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4-04-29范英秀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培智班会班级

范英秀

摘 要: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性,使得培智学校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面临很多问题。而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是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的最佳形式。

关键词:主题班会 培智学校 班级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3.063

培智学校的学生以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多重障碍儿童为主,他们有着与正常儿童相通的心理状态,但他们更需要班主任教師特殊的心理关爱和德育规范的引导,他们和正常儿童一样,也要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课,他们同样有通过主题班会接受思想辅导或德育引领的诉求期待。培智学校班主任教师要利用特殊的教育思想和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段来巧妙地准备和举行班会。主题班会不仅是落实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还能帮助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动态,对学生进行及时、正面的疏导和引导,使学生通过班会课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主题班会课程的内容框架构建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段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方式。笔者通过对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对培智学校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了解了目前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段的应用现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方法和路径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班会主题,认真备课、磨课、实践、评课和修改,通过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的追踪,最终形成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案例和教学课件集。

(一)总体框架

1.培智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的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对培智学校各班级教师进行访谈,研究人员对培智学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对培智学校主题班会的实施现状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2.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研究

基于调查的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精心挑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班会主题,设计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活动过程,收集积累与班会主题相关的视频音乐、图片等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加工,认真备课、磨课、实践、评课和修改,并进行多班实践,最终形成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案例和教学课件集。

3.主题班会对培智学校班级管理的效果研究

笔者通过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的现场观察和课后调查,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实现主题班会对培智学校班级管理的效果研究。

(二)主要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将学校的班会主题确定化、系列化,程序化、课程化。

2.让主题班会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3.对传统班会反思,探讨新形势下主题班会的新思路、新模式,通过个案分析,探讨什么样的主题班会有利于培智学校班级管理,寻找更有成效的班级管理教育途径。

4.通过课题研究,将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提升班主任德育的有效性,实现主题班会的校本性、发展性、长期性,创设班主任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平台,形成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文化和班会课程化。

5.通过实践研究,帮助班主任转变德育观念和班级管理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二、思路方法

(一)基本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二)研究方法

1.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为本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理论依据。

2.运用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星等在线问卷软件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段主题班会实施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预计调查100位班主任,从而得到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实施的现状。

3.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实验法,通过为期三年时间的教学、教育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来找到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教学中运用的方法、路径。

4.采用分析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对主题班会对班级管理影响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三)可行性分析

1.可操作性

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了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参考的信息。在研究前,我们可以假设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效果显著。这样,通过实践分析、总结论证即可证实有效性,从而表明该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2.业务能力

本课题负责人有多年从事特殊教育的一线教学工作经验,从教以来一直承担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课题负责人业务水平高,专业素养强,对教学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对教研、教改有很强的实施能力。课题主持人科研能力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曾参加过多个芝罘区课题的研究,围绕培智教育相关教学课题撰写了多篇论文,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次获省市级等级奖。

3.科研热情

课题负责单位烟台市芝罘区辅读学校具备雄厚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这里的教师专业素质高,具备多年的特教工作经验,爱岗敬业、信心饱满,为开展课题研究做好了充分的人才、教学与心理准备。教师立足自身学科与教学科研经验,全力配合主题班会课题的研究。全校教师参与主题班会的科研热情高,主动参与感强,都希望能为特教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4.硬件设施

负责课题研究的三所特教学校教科研经费充足,教学与研究条件齐全。每所学校至少有十余个教学班级,建有心理康复室和个训康复室,并且能够结合课题需要,匹配足够的经费予以全力支持。另外,特殊儿童的家人同样非常支持课题研究。

三、创新之处

(一)学术思想方面

通过知网查询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内外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普校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较少。烟台市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主题班会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多媒体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而我们这次研究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将学校的班会主题确定化、系列化、程序化、课程化。拓展了研究的视角,选题比较新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帮助班主任转变德育观念和班级管理教育观念,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既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又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学术观点方面

本研究在培智学校儿童的现状及问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确定班级发展情况和学生成长规律,处理班级常规问题、预防学生在各阶段出现的不良情况,归纳总结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及巧妙处理问题的方法。针对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从主题班会的主题、流程、形式、效果等方面找到了应用的方法、应用的路径和研究的效果。本研究不仅有逻辑,而且有方法,有途径,有效果。

(三)研究方法方面

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基于问题导向的,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主要对主题班会在特殊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后,采用行动研究法、分析比较法、经验总结法来通过为期三年的主题班会实践,坚持实施以小主题为核心的班会教育活动,教师要在主题班会实践中不断研究教育的方法和形式,并把班会活动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效果進行文字记录,并随时记录照片,留存课堂教学实录。教师可以通过总结以往的主题班会教学经验和借鉴他人有效的主题班会教学活动方案,来解决本班级的问题,从而研究同一个主题的班会方案在不同班级取得的教育效果有何不一样。

(四)融合信息技术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资源融合到主题班会中,让主题班会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最受学生期盼的活动。我们可以结合抗疫英雄张定宇行动不便依然战斗在一线的事迹,下载相关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感受“责任与担当”的意识。再如,开展“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养成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班会活动时,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展示, 图文并茂的语言讲解, 具体逼真的音频视频资料, 帮助学生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培智学校主题班会微课资源和教学设计及开发的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

为了让每一名培智学校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发展,同时让主题班会课能够根据每个班级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训练计划”。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家长填写子女的情况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以及权威部门的鉴定结果等基本情况和在进入学校之前是否接受过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的内容、持续的时间以及康复的程度等。这些信息包含了学生的全部情况,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发展状况,为个别化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有利于主题班会课教学内容的确定。

(二)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制定主题班会内容

大部分培智学校的学生以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和多重障碍为主,而且程度越来越重,因此,每个班级学生数量不是很多,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有一定了解。在选择主题班会内容之前,全体班主任教师将本班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再由每个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听取各个科任教师意见,最终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主题班会内容。通过讨论,我们主要将主题班会分为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班会、节日类教育主题班会六大主题。

(三)实施主题班会课程

主题班会课能够促进班级内每个学生的良好发展,由于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在主题班会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将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场景引入教学活动之中,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更深刻地记住学习内容。再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和障碍程度等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水平相当的小组,设定适合每个小组的学习目标,每个组的学生都能够在科学的分层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同时,班主任教师也要注重个别化教学,比如,对于对课堂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会根据这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缺陷补偿教学,如增加语言表达内容,让学生总结并说出所学内容。一方面锻炼其归纳概括能力,另一方面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增加精细的动作,让学生边伸手指边数数,一方面提高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的含义,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四)反馈和修订主题班会内容

在每一节班会课后,班主任会及时进行课堂反思,及时记录主题班会课的开展情况,并且观察记录主题班会课结束后,学生们的表现情况,看是否对班级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在一个教学周期之后,班主任会将这个周期内的主题班会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流畅、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学生的感受和改变。另外,教师还会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情绪状况。所有课题组成员都要定期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存在共性的问题集体讨论,有针对性地对主题班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修订。针对个别问题,班主任教师将结合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平时的表现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贺宝宝、张力、惠永伟《浅谈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读与写》2016年第24期。

[3] 滕凤珍《浅谈主题班会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27期。

[4] 刘明德《体验式主题班会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华夏教师》2020年23期。

(本文系烟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主题班会在培智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YJGHQN145004)

猜你喜欢

培智班会班级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班级“四小怪”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不称心的新班级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