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开展小学全学科阅读教学
2024-04-27刘安妮
刘安妮
阅读是义务教育阶段广泛关注的话题。学校图书馆是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途径之一,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学科相关的书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充分挖掘学校图书馆资源,探讨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提升小学阅读成效,并将其与各个学科的阅读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开展小学全学科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小学阶段,学校图书馆整体建设水平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从资源的内容来看,其内容主要涉及语文、道德与法治等文科领域,而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从资源的形式来看,主要是纸质书籍、绘本等形式,而杂志、有声读物和电子书等资源配置不足。其次,对各学科的教学而言,教师对学校图书馆资源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足,容易将学科阅读的教学重点全部集中于课堂,从而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阅读对学生语言逻辑思维的开发作用。最后,学校图书馆还存在资源更新滞后的问题,过时或过于陈旧的图书会使学生不愿意进行阅读。
二、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开展小学全学科阅读的教学途径
1.平衡各学科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提升语言逻辑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学校应积极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合理规划各个学科的资源,包括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劳动、英语和艺术等,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此外,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各个学科所需的知识,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图书馆、熟悉借还流程。学校图书馆应维护好图书馆阅读纪律,建立健全图书打卡激励制度,并与家长合作建立阅读监督体系,形成“家—校—馆”的阅读机制,全面调动学生借阅的积极性。
2.拓展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增强全学科阅读教学趣味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学生被各种各樣的信息技术包围,希沃白板、电子课本等已经成为学生的新兴兴趣点。因此,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学校应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多媒体视听阅读室,引进虚拟仿真绘本阅读、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信息化资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为各学科的阅读教学提供技术便利。在实践教学中,有了电子资源的支撑,阅读不再是课后的自主式阅读,而是成为教师与学生互相提升式阅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深度阅读电子资源,并在阅读中依靠信息技术进行互动,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在小学劳动教育中,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读资源可以将劳动的技能技巧以及劳动的价值通过视觉仿真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及时更新学校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阅读时间
及时更新学校图书馆资源对保障学生阅读时间和提升阅读体验至关重要。特别是“双减”背景下,小学阶段学生的作业任务和培训负担得到了减轻,阅读作为提升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填补学生课余时间的空白期。基于这个前提,学校图书馆需要结合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及时更新图书资源。在阅读时间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学校图书馆,根据学科的需求,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针对阅读结果进行总结,及时记录存在的问题,形成资源支撑、时间保障、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的阅读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下,阅读不仅仅是一种任务或作业,而是以自主自愿为基本原则的自主式学习,它可以促使学生自愿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各学科的阅读时间。
总之,学校图书馆资源的高效利用关键在于资源的协调分配和发展,包括及时更新各种阅读资源和提高阅读资源的趣味性。小学各个学科的教学特点不同,对阅读形式、阅读时间和阅读模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学校应根据小学各个学科的特点,调整和优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提升学生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