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单取代双酚A间苯二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可逆热敏变色复合NiBR膜中的应用
2024-04-29王晓辉董黎明顾俊杰么冰陈艳李靖
王晓辉,董黎明,顾俊杰,么冰,陈艳,李靖
(1.徐州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1;2.江苏绿源橡胶资源循环利用创新中心,江苏 邳州 221300)
0 前言
可逆热敏变色材料在智能窗、穿戴(控温)电子传感器、打印、安全标、高压电、路桥与多频监伪等领域被广泛、深入研究与应用[1-6]。活性温区居于酸与单苯酚类之间的双酚A(BPA)[7],比荧烷内酯环更难光活化失羧的三苯甲烷类结晶紫内酯(CVL)[8-9]作电子受体、电子给体的二元有机体系,分别可失去H+显色和接受H+隐色,成为受关注焦点。酚羟基(OH)通过释放H+给予内酯环及再得到H+,两者分别在醌和开环酸之间异构转化,紫外-可见光带的吸收/散射度得到调节,产生迅速与显著的温度跟踪及变色响应[4,10]。有生物亲和活性、介于1-癸醇和1-十八醇之间的的长链脂肪醇常用于调节体系相变限,即变色域[4,11-12]。制备该类材料的复配法、无机包覆法等易流失组分[4,13],无机SiO2等壳易风化[14],微胶囊法与湿成膜法采用合成、天然高分子膜或球包封该体系[4,11-12]更稳定、环境友好。例如Heng等[15]采用木质纤维素,Tözüm等[11-12]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MMA-co-EG-co-DMA-co-G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P(MMA-co-MAA)]等作壳封包多组分的BPA体系。耿晓叶[16]的三聚氰胺-多聚甲醛人工微球,相变潜热量ΔHm为171.9 J/g、ΔHc为171.4 J/g。Wang等[17]用聚偏氟乙烯(PVDF)作壁的核/壳纤维,相转变温度约38 ℃,潜热达88.7 J/g。此外,He等[18]的聚乙烯醇/聚氨酯(PVA/PU)复合膜能经历百次稳定的热冷循环。Wang等[19]以甲基红做改性剂、在30~40 ℃蓝紫/橙红变色微球,成功应用于纺织物。
具有2,6-取代活性的BPA,与高熔点、强π-π堆积作用的对苯二甲醛(TPD)[20-21]可控共聚成低聚物,预防BPA在封装膜或微球损坏、降解后的直接暴露,并且吸电子的混芳香桥可弱化酚OH的H+活性,调节体系变色域,降低潜热[20],提升其低温敏感性[20-21]和变色速度。本文采用低熔点、弱π-π堆积作用且活性略高于TPD的潜在生物质IPD,与BPA在开放与溶液共缩聚体系中,微波辅助合成2,6-单取代双酚A间苯二甲醛树脂(BPA-IPD),并将该显色剂封装在NiBR中,研究隐显色剂、混合醇以及成膜物质等工艺因素影响的复合膜热敏变色性质。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双酚A、十六醇与十八醇,化学纯,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正丁醇、NaOH、甲醇、无水乙醇,分析纯,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间苯二甲醛,纯度为98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结晶紫内酯,纯度为97 %,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丙酮,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镍系顺丁橡胶,NiBR-9000,江苏格菲新材料有限公司;
