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展望探讨

2024-04-28郭爱玲

南北桥 2024年7期
关键词:就业形势新形势大学生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7.056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现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在社会经济发展未能呈现相应的进步势头的情况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自然会更加严峻。因此,从高等教育的优化角度出发,推进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背景和优化意义入手进行分析,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实际现状,分析具体的就业形势发展转折点,在明确大学生自身就业心理表现的前提下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帮助大学生突破就业困境。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就业形势;展望探讨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当务之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和社会人才招聘难问题,从社会层面进行就业工作设计,全面提高大学阶段就业教育规划势在必行。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深度研究,进而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路径进行全面拓展是教育部门和相关工作者的必要工作内容。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数量将持续呈现增长趋势。基于此,立足新形势,面对大学生带来的就业挑战,有的放矢地进行求职择业体系优化研究,从而缓解社会结构性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1 大学生就业形势背景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范围越来越大,在逐年发展过程中,国内的毕业生人数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整体发展形势。第一,社会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当前大学生面临工作待遇差、就职工作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要求等诸多问题,工作岗位及就业竞争激烈性也因此越来越高。第二,大众创业的形势发展越来越快。万众创新的发展必要性越来越强,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解决相关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建设课题。高校要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效果优化,全面加大当代大学生的努力实践力度,使大学生能够在高校接受教育期间增强自身创业能力和自主性,从而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十分可行[1]。第三,大学创业是历练方式。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意义上来看,高校创业能够激发就业活力,在创业过程中,社会就业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全面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既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工作,又能使社会中的工作岗位进一步增加,从而使社会整体就业创业水平大幅提升。

2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供求关系错位问题越发严重,企业难以有效招聘到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优秀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同样遭受阻碍,面临尴尬的就业即失业困境。究其原因,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就业期待,以及学生的创业意愿等要素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联,所以,当大学生在接受高校教育过程中未能在现行教育教学模式下养成良好的实践及就业能力,那么在后续就业过程中自然难以满足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2]。一方面,学习知识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将自身理论知识和相关职业的实踐内容进行对接。另一方面,眼高手低。部分学生存在好高骛远的心理,在就业时难以客观地判断自身实际情况,从而在就业过程中追求过高的工资并且抗拒从基层做起,在从众心理和眼高手低的行为模式的作用下,大学生更容易失去珍贵的就业机会。

3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及情绪分析

3.1 理想定位高,现实落差大

随着形势发展,在大学生自主就业期间,双向选择过程中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在毕业生对于岗位职业具有比较高的期待值的前提条件下,社会的低接纳度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明显的心理落差。在大学生对于岗位的理想定位和社会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前提条件下,大学生容易在就业过程中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进而在就业价值取向方面出现扭曲,导致大学生在后续的就业求职过程中产生功利化心理,从而影响就业结构协调性。

3.2 自卑自大心理交织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心理,通常情况下在就业创业期间,大学生容易陷入自卑与自大的矛盾心理状态,并产生心理上的落差。比如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自视甚高,存在高傲的心理,对职位要求过高,一旦在求职过程中无法客观正确地认识当下所处的就业环境,就难以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情况对自身的择业标准进行调整。如此一来,大学生就容易在就业期间遭遇挫折,从而使自负心理逐渐转变为自卑怯懦。另外,部分大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评价相对较低,未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过分缺乏自信,在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创业创新的勇气,甚至会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进而在求职过程中面对挫折与压力时刻意回避竞争,导致就业道路更加不顺畅。

3.3 焦虑迷茫依赖性强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背景下,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阶段容易产生焦虑、迷茫的心理,甚至也可能因为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未能在就业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摇摆不定,无法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可能自信满满地应对就业择业,但是在择业过程中,随着面对的挫折越来越多,可能逐渐产生恐慌,进而加深焦虑、迷茫心理,甚至可能在就业期间逐渐迷失方向,一蹶不振[3]。总体而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期间不具备主动性,往往只在就业择业过程中被动地等待,以消极的态度逃避就业市场,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影响下逐渐丧失活力,错失就业机会和最佳择业时机。

3.4 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带来能力恐慌

在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可能还等不到到岗就业,在面对用人单位的选择时,就因为自己对未来工作的预判感到有些不适应,这就是能力恐慌。能力恐慌是一种普遍的心理,也是影响大学生面对挑战的一种障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招考方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都实行凡进必考,这又让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因为自身知识不够、能力跟不上而对就业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和落差。

4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转变要点

4.1 国家层面政策越来越规范透明公开

从宏观角度对大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当前的就业市场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人力资源市场搭配均衡性相对较差,就业机制的整体合理性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大学生在就业期间自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在此过程中,如果政府单位能够及时介入,履行职责,可以对就业市场的良好发展产生有利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就业市场的规范性和秩序性。基于此,加强政府指导,实现信息化公开,提高政策透明度十分必要。在推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优化期间,应该从国家层面出发,提升各项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发挥相关部门的优势作用,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双向的信息交流平台,增强两个主体之间的沟通有效性,借此为就业形势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4.2 社会方面呈现多元化就业需求

