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俗文化进景区的路径与模式
2024-04-27王淑慧杨东伶高艳侠
王淑慧 杨东伶 高艳侠
特色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将其引入景区,不仅可以赋予景区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跨媒介叙事理论为探索民俗文化进景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运用这一理论,可以使民俗文化以更加立体、多元的形式呈现在景区中。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同时通过多种媒体的互动传播,有效提升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现提出文旅融合新范式,以期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达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双重提升的目标。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多元、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更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媒介叙事理论为人们理解和体验民俗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实践路径。当观众沉浸式体验民俗活动时,他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还能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寄予的固本培元、铸就民族之魂的重大期许。特色民俗文化如何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使其内在精神得以广泛流传并发扬光大,无疑成为当前社会文化工作者亟待深入探讨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民俗的社会功能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中国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传承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的文化血脉。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产生于民众,也为民众服务。中国民俗学之父钟静文在其主编的《民俗学概论》(2010)一书中指出,民俗主要有四种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和调节功能。这些社会功能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民俗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系。民俗的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民俗的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的约束作用。民俗是起源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社会规范。民俗的维系功能是指民俗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民俗不仅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还维系着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不论身处何方,家乡的风俗习惯、方言美食以及节日庆典,都是连接个体与集体的重要纽带,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民俗的调节功能是指民俗活动有助于人们在劳作之余放松身心,释放压力。例如,泼水节、那达慕节等节日中的各类民俗表演,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娱乐消遣,还能凝聚群体力量,强化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当代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从经济层面看,民俗活动能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从社会角度看,民俗旅游有助于增加人际交流,缓解现代社会中的社交孤立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缓解身心疲劳,释放压力,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文化层面看,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人们参与民俗活动还有助于强化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
基于跨媒介叙事理论,民俗文化的多元意义建构与传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要求我们在保留民俗活动精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趋势对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并借助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实现多平臺传播,从而有效提升推广效果。200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詹金斯在《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中提出“跨媒介叙事”的概念,并以多部电影为例,对跨媒介叙事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亨利·詹金斯认为,跨媒介叙事是指“随媒体融合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审美意境,它向消费者施加新的要求,并依赖于在知识社区的积极参与”“一个跨媒介的故事跨越多种媒介平台展现出来,每一种媒介都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由此可见,跨媒介叙事是一种创造世界的艺术,将这一概念引入民俗文化的传播中来,有助于实现民俗文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传播。
首先,民俗活动具有强烈的场域效应,能够将观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创作主体。在沉浸式体验民俗活动的过程中,游客不仅能感受到民俗活动的魅力,还会自发地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所见所感,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云南丽江古城将纳西族的特色民俗文化融入景区中,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古老的纳西族村落,欣赏纳西古乐演出,还可以学习纳西族传统手工艺。游客进入景区后,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当地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深切感受独特而新奇的民俗文化,在精神层面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其次,民俗活动的文化魅力在跨媒介叙事的推动下得以有效延展,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游客亲身参与并沉浸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各类短视频、图文、网络直播等形式的叙事内容的发布,则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与讨论,极大地拓展了民俗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例如,九寨沟景区非常重视特色民俗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景区以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为特色,通过举办藏羌文化节、展示藏羌传统手工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在体验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游客又生发出新的故事,并以新的形式进行传播。这既丰富了传播的内容,又拓宽了传播的途径。
最后,跨媒介叙事推动了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区域的文化影响力,还促进了地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当民俗文化以生动形象、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时,区域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随之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聚焦融合发展,立足于生态、历史、人文、产业等特色要素,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在政策支持、项目建设、宣传推介、业态拓展等方面下功夫,深度挖掘特色文化,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构建新格局。
特色民俗文化进景区的路径与模式
特色民俗文化进景区的实施路径
第一,深度挖掘与整合特色民俗文化资源。首先,对地方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梳理,了解其历史渊源、表现形式以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通过对本地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富有吸引力的核心内容,为后续融入景区奠定基础。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张井村的特色民俗老虎火已于2023年被引入卧虎岭景区,在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二,精心策划与创新民俗文化产品及服务。基于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结合景区的特点,策划并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且具有参与性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和服务项目。例如,举办民俗文化节庆、打造实景演艺、开发民俗工艺品等,确保游客能在游览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受民俗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阳朔西街以独特的壮族文化和山水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景区通过策划创意文化体验活动,如民族歌舞表演、壮锦制作、农耕体验等,为游客提供深入了解壮族文化的机会。
第三,优化民俗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等,将民俗文化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增强民俗文化的观赏性和互动性。同时,通过导游解说、教育展示、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提升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让更多人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2024年2月2日—3月10日,河北正定南城门的春节灯会以“山海经”为主题,应用了虚拟现实、灯光交互等“黑科技”,吸引了众多游客。唐山南湖春节灯会也运用了新兴技术,展示了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的3D光影秀。
第四,培育壮大特色民俗文化品牌。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人才培养等手段,提升民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进民俗文化市场化进程,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民俗文化产业集群,从而实现旅游经济与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底,哈尔滨火爆“出圈”,哈尔滨的“走红”得益于抓住了文旅消费复苏的机遇,乘势而上、补齐短板,积极回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从而获得“滚雪球”式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哈尔滨的‘火出圈关键在于传递了一个品质、温情和善意的城市形象。”
特色民俗文化进景区的实践模式
第一,“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以文化体验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的产品体系。通过深度挖掘和整合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设计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路线、活动及产品,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深入了解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实现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在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条龙服务,使景区连成片,活动有意义,产品质量高,服务态度好。
第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协同发展模式。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政府负责规划指导、保护传承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或个人按照市场需求,创新性地开发和经营各类民俗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政企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2023年淄博烧烤火爆“出圈”,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淄博政府积极应对,开通了淄博“烧烤专列”。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效管理下,淄博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淄博文旅品牌形象。
第三,“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在有效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发展。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确保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理念,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满足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改造和包装,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景区+社区”的共同参与模式。景区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共享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資源。景区作为展示和传播民俗文化的平台,应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来,让游客在体验民俗文化的同时,感受淳朴民风和地方生活气息,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共生共荣,提升旅游品质和社会效益。黄山宏村就非常注重与周边社区的合作。宏村以徽派建筑和茶文化而闻名,当地政府积极挖掘和整合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民俗文化产品与服务,是景区与社区合作的典范。
创新性模式和多元化路径的有效实施能够推动特色民俗文化与旅游景区的深度融合。这不仅能够创新旅游业态,高效利用区域旅游资源,还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是对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趋势的有力回应。展望未来,各地应进一步深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文化旅游目的地,让丰富的民俗文化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助力。
本文系河北省文旅厅重点项目“特色民俗文化进景区的路径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B23-ZD024)结项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