作中应避免过分依赖深翻技术。而对于土壤深厚、肥力较好的果园可适当加深和增加深翻次数。深翻时要注意清除杂草和根蘖、树盘周围的生草或其他绿肥植物。对易被大风吹起的草种,如狗尾草、马唐、苍耳等要进行人工清除。由于梨树根系分布浅,覆土较少,容易发生伤根现象,所以深翻应适当浅些。梨树深翻的具体时间,因气候条件而异。在低温、多雨、土壤板结的地区宜早不宜晚,在温度高、土壤疏松、无杂草的地区可适当推迟深翻时间;而在干旱地区则宜早不宜晚。
三、追肥管理
梨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果树,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有着大量的种植面积。在种植过程中,很多种植户对梨树施肥管理比较忽视,导致梨树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在梨树结果的早期,要追肥2~3次,以氮肥为主。在结果期追肥时,主要是钾肥为主,弥补果树营养的不足。施肥量根据树龄和树势来确定。在果实膨大期追肥时,一般采用叶面喷肥的方式来补充果树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梨树结果的中后期,主要是对果树进行施肥,以补充果树生长所需的养分和促进果实增大。追肥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幼果期:这个时期主要是为梨树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可追施复合肥、尿素等速效性肥料,也可以在幼果膨大期追施氮肥,同时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果实膨大期:这一时期要注意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均衡补充,可追施复合肥、尿素等速效性肥料;果实采收期:这个时期要注意追施钾肥,可追施尿素等速效性肥料或磷酸二氢钾等有机复合肥。
四、梨树修剪与整形
梨树修剪的基本目的是,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能,增强树势和花芽质量,达到优质丰产。修剪时要根据树势、树形和品种特性进行。一般幼树期、初果期树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枝组,提高成花效果。修剪时要以短截为主,对骨干枝和大枝的延长枝适当短截,以促进枝组生长。对主枝延长的枝组要进行更新复壮,以保持树冠的稳定。对于中、小型结果枝组也要进行更新复壮和改造。对大型结果枝组应采取去弱留强的原则进行修剪,对辅养枝要在不影响通风透光的情况下适当短截和回缩,以促进其花芽分化,提高产量。进入盛果期后,树体已基本稳定,生产上应注意整形修剪和促花、保果相结合。对于骨干枝较少的品种可不修剪或少修剪,以免造成内膛光秃;对于骨干枝较多、树冠比较开张、通风透光较好的品种应适当多剪或重剪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而对于内膛光秃、树冠内膛郁闭度较高的品种则应适当疏除部分过密枝条,以促进树体通风透光。
五、梨树的花果管理
1、花期放蜂
梨树是雌雄异株植物,花期需要大量的花粉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使梨树正常开花授粉。因此,在梨树花期,在不影响授粉的前提下,在果园周围或适当的地方放蜜蜂。如果没有蜜蜂,可用人工方法(如人工授粉)代替蜜蜂授粉。
2、人工授粉
梨树自然授粉不能满足果实生产的需要,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坐果率的重要措施。在梨树开花前2周左右,采用人工授粉或花期放蜂,能显著提高坐果率。人工授粉方法有:蜜蜂授粉,用蜜蜂或壁蜂进行传粉,授粉效果好,但不能完全替代蜜蜂授粉;人工点授,在开花初期,将花粉撒于梨果上,或将花粉与滑石粉混匀后装入喷雾瓶中,边喷边摇;点授,在梨树盛花期,用毛笔蘸上花粉涂于花柱。
3、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保证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通常在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疏花疏果一般分为2次进行。第1次在开花前10~15天,疏除多余的花朵,一般保留每花序的4~6朵花,但以花蕾饱满、花瓣半张开为宜;第2次在花后10~15天,将多余的花朵疏除。疏果的方法是将发育不良的果实、病虫果、畸形果以及病虫为害引起的果实疏除;对于发育正常的果实,保留果形周正、色泽好、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果实。一般来说,留果应按照先疏后留的顺序进行。具体操作时,根据树体大小、品种特性和果实大小而定,一般应保留3~4个果台。
4、花期环剥
梨树花期环剥,是在盛花期对旺长的树进行环割或环剥。主要目的是促进花芽分化、控制营养生长。盛花初期(第1次生理落果前),在主干或主枝上用刀斜向下切1~2厘米,深达木质部,剥后要及时涂药。环剥的时间以初花期至盛花期为宜,不宜过早或过晚。环剥宽度以0.5~1厘米为宜。对旺长树,在不影响坐果的情况下,可采取多道环剥措施。根据树势强弱和管理水平确定轮换次数,一般以3~4次为宜。对初果期树,因其树体生长旺盛,生殖生长较弱,花器官发育不良,结果多、坐果率低而出现的空坐果现象较严重。因此,花后20~30天内应进行2~3次环剥。
六、梨树的果实管理
梨树果实品质的优劣,不仅决定于果实的重量、果形、果皮色泽等因素,而且决定于果实内的营养物质和有机养分状况。因此,合理的营养管理是梨树生产优质果的关键。为保证优质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1、提高果实品质的措施
幼果期适当控制产量,将叶果比控制在50~60∶1,以提高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入盛果期后,要保证产量不超过适宜产量,做到树势中庸健壮,花量适宜,果实发育充分。梨树修剪以疏剪和短截相结合的方法为主。在生产中应注意及时疏除病虫果、小果、畸形果、密生果、密挤果等。要保持树体结构合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树体徒长,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梨树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要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供肥能力;在果实膨大期要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盛果期要合理施用化肥。另外,梨树喜欢湿润气候,但怕涝怕旱。因此,在生产中应根据树体需水状况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水。在雨季来临前应对果园进行一次大的深耕或深翻改土,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抗旱能力。
2、果实膨大期的施肥管理
梨树果实膨大期要追施速效氮肥,以促进果实增大和增甜,每亩施用尿素1~1.5 kg或碳铵4~5 kg。叶面喷施肥料应以磷钾肥为主,因为磷钾肥可促进根系发育和果实膨大。每亩可喷施磷酸二氢钾100~150g,或过磷酸钙30~50g,或硫酸钾10~20g。在果实膨大期每亩追施尿素5~10 kg,或碳铵10~15 kg。同时在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也可每隔15天喷1次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尿素,以提高果实品质。
3、加强树体营养,提高树体贮藏营养水平
梨树是深根系植物,根系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因此,在果实膨大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以满足果实对营养的需要。一般在结果初期(第1次生理落果后)和盛果期(第2次生理落果后)各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一般亩施尿素30~40 kg或磷酸二铵20~25 kg。在梨树采果后至落叶前,应进行果园中耕除草、培土、施肥和修剪等工作,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条件。同时,秋季追施有机肥时应注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使用。在梨树采收后至落叶前进行地面覆盖,可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减少病虫危害的作用,还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综上所述,梨树是我国常见的果树,且具有结果早、产量高等特点,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很高的价值。梨树作为常见的果树,要想提升梨树的产量和品质,就需要掌握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此为基础,进行品种选择和栽植,加强对土壤和水分的管理,定期修剪和施肥。同时在梨树结果的时期,要加强对梨树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梨树生长过程中不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为了进一步提升梨树品质和产量,需要在加强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品种选择和栽植管理,以实现梨树高产、优质、高效。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以期为梨的种植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266600 山东省莱西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