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路者”

2024-04-27刘晓洁

教育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探路者实验区宁波市

刘晓洁

2023年2月8日,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召开“甬有优学,共富先行”宁波市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动员大会。一年来,宁波市着眼于基础教育全领域、全环节的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各区域、各层次的系统变革。

深化改革,探索工作机制

“十大行动”统领机制。中共宁波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下发《甬有优学,共富先行——宁波市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市级层面顶格推进各项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和十个专项行动小组,努力做到系统谋划与分工落实的高效配合。围绕十大行动,工作专班协调各系统、各部门改革任务,推动综改区按照《实施细则》中的预定目标有序推进各项建设。综改办公室负责每月编发工作简报,做好经验分享与督导通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平安校园建设等部分行动已提前或超额完成。

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市级实验区、县级实验项目、校级实验校(园)三级联动机制,搭建“10+32+100(10项攻坚行动、32个改革领域、100个改革清单)”数字化推进体系,设定海曙区为全域整体推进实验区。目前,各区(县、市)教育局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推进12项实验项目,确定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共51家中小学(幼儿园)为综合改革实验校(园),在基层实践中积累经验。

数字督导机制。建设并启动“宁波市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数字管理平台”,推出派发任务、亮点晾晒、经验推广三大功能。截至目前,共发布亮点经验340条、派发任务1767个。各项改革任务实现数字化闭环管理,形成各地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多措并举,孕育改革成果

2023年,宁波市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出多项举措,迎来首批成果。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均衡

宁波教育以“四个优质”为方向,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先后出台《宁波市第三轮特殊教育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宁波市中小学课后服务优质工程方案》《宁波市“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

学前教育以创建“行为课程”赋能高质量发展。举办首届宁波市学前教育“行为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全国500多名教育专家齐聚宁波,宁波将学前教育经验输出到内蒙古、广东、陕西、江苏等地。

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完备

育人模式方面,成立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依托“1+3”平台模式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学资源、教师隊伍、体制机制等一体化建设。建立“一人一技”“一生一艺”培养新模式,创立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构建市区校三级学生成长指导联动模式,开展“百节成长指导进校园”“百场成长指导进校园”活动。

课程改革方面,开展“学科育人,教考衔接”普通高中“双新”实施提升行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优秀教学展示活动。全域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承办浙江省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培训会。

教育品牌打造方面,成立市科学教育指导中心,举行4期“院士开讲啦”活动,收看人次超600万。目前,宁波已举行7期“科技新苗培养计划”活动,邀请宁波大学、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17所院校及科研院所的85位专家担任导师,实施全域化遴选机制,覆盖917名学生,指导他们完成197个课题,成果效应明显,为其在大学阶段参与课题研究打下重要基础。

基础教育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坚实有力

党建引领方面,宁波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文件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制度性创新,全力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工作。

学位供给方面,不断扩大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全年合计新增学位35475个,其中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19所,新增学位30495个,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14所,新增幼儿园学位4980个。

教师保障方面,试点努力探索公办幼儿园劳动合同制中教职工薪酬管理和增长机制,建设118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

教研支撑方面,完善市县校三级联动新时代教研体系,打造高素质教研队伍,创新教研机制和方法,同时突出全面育人研究、聚焦关键环节研究、加强教育政策研究、重视培育推广教学成果。

基层办学活力充分带动区域办学成效

机制创新方面,宁海县出台县城乡教育共同体考核标准文件,并对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实行捆绑考核。江北区探索“托幼一体化新模式”,建设全省首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镇海区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利用属地高校资源优势创新“大中”衔接新模式。象山县实施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工程,“大融合”教育模式经验在全国传播。

数字赋能方面,江北区构建“乐学江北”数字化多元应用场景。鄞州区自主研发“鄞领优学”平台应用,打造千万级资源应用标准体系。宁海县投入1.5亿元建成运行一体化智慧教育云平台,在全省成立首家“城乡网络教研联盟”。海曙区不断健全智能化作业批改、镇海区AI课堂建设。

评价改革方面,慈溪市、象山县对接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综合评价团队,优先运用“3+10+36”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动区域评价体系和机制改革。

目前,全市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覆盖率达30%,中小学校际差异系数控制在0.27之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标准通过率达60%。高中教育进入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新阶段,以学科为支撑的特色高中建设全面展开。特殊教育领域,承办“三全育人”背景下深化特殊教育育人模式改革研讨会。

下一步,我们将在贯彻中央改革理念上下功夫,争取走在前列,结合“甬有优学,共富先行”综改主题,找准点位、围绕中心,做好“教育体系高质量和教育均衡高质量”两篇“大文章”;在破解难题、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争取提高实效,不断完善基础教育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统筹合力上下功夫,争取形成标志性成果,让宁波教育更多的好声音、好故事、好品牌成为综改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扩大宁波基础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猜你喜欢

探路者实验区宁波市
平江县入选教育部学前教育实验区
执火前行的革命探路者
“上板”探路者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足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以学生社会实践为突破口
湖南新增2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探路者:探路户外生态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