98号汽油,市售,徐州徐勤加油站有限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微波合成仪,M1-L213B,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凝胶渗透色谱仪(GPC),PL-GPC 50,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H-NMR、13C-NMR,Avance Neo 500,德国布鲁克有限公司;
FTIR,ALPHA-Ⅱ,德国布鲁克有限公司;
分光色差仪(SP),CS-420,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
电加热搅拌台(HS),5S,中国Joanlab有限公司;
偏光显微镜(PLM),BX53P,日本奥林巴斯影像有限公司;
热重分析仪(TG),Q50,美国沃特斯仪器有限公司;
热分析仪(DSC),Q20,美国沃特斯仪器有限公司。
1.3 样品制备
2.283 g双酚A、1.368 g间苯二甲醛(以98.0 %计)以0.010∶0.010 (mol)加入50 mL烧杯,再移取5.00 mL正丁醇、现配的0.050 mL 1 %(质量分数,0.250 mol/L)的NaOH溶液,在60 ℃超声至均相液体。以385 W,于微波合成仪内加热6 min。向粗产物中加入10.00 mL无水乙醇,于约60~70 ℃超声至完全溶解,热过滤,缓缓加入20.00 mL去离子水,升温至80 ℃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自然分层后保留底层,按程序再进行2次,于80 ℃真空旋蒸,除去残留单体与混合溶剂,产物溶解于5.00 mL无水乙醇中,超声至透明溶液,约10 min向其中滴加1.00 mL甲醇和10.00 mL水混合溶液,缓缓分层,保留底层,干燥得到淡黄色树脂2.042 g,以BPA计得率75 %。
结晶紫内酯(CVL)、2,6-单取代双酚A间苯二甲醛树脂(BPA-IPD)、二元醇(十六醇+十八醇)与NiBR等,按质量比0.007 5∶0.011∶0.38(0.23∶0.15)∶0.45(g)为典型配方。在50 mL烧杯中依次加入上述质量配比的物料后,无水乙醇、丙酮、98号汽油按5.00、5.00、10.00 mL加入,于烧杯口覆盖、固定聚乙烯薄膜,防水和减慢汽油挥发,在50~60 ℃搅拌分散并溶解成为混合溶液。流延于清洁的载玻片表面,80 ℃下干燥并成膜。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GPC分析:以GPC测试BPA-IPD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布,分别以四氢呋喃(THF)和聚苯乙烯(PS)作溶剂和内标物;以1H-NMR、13C-NMR测试树脂结构,DMSO-d6作溶剂;以FTIR的Platinum-ATR模块于室温直接测样;
TG分析:用TG研究热稳定性,30~750 ℃,N2氛围,升温速率为10.00 ℃/min;
DSC分析:用DSC研究吸放热效应和循环稳定性,分别为0~550 ℃和0~60 ℃,N2氛围,控温速率为10.00 ℃/min,DSC循环曲线测试前升温至60 ℃后降至0 ℃ 1次及升降温8次以消除热历史及应力史;
复合膜的变色性质测试:采用SP,基于Berns的CIELAB系统测试膜的明度差(ΔL)和色度差(Δa、Δb)等坐标,计算总色差[22]:
置复合膜片于电加热搅拌台(HS),升温至80 ℃,采用HS预设及冰水联合控温,观察热敏变色过程不同阶段及8次重复变色后的实物照片;在常温环境中,将80 ℃、附有膜的载玻片挂在刚从冷藏冰箱中取出的生物冰袋表面,观察并计算变色时间和速度。对DSC曲线采取积分方法得相变限、熔融焓(ΔHm)与结晶焓(ΔHc)。根据所测样品失色极限所对应光谱反射率R的相对差异,式(2)所示为Kubelka-Munk定律[22],计算吸收/散射系数比:
