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要善于直面 每一份“被刺痛”

2024-04-27王维审

教育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压迫感差距教研

王维审

2023年11月,我参加了山东省乡村教师读书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主题分享。还有两位“叙事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成员也参加了分享,戴东茜老师便是其中之一。戴老师是一位年轻的乡村教师,她的分享引发了与会者的普遍共鸣,其对职业认知的转变,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她参加工作后“前三年”与“后三年”职业生活的变化,更是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教师成长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入职后的前三年,戴老师像身边的其他同事一样,忙忙碌碌地应付着各项烦琐的工作,除了一天天度过的日子,三年中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东西。有一天,她到城里的学校参加教研活动,观摩了一节公开课——讲课教师身着简约得体的冬衣,化着淡雅适宜的妆容,操着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熟练地使用着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展示着美妙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课堂……戴老师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当老师也可以如此光彩照人。当听说那位老师和自己是同一年参加工作时,她不禁开始对照自己:厚重的棉衣和棉鞋裹着慵懒的身体,很久没有打理过的头发越发让自己显得没精神,每天手忙脚乱地应付着乱哄哄的课堂……那一瞬间,她仿佛觉得自己和那位老师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也就在那一刻,久违的一种挣扎慢慢从心底升起——她行,我为什么不行?于是,戴老师有了改变自己的愿望,强烈而真挚。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戴老师以读写为支点,不断撬动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工作之余,她坚持读书和写作。通过阅读,她看到了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人的精彩做法,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也慢慢学会了用智慧与艺术来对待工作中的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选择敷衍塞责;通过写作,她坚持把自己的小创新、小思考、小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在反思中走向越来越精致的自己,还收获了诸如“文章发表”之类的意外“馈赠”。就这样,她的课越上越好,工作越干越顺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她开始慢慢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这三年中,她的成长和收获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获得了多项荣誉,成了市级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是,这些收获和荣誉并不是她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专注成长的意外所得。

很明显,戴老师的转变源自那次教研活动,源自另一位年轻教师带给她的触动,以及接踵而至的自我否定、自我推翻和自我醒悟。按照戴老师的说法,如果没有在那次教研活动中见到同龄人的优秀,自己根本不知道还有那样一种精致的教育生活存在,自然也就不会有后期的改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有时候教师对自己的平庸是不自知的,通常需要一个特定的关键事件或关键人物来触发,然后在自我审视中发现过往的不足、不堪,从而获得改变的冲动,并经营成持久的努力。

很多年前,我在自己的教育写作中曾经写道:“人只有被刺痛,才有挣扎的可能。”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成长——被刺痛,才有成长的可能。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有益的“刺痛”并为自己所用呢?

主动寻找触发源

所谓的触发源,是指能够让自己幡然醒悟的人或事。触发源带来的行动力有强有弱,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能够深刻影响、改变自己的参照物。站在人性的角度来说,能够制造出强大刺激的人,往往是自己熟悉的、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行者”。就像戴老师一样,因为那位讲示范课的教师是与自己同一年参加工作的,这就更容易产生落差和震撼——同样工作三年,为什么人家那么优秀,而自己这么不堪呢?对比产生了,触动就引发了,触发源也就建立了。假如戴老师看到的是一位工作多年的优秀教师,也许会产生羡慕之情,但未必能够触发改变之心,会出现诸如“毕竟人家与咱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人”之类的想法,让自己错失改变的机会。所以,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种稳定的状态时,很有必要离开熟悉的舒适区,去了解一下自己的同学、曾经的同事,看看他们当中是不是有值得羡慕的人,然后去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成就,来激发自己作出改变。

刻意制造压迫感

人在什么时候挣扎的力量最大?应该说是在压迫感最强的时候。在一定限度内,人所遭受的压迫感与挣扎的力量成正比,压迫感越强,挣扎的愿望和力量也就越大。通常来说,人会有一种自我满足的倾向,严重的可能会发展成“阿Q精神”。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人时,可能会很快唤醒内心里的防御感,习惯性地搜寻自己的优势,以便尽全力去减少与优秀者的差距,以期获得满足和安慰。倘若更严重一点,当感觉自己实在无法与优秀者相提并论,便可能滋生出“人家的成功都是偶然”“自己的失败都是天意”“我不屑与你们比”之类的想法,这说明已经沦落到“阿Q”的边缘。不愿承认差距,总是为自己的不足找理由,这是一个人不能获得改变的根本原因。其实,像戴老师那样坦荡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正视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是一个人奋起直追的起点。看到差距,感受到耻辱,就会产生压迫感,也就有了行走的動力。当一个人处于自我满足状态时,刻意制造一些压迫感,未必是一件坏事,也许这是打破停滞的最好方法,也是生命成长的最强张力。

培育新的生长点

实践中,有些教师被刺痛之后的确有了改变的动力和行动,却因为没有确定好新方向、定位好新目标,从而无的放矢,最终也不可能射中靶子。当一个人愿意选择与过去告别时,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新的、适合自己的生长点。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年轻教师在“痛定思痛”之后,没过多久就重新回到“老路”上奔波,甚至比以前付出了更多无用功,比曾经更加忙乱,慢慢地也就“涛声依旧”。告别过去的最好方式是走向更加喜欢、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是要找到自我突破的关键点。就像戴老师一样,她所定位的成长点就是读写,借助读写的方式将教育教学实践成果进行及时梳理,既实现了对自我的观照,也有机会把自己表达给他人。可以说,阅读和写作就是她的成长点,如果没有借助这一成长点,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未必能够那么顺利地被发现、被点亮、被点燃。选择改变缘起于被刺痛,坚持于不断自我加压,而走向未来需要的则是新发现、新路径、新平台。

当然,教师的成长起点未必都是被刺痛,还有被鼓励、被推动、被引领等诸多方式,这些都可以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拐点。我想提醒老师们的是,当成长的拐点来临,我们要敏捷地抓住它,勇敢地走近它,持久地坚持它,并以最大的善意成全它。这里自然也包括每一份“被刺痛”。

猜你喜欢

压迫感差距教研
父母爱你,也会给你压迫感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基于AHP的旗袍胸部压力舒适性研究
遮噪耳塞
基于压迫感分析的城市高架桥美学设计研究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