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三级·常态”模式 赋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04-27于燕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镇街保教常态

于燕

教育评价关乎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是教育行为的指挥棒,起着引领与导向作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以保教质量评估作为撬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出台了《广饶县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评价实施办法》,通过“三级·常态”的专业诊断和跟进教研,促进了全县学前教育质量显著提升。

注重采取“儿童本位”的过程性评估模式

教育过程是生成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过程性评估是影响保教质量的关键要素。过程性要素具有动态性、不易操作等特点,因而评估难度更大。为了改变传统评估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广饶县在评估过程中对班级进行连续浸入式自然观察。

做实浸入式观察,提升过程质量。真正有价值的观察是沉浸而持续的,需要在师幼互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如,在一次评估活动中,大班一名幼儿用落叶给玩具娃娃做裙子,由于初冬季节落叶容易破碎,所以,她制作裙子的过程进展缓慢,一直持续了30分钟还没做好。此时,带班教师想去帮忙,我及时制止,并问幼儿:“可以借助其他材料吗?”最终幼儿到材料区找来了雪糕棒、皱纹纸、双面胶等,幼儿将雪糕棒平行粘在梧桐树叶上下两端,让树叶不易破碎,接着用长条皱纹纸折成V字形固定在雪糕棒中间,起到定型和装饰的效果,这样裙子的一面就完成了。最终,幼儿成功为玩具娃娃量身制作了合适的“树叶裙子”。

注重互动式引领,提升师幼互动质量。在评估过程中,我将师幼互动的质量作为一项重要评估指标进行评估与指导。如在进班观察中发现两名教师都能够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可班级幼儿的行为却存在明显的差异。A班级的幼儿能在一个游戏情境下专注游戏,遇到问题时,幼儿能积极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并且教师的及时提问能够助推游戏的深入发展。B班级的幼儿则是在完成某个游戏情节、完成某项活动或完成某项搭建作品时,急于向教师汇报和展示,并询问教师,接下来还可以做些什么。从B班级师幼互动情况来看,幼儿求表扬或求安排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材料短缺或游戏不自主的问题。

活动结束后,我及时组织教师们座谈,针对B班幼儿的表现开展讨论。首先请B班教师介绍当时室内区域活动的组织流程,然后请教师们结合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讨论,最终总结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B班班级里设有小贴纸激励墙,当幼儿做出好的作品或持续遵守纪律时,就能得到一枚小贴纸,攒够10个小贴纸,可兑换一个棒棒糖或一个小玩具。另一方面,在室内区域活动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更换游戏区域,必须征得教师的同意。针对这两个原因,组织教师们进行了分析讨论,最终B班教师决定改变表扬和鼓励幼儿的方式,撤掉小贴纸激励墙,同时允许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和改变游戏区域。

在跟班过程中,评估人员及时了解班级的师幼互动质量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支持和专业引领,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建构高效适用的“三级·常态”评估体系

为充分发挥质量评估与监测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功能,基于实际,我县建立了县级—镇街级—园级的“三级”常态化保教质量评估体系。

第一级:县级“诊断式”常态化评估。县级学前教育质量评估,通过教研员“诊断式”常态化视导进行。目前广饶县共有95所幼儿园,配有两名学前教研员,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为保教质量视导月,教研员对局属幼儿园、各镇街的省一类及示范性幼儿园进行质量评估,所有幼儿园采用“一园一天”的诊断式保教质量视导方式开展保教质量评估。

第二级:镇街级“一对一”常态化评估。以镇街为单位,实施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每学期镇街中心幼儿园对本镇街其他幼儿园进行“一对一”保教质量视导评价,形成了镇街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标准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但在各镇街集团化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各镇街的发展壁垒。

为打破壁垒限制,我县跨区域构建了6个教研共同体,每个教研共同体由3个主席单位、6个成员单位、7个跟随单位组成。以学年为单位,实行教研共同体主席单位轮值制度,即:各教研共同体主席单位轮流主办专题教研活动,每个教研共同体主席单位一学年轮值一次,三年一轮。轮值期间,当值主席单位牵头其他两所主席单位确定1个学科教研主题或项目,每学年围绕教研主题或项目组织两次教研活动,同时每学年主席单位对成员单位入园实地指导至少两次。教研共同体的管理模式有效弥补了幼儿园保育教育中的薄弱点。

第三级:园级“伴随式”常态化评估。教研员指导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建立了以“伴随式”评價为主的常态化自评模式。幼儿园通过“学习+教研”的园本教研形式,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不断用旁观者的身份与心态审视与评价每一次的活动组织与师幼互动情况,让评价伴随教育活动时刻发生。业务园长及保教主任每天对各班级进行跟岗式观察指导,园长则每周用半天时间进班观察指导。同时,通过家长开放、家长座谈、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对幼儿园的评价中。幼儿园每月进行一次交流研讨,每学期梳理总结,精选整合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形成自评报告,促进园所保教质量提升。

“三级”评价模式,充分体现了质量评估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下”的评价对话与互通机制,有效提升了质量评估对保教工作的指导与干预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通过构建“三级·常态”评价模式,形成政策支持、业务指导、部门联动、园际互动的评估体系,实现教育评估与教学质量同步提升、幼儿发展与教师成长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

强化评价结果的促进作用

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是评估工作的核心环节,评估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园所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有力实现县域各园所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以“质量评估结果反馈”为抓手,促保教工作改进。县级、镇街级评估人员对每所幼儿园进行评估后,要逐项梳理、分析幼儿园当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可操作的建议和措施。如在对大王镇中心幼儿园评估后提出建议:第一,教师要加强课前有效备课,并做好相关记录,每次教学活动后,教师要反思活动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调整措施;第二,建议加强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与引导,教师要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给予有效支持,在游戏后帮助幼儿总结游戏经验;第三,虽然班级一日活动比较规范,但是各班级之间存在差异,教师之间要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不断优化教学活动。

同时,评估人员当天要在幼儿园召开质量评估反馈会,对评估结果进行现场反馈和精细解读,并与园长及教师充分交流,达成共识。同时积极听取教师在保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给予相应的指导。幼儿园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通过评估人员的持续关注与跟进,真正做到用评估结果推动园所保教质量的持续提升。

以“典型经验梳理”为抓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要及时发现并梳理总结县城区及镇街幼儿园在有效提升园所保教质量过程中的优秀做法,积极为幼儿园搭建展示与分享平台。县域各幼儿园也要在浸入式的观摩与跟岗、分享交流、专题讲座、联动教研等活动中不断学习与实践。

猜你喜欢

镇街保教常态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如何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实施保教融合?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补齐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连云港市大力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完善镇街财政体制“新样本”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