将直径约300 μm的膜颗粒夹在两偏光片内,置于偏光显微镜(PLM)的测试孔处,加热高温冷、热台至60 ℃,平衡1~5 min,观察膜微结构在降温中的相变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 BPA-IPD的结构鉴定
树脂的Mˉn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ˉw)分别为1.150×103、1.155×103g/mol,PDI为1.004,IPD活性接近但略高于TPD[20-21]。与PS相比,树脂与THF的互溶性更好,在色谱淋洗中更容易脱附,引起示值偏大。n=2时,BPA-IPD的摩尔质量为1 087.254 g/mol,最接近Mˉn下限,判断交替共聚的两种单体分子均为3[图1(a)和(e)],这是1个BPA-IPD分子连接有11个醇(酚)OH导致的。
图1 树脂的1H-NMR和13C-NMR谱图Fig.1 1H-NMR and 13C-NMR the spectra of resin
图1(a)~(d)是树脂的氢序和1H-NMR谱图。10.38与10.31处较弱的1H、2H峰可能是少量低熔点、弱π-π堆积作用的IPD端基中CHO氧化为COOH及其异构象化所致,初步判断端醛基有所氧化,醛、酚两种单体的当量比略有降低,BPA-IPD的低Mˉn可能由于端醛基的低活性及转化为COOH,因而部分失去聚合活性所致。10.13处3H、4H合并单峰说明端CHO的H只有一种构象。8H比5H的化学位移数增加,H—O结合更牢固,H+活性相应降低。从峰面积积分看,6H、11H、13H与17H为1.00∶1.40∶1.42∶3.60,符合1个树脂分子中的原子数目5、7、7和18;IPD端基的12H、14H、15H与IPD非端基的7H、9H、10H为0.16∶0.32,IPD端基、非端基各为1、2个[23],但端醛基未脱去。8.43、8.43、8.44峰略不对称,为8H与11H、13H远程偶合而得,证实双酚A的2,6位为单取代,否则8H的化学位移数进一步增加,H+活性继续降低,在更高场出现2,6-双取代附近酚OH的H单峰。
图1(e)~(g)是树脂的碳序和13C-NMR谱图。193.9、192.4的1、2C峰可能为IPD端醛基C的裂分引起。未见COOH的3、4C峰,综合其信号弱及其单峰特性,仍有待确认图1(b)部分端醛基失活的判断。16C丢失信号,其附近缺H,—CH3通过单键的旋转也造成16C和17H难以稳定地弛豫[20-21],过高的纵向弛豫时间T1太高造成基态的16C原子数太少。155.4~155.2峰不对称,是5C与5H、8H、11H及13H耦合、重叠所致[23]。也证实双酚A的2,6位为单取代,否则化学位移数进一步增加,在更高场也出现2,6-双取代邻位5C单峰。
图2、表1分别是BPA-IPD的FTIR谱图及红外性质与结构关系。757、647 cm-1出现BPA单元的1,2,4-取代吸收,723 cm-1出现BPA端基的1,4-取代吸收,而1,2,3,5-(即BPA的2,6-双)取代吸收在该域附近应为单峰。与757 cm-1比,647 cm-1峰变宽、增强,符合BPA的2,6-单取代特征。825、679、551 cm-1出现IPD单元(及端基)的1,3-取代吸收,可能端醛基的C=O诱导了其附近有一定初始振动转动能量的C—H弯曲倍频与其伸缩之间发生Fermi共振,能量从伸缩能级传递至弯曲倍频能级,不稳定的C—H弯曲倍频经辐射跃迁、弛豫等返回基态,增加了基态的C—H数量,故吸收红外光波后,发展为C—H弯曲基频的强峰(825、551 cm-1),并使551 cm-1的吸收明显不对称裂分为3。1 731 cm-1肩峰证实IPD端羧基的部分存在。
表1 树脂的红外性质与结构关系Tab.1 Relationship of BPA-IPD’s infrared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图2 树脂的FTIR曲线Fig.2 FTIR curves of the resin
2.2 BPA-IPD和复合膜的TG分析
