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常谈》导读

2024-04-29李润宁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国风歌谣朱自清

李润宁

作家名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在192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的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1925年,他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南迁至昆明,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由昆明返回北平,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经典常谈》《新诗杂谈》《诗言志辨》等。

内容简介

《经典常谈》一书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专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经典常谈》一书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点研究传统典籍,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朱自清在对传统文化研究时,不只关注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关注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这种学术写作的境界,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叶圣陶曾说,我们读《经典常谈》,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不能叫学生得到真实的受用”的知识,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于该书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为止,对于该书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读〈经典常谈〉》)。同学们读了《经典常谈》,“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正是朱自清在书中寄寓的殷切希望。

经典摘录

《诗经》第四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地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吕氏春秋·古乐篇》),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

《大序》说明诗的教化作用,这种作用似乎建立在风、雅、颂、赋、比、兴,所谓“六义”上。《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照教化作用解释的。照近人的研究,这三个字大概都从音乐得名。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便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雅就是“乌”字,似乎描写这种乐的呜呜之声。雅也是“夏”字,古代乐章叫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缘故。颂就是“容”。容就是“样子”;这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种种样子了。风、雅、颂之外,其实还该有个“南”。南是南音或南调,《诗经》中《周南》《召南》的诗,原是相当于现在河南、湖北一带地方的歌谣。《国风》旧有十五,分出二南,还剩十三;而其中邶、鄘两国的诗,现经考定,都是卫诗,那么只有十一《国风》(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了。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商颂》经考定实是《宋颂》。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是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周礼·大師》郑玄注)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作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毛传》标出的兴诗共一百十六篇,《国风》中最多,《小雅》第二;按现在说,这两部分搜集的歌谣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赏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读《〈诗经〉第四》,我们可以了解到《诗经》的由来: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乐工收集天下歌谣以供贵族祭祖、宴饮等。战国时,贵族没落,乐工流离,乐谱也渐渐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后来,孔子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这些诗歌大都是民间歌谣,有的经过文人学士润色或修改,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密切,深切地反映了上至统治者,下到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也显示了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晶莹的珠宝,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国风歌谣朱自清
匆匆
国风·陈风·月出
清芬正气朱自清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寻找“国风少年”
《春天的歌谣》
国风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