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一词原来是“护照”
2024-04-29汪志
汪志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多多关照”这句话。关照,顾名思义就是给予关心、照顾。不少学者和史学家认为,最初的“关照”可不是这个意思,明、清时期指的是出关护照。“关照”的“关”本意为门闩,引申为关塞;“照”是公文、证件,“关照”即出入关塞的公文、身份证件等,是从古丝绸之路的要塞嘉峪关或其它关口的“关照”制度演变而来的。
公元前121年,汉、匈河西之战结束后,河西走廊并入了汉王朝版图,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行政管理区。两关:阳关、玉门关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大规模移民屯田,当时甘肃嘉峪关一带属酒泉郡管辖。据史料记载:“嘉峪关,宋元以前,有关无城,聊备稽查。”明朝开国大将冯胜率军收复河西走廊、击退蒙古残余势力,为了保证西北稳定,他奏报朝廷,在河西走廊西部修建军事堡垒——嘉峪关。嘉峪关不仅是明代西北边防上极其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当时出入关口的人员都必须验明身份,签发通关证件“关照”才能通关。“关”是关口,“照”是凭证,也就是进出关口的通行证。从明末开始,朝廷规定:从嘉峪关等进出的使节、商人、军人,甚至流放到嘉峪关外的人,除了缴纳必要的过关费用外,都必须持有盖有官方大印的所谓“关照”。
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护照”一词才正式出现。在中俄双方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第五条明文规定:“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相互。”其内容规定“护照”不光只是通关凭据,还有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给予持有者在贸易路线上的特许权益以庇护,故称为“护”。据《清会典事例·户部八八·关税禁令一》记载:“出口时,守口员弁验明关照税单,加戳挂号放行。”
关照的种类也有很多,使节、屯民、客商、遣犯各持不同规范的“关照”。明清“关照”就是现在护照的前身,而签发关照的部门,类似于今天的边检或海关。《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每到一处,手持通关文牒请对方盖章,其实也就是类似的“关照”。
不过,“关照”一词的出现,应该早于明代。据宋朝胡太初在《昼帘绪论·催科》中记载:“民户之受害者,莫甚于已纳重追,皆由案吏不相关照,乡胥不与销豁。”《元典章·户部八·契本》也写道:“本部主事张承直关照,得钦奉圣旨,节该商税三十分取一。”由此看来,在宋代就有“关照”一词。但这里的“关照”为通知、沟通、昭示、说明的意思,并不是专门指证件一类。在汉唐之际,人们把路上通行证件,称之为过所。
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曾经的嘉峪关每日鸡鸣开始通关,通关时间达12个小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至今在正门门洞下方还可以看到很深的车辙印记。如今,嘉峪关以其雄伟壮丽的风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