在图3(a)树脂的TG-DTG曲线中,失重峰有3个,分别为:111 ℃左右,与11个醇(酚)OH结合的水开始脱附;到328 ℃,C—C断裂已导致79 %的损失;在328~408 ℃,酚羟基团的C—O断裂及氧化脱水造成8 %的损失[23,24]。在图3(b)复合NiBR膜的TG-DTG曲线中,失重峰也有3个,分别为:在132~375 ℃,高沸程汽油馏分引起68 %的损失[25];在375~449 ℃,二元醇在沸点附近挥发导致5 %的损失;在463~534 ℃,损失的26 %可能由于膜中含量较高的二元醇所生成更为热稳定的缩醚和NiBR分子的裂解引起[26]。两者在复合膜的低高温段共结晶相相变区域12~37 ℃、36~46 ℃[图4(b)]均稳定。
图3 树脂和复合NiBR膜的TG和DTG曲线Fig.3 TG and DTG curves of the resin and composite film
图4 树脂和复合NiBR膜的DSC曲线Fig.4 DSC curves of the resin and composite film
2.3 BPA-IPD和复合膜的DSC分析
树脂在升温过程中有3处吸热[图4(a)],在77~163 ℃,11个醇(酚)OH于分子间解离,引起1个熔融吸热峰,熔融焓约70.1 J/g,CHO的氧化产物COOH也加剧树脂分子内聚倾向,造成熔融峰略移至高温方向,这是由于BPA端基上2个呈“V”字芳香环的刚性,故8H、5H晶相联动[23,27],与醇(酚)OH结合的水于158 ℃左右脱附吸热(2峰,熔融焓约为3.68 J/g),随后,C—C键逐步断裂和解体[24],熔融焓约为219 J/g。复合膜在升温中有5处热效应[图4(b)],膜中树脂含量少,并作为显色剂,与隐色剂、混合醇形成共结晶相,于低温段出现新熔融吸热峰(1峰,熔融焓约为9.50 J/g),在Ni-BR的黏流转变区出现2峰[28],熔融焓约为51.3 J/g,第3个区域吸放热不显著,与汽油的易挥发特性一致[25],C—O断键失去O易于被顺丁键还原并放热引起峰4,NiBR断裂成小分子挥发引起峰5[26]。
2.4 复合膜的热敏变色性质
从表2可以看出,适宜的树脂促进生成共结晶相,表现为ΔE/t先增后减,结晶限、ΔHm和ΔHc递减[图5(a)],这说明高、低温段共结晶相均有较低的结晶限、潜热,由于连接有11个醇(酚)OH的树脂与NiBR极性差异显著的原因,膜制备中OH表面的水分子容易脱离基相聚集破坏膜质地,IPD端CHO氧化产物COOH也与BPA-IPD的酚OH竞争和CVL缔合,在树脂含量较低、较高时对ΔE和ΔE/t影响显著;混合醇的熔点、潜热均较高且差异明显,可调节体系共熔点及一定环境下的变色速度[29]:ΔE/t递减,结晶限的高温段先增后减,结晶限的低温段先减后增,ΔHm和ΔHc递增[图5(b)],过量、亲水的混合醇和基体容易相分离;本体系中,十八醇的熔点、潜热均高于十六醇,故ΔE/t、ΔHm和ΔHc的高温段先减后增,ΔHm和ΔHc的低温段中部先增后减,结晶限的低温段中部和高温段递增[图5(c)],这是低温段的共结晶相更亲于亲水的十六醇,因而共熔点较低[30],十八醇与高温段共结晶相的互容性也更好;NiBR属于1,4-高顺式常温高弹性分子,熔限略高于低温段共结晶相,是容纳变色体系的优良载体[31]:ΔE/t、结晶限的低温段递减,结晶限的高温段、ΔHm和ΔHc先增后减[图5(d)],NiBR的微小孔穴是低温段共结晶相的生成适宜区域,但橡胶又属于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普通溶剂进行制膜,膜的导热、散热也有难度[32]。
表2 复合膜的热敏变色性质Tab.2 Thermochromic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films
图5工艺条件对复合膜的值的影响Fig.5 Effectof process conditions on composite films’ values
2.5 复合膜的热循环稳定性
