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探究

2024-04-29李大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洋务运动历史评价

李大泳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因其符合课程改革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而备受关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尚存在偏差,导致项目化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通过项目来开展对历史的学习,并在项目中学习、实践、运用,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理念与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相契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为例,探究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 项目化学习 实践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3.046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通过集体研究、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任务为驱动,以能力发展为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它将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修订完善,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依托历史人物,梳理项目化学习的核心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依托历史人物来梳理项目化学习的核心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人物的作用。以教材中的“辛亥革命”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关注以下核心问题来进行分析。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原因

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关注历史人物孙中山来展开。学生可以研究孙中山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他如何受到西方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并致力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通过研究孙中山的经历和思想,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的深层次原因和背景。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关键事件

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关注历史人物袁世凯和黄兴来展开。学生可以研究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和影响,以及他在革命后的表现。此外,学生还可以了解黄兴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贡献,以及他与孙中山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研究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行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关键事件。

(三)历史人物的合作与冲突

辛亥革命涉及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合作与冲突。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几对历史人物,如孙中山与袁世凯、孙中山与黄兴等,对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理解辛亥革命中的政治力量对立、合作与妥协的复杂性,以及这些因素对于革命进程和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历史人物的影响力和传承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革命事件。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历史人物,如孙中山,探究他的思想和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其思想在后续历史事件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影响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关键事件、影响和历史人物的作用。项目化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历史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研究历史人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二、以专题形式,设置项目化学习的具体任务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项目化学习的专题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和有针对性。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教师可以设置“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这个专题。在专题任务设置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将这个专题任务分别设置为“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发展军事工业、发展近代科技等”。

教师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在该专题任务中,教师可以设置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历史地位”和“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哪些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两个专题任务。通过这两个专题任务,教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一)活动一:梳理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

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有探究性的项目任务,即“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明白洋务运动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洋务运动为什么要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2.洋务运动中产生了哪些新的思想和主张?

3.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洋务运动取得了哪些成就?

4.洋务运动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对洋务运动取得的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洋务运动所取得成绩的梳理和总结,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二)活动二:探究洋务运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在该任务中,教师可以设置“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先后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洋务运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洋务运动中出现了哪些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等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洋务运动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活动三:说出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虽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并没有在其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革。因此,教师可以设置“说出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这个专题任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中国近代史资料》,了解当时社会的现状,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历史地位作出评价。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先后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會有什么影响?”等专题任务,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并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对洋务运动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系列专题活动,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设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吗?”“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什么影响?”等专题任务。这些专题活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近代社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了解近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原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以单元为单位,组织项目化学习的主题活动

项目化学习需要教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设计,选择有逻辑关联、主题明确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项目化学习主题的设计上,教师既要注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靠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渗透和训练。因此,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化学习主题,将任务细化、具体化。

例如,在教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从“走进丝绸之路”“中西交流的主要内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与丝路文明”四个方面设计项目化学习主题。其中“走进丝绸之路”这个项目主题属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对中外交往内容的要求;而“中西交流的主要内容”和“丝路文明”则属于教学建议中对中外交往内容的具体要求。教材将这两个主题进行了整合,分为三个大主题:第一大主题是走进丝绸之路,第二大主题是中西交流,第三大主题是丝路文明。

在项目化学习主题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如何将项目化学习主题进行整合。基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中外交往内容要求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项目化学习主题时,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来考虑问题。例如,在第一个主题中,教师可以将丝绸之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1世纪以前上古时期;第二个阶段,公元前1世纪到7世纪;第三阶段,7世纪到12世纪二度繁荣;第四阶段,12世纪以后;第五阶段,新丝绸之路时代。这五个阶段对应的教学内容分别为“史前时期”“早期阶段”“古代文明阶段”“近代时期”和“现代时期”。在每个阶段中,教师又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活动。例如,在第一个单元中,教师可以选择从史前时期开始,围绕着丝绸之路这个具体的主题来设计项目化学习内容。

对于每一个项目化学习主题来说,教师都需要设计具体的任务和评价标准。例如,在“走进丝绸之路”这个项目中,教师可以将以下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第一个主题是“丝绸之路与丝路文明”,第二个主题是“丝绸之路与丝路文明”,第三个主题是“丝绸之路与丝路文明”。

在每个项目化学习主题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项目化学习的具体要求。例如,对于第一个主题中的史前时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重点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第二,注重项目化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小游戏。第三,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开展“走进丝绸之路”这个项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丝绸之路与丝路文明之间的关系。

四、以任务为驱动,设计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评价是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评价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这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在评价中,教师可以结合项目化学习的特点,采用“项目评价+结果性评价”“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线上评价+线下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项目化学习进行评价。

项目化学习是以任务为驱动的,而任务是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所以,在项目化学习中设计评价机制时,教师要以任务为驱动。例如,在开展“宋代经济的发展”这个项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课题名称为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当地百姓等方式完成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在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报告后,教师可以采用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线上+线下”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一)个人自评

个人自评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学生对整个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在写研究报告时,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同时还要把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评价意见写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通过学生的个人自评,教师可以了解學生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认识程度,从而为教师进行下一步教学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把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中,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参考依据,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互评

小组互评是指教师或学生通过对项目化学习成果的自评与互评,对学生的项目化学习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在小组互评时,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要对每个小组的项目化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长。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们进行发言、讨论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和展示的机会。在小组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对他们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线上+线下”综合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有着评价内容不足和评价不精确等问题。而线上加线下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式不仅能够解决以上问题,还能够增强项目化评价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出发优化教学评价形式和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综合性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线上问卷调查和匿名评价收集的方式,对学生项目化学习的效果和错误情况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内容和内容的数据分析,教师就能够知晓学生在学习此部分内容的时候有哪些优势或者存在哪些弊端。

结合分析的数据,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线上搜索和经验分析等方式,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些数据分析和建议综合了多方面因素。因此,结合线上收集、分析和评价的系统评价方式,学生能够在项目化学习中获得更加精确、综合性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探究历史问题,教师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中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深入了解项目化学习的理念和内涵;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随着课改深入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落实,项目化学习必将得到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婧《初中历史项目式教学策略的探索》,《知识文库》2023年第8期。

[2] 袁绍萍《项目化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科学导报》2023年第3期。

[3] 尤李彩《论项目化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考试周刊》2021年第86期。

猜你喜欢

洋务运动历史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新历史
《洋务运动》教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科学技术视域下中国近代化建设探析——以洋务运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