从社会层面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各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能够有效为解决就业困难提供帮助。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应该引导企业、单位与学校进行合作,进而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实习机会,使大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前了解未来希望接触的岗位特点,同时帮助大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选择出更加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位岗位,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明方向,避免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盲目投递简历时,增大企业方面的筛选难度[4]。加强企业的就业指导,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也应该针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现象,采取措施引导企业根据实际发展特点,合理制定岗位要求,在一些基础性岗位和非技术性岗位招聘方案当中,适当放宽要求,避免因为过分追求学历而引发人才浪费等问题。

4.3 从高校角度调整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期间的主要主体,同样能够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积极影响作用。在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发展时,高校应该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经济市场实际的人才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着眼于各个专业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科学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能力素养,借此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难问题。高校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及时调整专业学科的内容和具体的招生人数,在每年招生期间注意开展全方位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各个学科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当中对相关学科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人才培养规划,同时采取订单式的合作方式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关系,定点对口地为企业输送人才,使企业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实习机会,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得到综合能力的训练,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具备较强的就业优势,从而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顺利入职。

4.4 从个人维度提升参与社会能力的自信

从学生个人维度出发,推进大学生就业形势改善,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实践效果。为了使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有效在困难的就业环境中为自己的发展谋求更加光明的未来。高校在教育期间,应该注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就业创业教师应该在教学期间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就业价值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就业创业,让学生扩展思维与视角,不应只局限于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等热门岗位,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规划,优先选择能够使自己取得成长与进步和锻炼的岗位。帮助学生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觉悟,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渐了解更多就业信息,从而根据自身能力的成长情况朝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努力[5]。当然,高校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时,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确保毕业生能够养成强大的心理素质,在面对就业问题时能够保持平常心,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使学生不气馁、不放弃,在不断尝试的良好心态下获得人生中的初步成功。

5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突破思考

5.1 正确对待校园和职场的角色改变

在新形势下帮助大学生突破就业困境,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认识校园与职場的角色区别。第一,应该从校园与职场的行动目的不同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打破学习思维的惯性,使学生能够在进入职场工作之前就掌握一些基本的职场工作技巧,在毕业前期,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环境。第二,应该从校园与职场的具体技能差异入手,提高学生的职业专业化和具体化水平,引导学生根据行业领域的实际内容,实现职业化转变,使毕业生在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同时,能够初步了解职业专业内容。第三,应该分析校园与职场的不同之处,使学生能够从独立行动逐渐转化为融入群体的工作模式,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

5.2 有效推进角色职能过渡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为了有效克服严峻就业形势带来的问题,大学生应该全面清晰地了解从校园到职场发生的角色转换,进而使毕业生能够在就业过程中更快更好地完成角色职能的过渡。第一,做好心态调整。高校毕业生应该在就业期间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预期和心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就业环境是以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的事实,清晰进行自我定位,做出自我调整,以增强自身就业优势[6]。第二,明确角色定位。高校毕业生还应该做好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充分了解新环境的具体特点之后,对自我价值和权利义务进行重新判断,清晰梳理在未来就业期间的决策行为和角色认同要素,由此做好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步入职场生活初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积极应对新角色,并努力为自己谋求更好的职业未来。第三,加强正面引导。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高校毕业生会遇到诸多障碍和困境,所以在开展高校就业择业教育时,应该注意结合市场环境中大材小用的基本困境和职场生活当中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树立健康正确的就业观念,借此为大学生打好就业发展基础。

6 结语

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进行研究,应该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以及大学生就业期间的实际心理状态,展开综合分析,在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前提下针对性地进行社会规划,结合整体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设计相应的择业优化调整对策,有效改善大学生就业效果,从而引导社会整体实现良好的结构转变和长远发展。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全面了解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背景和优化意义,基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当前具备的就业心理状态和表现。在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结构转变要点的前提下,通过明确大学生的校园角色和职场角色、加快大学生的角色职能过渡速度、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等方式,从大学生角度增强就业创业实践效果,借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全面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长熙,张伟伟. 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知识图谱(2003-2021年):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23(4):100-112.

[2]张波.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J]. 就业与保障,2023(6):31-33.

[3]王姗姗,李超,耿学清. 就业困难大学生 身边有群热心人[N]. 中国青年报,2023-06-21(004).

[4]赵泽龙,王静.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1):19-21.

[5]李金霏. 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9):122-124.

[6]梅颢,殷嘉蔓.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探析[J]. 就业与保障,2023(5):91-93.

[作者简介]郭爱玲,女,河南嵩县人,洛阳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就业形势。

猜你喜欢

就业形势新形势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经管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浅析
试论如何推动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指导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