图6进行膜的12次热冷循环,DSC曲线的1~8次发生漂移,第9次开始重合,BPA-IPD树脂分子中含有9个芳香环,刚性强,结构应力需经过较长的热历史才能得到完全释放,相变限、潜热趋于稳定,意味着变色点和ΔE保持一致[27]。此外,低高温段共结晶相的相变峰重叠度较高,低熔点、弱π-π作用的IPD提升了BPA-IPD分子的柔性,有利于低温段共结晶相的紧密堆积,部分生成的IPD端COOH也提升低温段共结晶相的结晶限、熔限并逼近NiBR基体的相变限,反映变色体系与基相的互容性更好,变色速度也更快。
图6 膜相变的DSC循环曲线Fig.6 DSC cycle curves of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composite film
2.6 复合膜的偏光显微镜、实物照片及变色机理分析
如图7所示,在60~46 ℃一直存在的部分乳白晶粒可能为IPD端COOH之间或与CVL缔合成高熔点结晶相所致。在44 ℃附近,黑色视野中浮现许多不规整的4个淡黄色条串指向同一径向中心的黑十字消光图,呈辐射状,直径约30 μm,部分“亚结构”条串尚未完全过渡生成完整、对称的十字,证实为球晶,这是熔融的NiBR进入黏流转变区[28][图8(c)],形成高温段共结晶相。在37 ℃,球晶增多,灰黄色加深,NiBR完成了橡胶态转变[图8(d)]。此后至24 ℃,球晶在低温段被深蓝包覆,这主要是隐显色剂与二元醇开始生成共结晶体(图9)[30]。根据多组分体系以及醇、酚和酸等共存原理,可能的机理:BPA-IPD的酚羟基(OH)通过释放H+给予内酯环及再得到H+,两者分别在醌和开环酸之间异构转化[4,10],继而开环酸的CO的O与二元醇OH的H,苯醌的醌基O和二元醇OH的H间的氢键缔合、解离效应,以及开环酸的COO的C与二元醇OH的O的电缔合、解离效应,实现低温段共结晶相的“熔融-结晶”循环,紫外-可见光带的吸收/散射度得到调节,产生迅速的温度跟踪和可逆变色响应。低于24 ℃,深蓝色继续加深[图8(f)]。低于12 ℃,视野内的低温段共结晶相开始向外、延伸生长,深蓝色加深[图8(g)]且逐渐不清晰。
图7 在降温中复合膜的形貌变化Fig.7 Composite film’s morphology changes during cooling
图8 复合膜热敏变色过程不同阶段的实物照片Fig.8 Different stages’ physical photos of composite film’s thermochromic process
图9 CVL、BPA-IPD和二元醇的低温段共结晶主要机理Fig.9 Co-crystallization’s main mechanisms of CVL,BPAIPD and mixed alcohols at low temperature region
由图8可知,与第1次热冷循环比,重复8次后,在46 ℃的膜表面斑点(块)消失,外观变均匀、光滑、透明,这是BPA-IPD芳香刚性分子链为主的结构应力持续不断地释放造成的[27]。
3 结论
(1)2,6-单取代双酚A间苯二甲醛(BPA-IPD)低聚物、二元醇、镍系顺丁橡胶均显著影响流延薄膜的ΔE、ΔE/t、结晶限、ΔHm和ΔHc;
(2)IPD的低熔点、弱π-π堆积作用,BPA-IPD的柔性以及部分IPD端CHO失活生成的COOH,有利于生成结晶焓约14.5、39.8 J/g的低、高温段共结晶相,提升低温段共结晶相的结晶限、ΔE/t及与1,4-高顺式Ni-BR的互容性、稳定性;
(3)隐显色剂、二元醇、基体影响12~37 ℃的低温段共结晶体、36~46 ℃的高温段球晶的生成,经配方优化的复合膜,在12~37 ℃的ΔE,在480~600 nm、600~660 nm可见光区的分别达85左右,20与45左右,ΔE/t达2.14 s-1;
(4)BPA-IPD与CVL分别在醌和开环酸之间异构转化,继而开环酸的CO的O与二元醇OH的H,苯醌的醌基O和二元醇OH的H间的氢键缔合、解离效应,以及开环酸的COO的C与二元醇OH的O的电缔合、解离效应,实现共结晶相的“熔融-结晶”循环、紫外-可见光带的吸收/散射度调节及温度跟踪和可逆变色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