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石林:从泥土中长出来的“屈学专家”

2024-04-29曾国辉

老年人 2024年4期
关键词:汨罗石林屈原

曾国辉

“刘石林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是一位从泥土中长出来的屈学专家。”这是刘石林老人80岁时,汨罗市政协原主席彭千红在贺辞中的一句话。

“我这一辈子,对屈原的情结是个解不开的缘。”从在屈子祠重建工地上的一个打杂工,到后来靠刻苦钻研,成为“屈学专家”;从“崇敬屈原”到“走近屈原”,刘石林老人一生把年华、心血和智慧,倾注于研究和传播屈原文化、弘扬屈子的家国精神上。

1942 年 10 月,刘石林出生于湘西靖县(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950年随教书的父亲迁居汨罗楚塘阳家墩。阳家墩位于汨罗江边、屈子祠西侧,这里流传着许多屈原的爱国、求索故事。端午节汨罗江划龙船,两岸的老百姓将粽子抛向江中,“屈老夫子诶,回来哟!”呼唤屈原的场景深深植根于他稚嫩的心田。后来,刘石林就读的阳家墩小学迁入玉笥山上的屈子祠,祠庙的大厅中悬挂着一幅头戴高冠、身着宽袖袍服、手捧书卷、面目清癯的古人画像,老师翁懋仁告其“这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刘石林与屈原的不解之缘就此结下。

1982年,屈子祠在全面修缮、扩容后正式对外开放,当时没有专职讲解员,刘石林便主动承担起了解说工作。有一回,几位湖北游客问他:“屈原所在的楚国迁了几次都?都城在哪里?”这可把刘石林问住了。他虽然对祠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可對屈原以及与他相关的历史却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回答不出来,多丢人呐……”午休时间,刘石林安排好游客吃饭,立马回到寝室翻阅资料和典籍。午休后与游客相见时,他侃侃而谈,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湖北游客佩服不已。自那之后,这位只上了三个月高中的刘石林,守着屈庙,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典籍里,开始全面研读屈原其人、其诗。

为了加强对屈子祠的保护,管理部门希望刘石林先生能移住屈子祠,加强对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看护。当时屈子祠电、水、路都不通,住在这里就像一个“苦行僧”,但年富力强的刘石林不问待遇、不言辛苦,毅然扛起这个重担。白天,他负责打扫卫生,巡视山林;夜晚漆黑一片,万籁俱寂,大门一关他便反复品读那本线装泛黄的《楚辞》。有人问“当年别人下海赚钱,你却独守孤庙,挑灯夜读是何感受”时,他会笑着道:“有时我也会感到孤独,但当我读着《楚辞》,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九死而不悔的高尚情操就会呈现在我眼前,我便进入了一种美好境界。”

1984年,中国屈原学会筹备成立,河北大学教授魏际昌来到汨罗走访。一见面刘石林就问:“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人能不能参加中国屈原学会?”魏际昌当即表示欢迎。次年,在中国屈原学会第一届年会上,非科班出身的刘石林在魏际昌教授的指导下,提交了他的第一篇论文《屈原投汨罗考及其他》,入选学会的第一本《论文集》。学会领导对论文的评语是:“充溢着田野的芬芳,令人耳目一新。”至此,刘石林正式步入屈学研究殿堂,先后出版了3 本屈原研究专著,发表了70 余篇论文。

现今,刘石林已是享誉全国的屈学专家。谈及过往对屈子祠的陪伴和守护,刘石林发自肺腑地感慨:“我只是一个读了三个月高中的农民,是屈大夫成就了我,我也要对得住心中的这尊‘神。”

1982年,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刘石林牵头发起成立了骚坛诗社,这在当时是全国最早在县域范围内传播中华诗词的民间组织。刘石林特别注重发现、挖掘、培育屈学研究人才,组建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屈学汨罗班。他每发现身边有写研究屈原文章的人,就当起伯乐来,不厌其烦地为其批改文章,全心予以指导和鼓励。

本人于2021年写了一篇《楚辞吟诵“古罗腔”与屈子行吟》的文章,成文后送给刘石林求教,他三次为我改稿。为把这篇文章写好,2021年8月他还召集汨罗屈原学会的理事们召开专题改稿会,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这篇论文荣获2022年湖南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田野的芬芳》是刘石林老先生献给自己八十寿辰的礼物,收录了其研究屈原的成果。针对刘老的研究成就,2021年汨罗市为刘石林举办了一场“田野的芬芳——刘石林先生屈学研究四十周年”座谈会。如今,这位耄耋老人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他电脑键盘敲得嘀嗒响,手机微信、抖音玩得团团转,同时他坚持手不释卷,记忆力惊人。问起他的养生之道,他笑了笑:“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能益智,益智能延年。人老了,只有学习才是我活着的理由。”或许这正如刘石林老人在八十岁时写作的一首《八十抒怀》:

我伴灵均入杖朝,

求知尚待再提高。

巍峨玉笥心中驻,

壮美龙舟浪里遨。

粽艾年年追屈子,

诗篇句句颂文豪。

人生确实如驹隙,

厚养韬光亦可骚。

猜你喜欢

汨罗石林屈原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黄河石林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吊屈原
相约在石林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