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语文隐性学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4-04-29韩笑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学力隐性双减

韩笑

摘 要:小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正处于萌芽期,所以,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让小学语文课堂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本文通过阐述小学生语文隐性学力的内在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语文隐性学力培养的策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语文 隐性学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3.020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隐性学力,教师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理解语文学科的思想和语文精神,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点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隐性学力,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一、小学语文隐性学力的内在特点

首先,小学语文隐性学力具有较强的辅助性与隐形性。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力,而小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在学生的主体智力元素面前则处于次要位置,这样便很容易被人忽视。同时,小学语文隐性学力是学生主体智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后盾,也是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展的重要范畴。

其次,语文隐性学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必需性,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语文隐性学力又是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力的重要基础,能够更好地助力学生的能力提高,从而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供重要的帮助。

再次,语文隐性学力具有养成性与渐进性,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因此,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是切实增强小学生课程素养的重要突破口,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同时,教师通过将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考量内容,灵活借助教学智慧来精心点拨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最后,语文隐性学力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能动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出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效价值,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提供重要的科学支点,最大限度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这样便能够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深化課程认知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语文隐性学力的培养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了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培养。其中,教师要坚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这样便能够将学生的隐性情感力充分激发出来,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创设自由空间,提高学生情感力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语文知识点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便很容易产生排斥心理,甚至对语文课程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教师便应该转变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程知识学习的乐趣,充分提高学生的情感力。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小兴安岭的相关视频画面,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语文课堂中。然后,教师再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设问,即:“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中的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力,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隐性学力在轻松的状态下得到培养,促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在“双减”政策下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二)巧妙引入故事,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可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消失,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这对增强小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一些重点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巩固学习效果,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真正达到锻炼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因此,为了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便可以引入一些关于诸葛亮、周瑜、曹操之间的故事,如空城计等。教师通过将学生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和有谋略。这样,学生通过深入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便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隐性学力,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得到提升。

(三)引入生活元素,激活隐性学力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语文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便需要内化理论知识,并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将语文知识点合理地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再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和留意生活的良好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提供驱动力。

1.引入生活资源,优化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拓宽教学视野,逐步打开教学思路,合理地将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去生活中找寻语文元素,再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去探寻生活中的影子,全面收集与语文知识相关的生活实物,以此解开语文之谜,让学生将语文知识点学活和用活,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质做好铺垫,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时候,因为这篇文章是一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科学童话,所以,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可搜集一些生活中小蝌蚪演变成青蛙的视频或者是图片,再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以动画的形式来再现文本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通过采取课件演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区别动词,促使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教师将实际生活中小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明白青蛙生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并明白独立生活和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

2.营造生活化场景,培养隐性学力

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语文隐性学力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对各种考试。在传统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语文成绩的提升上面,片面地认为只要多做题就能够考出好成绩。这种错误的想法造就了很多“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真实案例,学生就只能够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此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求学观,真正达到强化学生隐性学力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隐性学力,教师便可以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打造生动的教学过程。其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引导学生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再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去观察自己所喜欢的花草树木,这样便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真正懂得细致观察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切实增强学生观察自然和了解自然的意识。通过创设良好的真实情境,教师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以此激发出学生的隐性学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构建“双线”课堂,强化学生语文思维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因此,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隐性学力,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便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创建“双线课堂”,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的隐性学力真正得到提升。

例如,在《火烧云》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划分为线上预习和线下巩固两个环节。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再充分利用网上搜集的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视频,以此帮助学生全面梳理课程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游戏,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这样便能够为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开展线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拍摄不同时期的云和不同地方的云,并以图片或者是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文中的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呢?火烧云出现时是怎么样的情景呢?”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生活情境,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有效拓展,从而真正达到强化学生隐性学力的目标,为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开展合作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力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学习方式,便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充分激活,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相关的语文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隐性学力。其中,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以便学生在充足的空间中去进行讨论和探究,这样便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者,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合理地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尽量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能力均衡。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学目标来给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理划分任务,以便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此外,通过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几个合作学习小组,并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的时候,教师便需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并为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将学生的思维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隐性学力。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准确地分清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并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教师便可以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再以小组分工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扮演文本中的角色。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将学生的思维充分激活,有效增强学生的隐性学力。同时,当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产生新奇的想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从而促使学生在思维的交织和碰撞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以便能够真正达到增强学生隐性学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课堂讨论实践时间,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深入探究,这样学生便能够快速掌握语文课程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隐性学力。

总之,语文隐性学力是小学生主体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小学生课程素养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语文隐性学力与主体显性能力之间的利害关系,并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语文隐性学力得到发展,从而切实增强小学生的课程素养,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雅丽《“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思考》,《小学生》2023年第6期。

[2] 王莉《“双减”政策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路径》,《教育艺术》2023年第6期。

[3] 朱丽娟、沈远铭《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挖掘与教学》,《教学与管理》2023年第17期。

[4] 张晓敏《分层教学的基础、前提和核心——小学语文隐性分层教学的策略》,《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年第1期。

[5] 沈骁雯《内外兼修,促进语文学习内隐与外显高度融合》,《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年第5期。

[6] 吴国华《隐“要写”之形,彰“乐写”之实——聋校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方法探究》,《作文成功之路》2017年第12期。

〔本文系2022年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年度规划一般课题)《指向综合素养的体验式逆向课程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22YG139641〕

猜你喜欢

学力隐性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