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览众山小
2024-04-28许秀华
许秀华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年春天,“诗圣”杜甫慕名来到泰山并成功登顶。心情激动之余,杜甫举目远眺,刚才看似高不可攀的山峰,此刻都好像一个个小山包那样渺小。
为什么杜甫在泰山顶上会一览众山小?有同学会说,因为杜甫站在泰山的最高峰上,周围的山峰都比最高峰矮。然而,即使站在高处看低处,其他山峰的体量毕竟也是不可小觑的,怎么会让杜甫产生“众山小”的感觉呢?要知道,杜甫可不是李白那样的浪漫主义诗人,不大会采用特别夸张的手法描述事物。
泰山是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号称“五岳之首”。从秦始皇开始,先后有13位古代皇帝亲自登临泰山封禅或祭祀。
从视觉原理说起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包括人在内的很多动物的生存需要。视觉的产生,简单地说,就是眼睛收集从外界物体表面投射过来的光学信号。这些光学信号可以是外界物体自身发出的光线,也可以是太阳光或者其他物体发出的光照射到该外界物体表面后被反射或者折射过来的光线。这些光线投射到眼底的视网膜上,构建出一幅倒立的小像。然后,视神经将这幅小像所代表的光学信号加工成神经电信号,送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进行分析。大脑经分析计算后,重构出事物的图像。于是,我们才知道自己“看到”了物体。
如果外界物体的光线仅仅停留在视网膜上,没有后面的视神经转换、传递以及视觉中枢的分析、计算、重构过程,人们就会对很多物体“视而不见”。眼睛虽然在看,但是大脑并没有“看见”,人也知道,自己并没有“看见”。
对焦再成像
人也好,其他动物也好,脸部的面积毕竟是有限的。有限的脸部面积里要摆放鼻子、嘴巴等五官,留给眼睛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只能成一幅幅小像,而不能像我们日常照平面镜一样,镜子里的我们和实际的我们一样大小。
眼睛相当于一对凸透镜。相机其实也是依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拍照的。相机拍照要先对焦,而对焦就是让来自外部物体表面的光线在相机内部能够形成一幅幅清晰的小像。
眼睛要看清物体,也需要对焦。
而对凸透镜而言,其对焦或者说成像的结果,和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远近有很大关系。对每个凸透镜而言,都有一个特殊的距离,这个距离叫作“焦点”。这个焦点就像一条分界线,决定了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點上,则没法成像。
当物体在焦点和凸透镜之间,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把物体放在焦点外不远处时,穿过凸透镜的光线会在凸透镜后面形成一个比原物体较大的小像。而当物体放在离焦点很远的地方时,穿过凸透镜的光线会在凸透镜后面形成一个比原物体小得多的图像。
而在登临泰山之巅的杜甫眼睛里,远处的山峰都远在自己眼睛的焦点之外。这些高耸的山峰很不幸地只能在他的视网膜上成为一个比自身实际体量小得多的图像。所以,杜甫才会“一览众山小”。
(责任编辑:陆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