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发展方向,全面培养现代儿童

2024-04-27本刊编辑部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活动

本刊编辑部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使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教育家陶行知极为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培养什么样的儿童也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大问题。对此,深圳市南山区首地幼教集团下属的六所幼儿园如六朵金花,一脉相承却各具特色,从不同维度书写着如何培养“爱生活、爱运动、爱探究”的现代儿童的育人答卷。

践行“三爱”理念,提高育人质量

作为传播与发展集团“三爱”内涵、传承首幼基因的中间枢纽,我园建构了“三爱”教师、“三爱”课程、“三爱”儿童的“铁三角”,旨在通过“三爱”教师的培养与孵化,实施集团“三爱”课程,进而培养“爱生活、爱运动、爱探究”的现代儿童。

为紧密贴合幼儿园发展需求,我园以具有“三爱”理念以及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建立分类培养体系。面向全体教职工的成长需求,按照“保育员—配班教师—班主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办公室主任—园长—保健医生—财务人员—专业教师”的岗位分类,构建岗位导向鲜明、个性兼具的教师培养路径,提升教职工的岗位认同感及胜任力。

为重点突破园所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新教师培养需求及教学管理人员转型困难等痛点问题,我园结合教师的成长路径,在分类培养的基础上构建以专业成长需求为导向的梯队人才培养体系。按照“新手教师—熟手教师—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名师”梯队路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尤其在新手教师培养阶段开展关于集团文化与理念、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培养,着重培养具有首幼“三爱”基因的教师。

按照“优先发展、重点培养、示范引领”的原则,为进一步打造好队伍,我园率先在集团内启动中坚计划、尖锋计划、纽扣计划等人才评选和培育工作,引领教师成长。如:纽扣计划主要通过导师团队帮助新入职教师制定本人个性发展计划,并开展“关于幼儿园理念与培养目标”“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等系列专题培训,缩短其岗位适应时长;中坚计划践行“124培养模式”,由相应责任岗人员帮带2名体验岗人员与4名学习岗人员,通过岗位培育、以讲带学等形式,帮带与培养中层人才,保证可持续的人才培养;尖锋计划主要针对不仅能优秀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且有突出特长的教师,如搞科研、讲故事、舞蹈等,通过报名申请,加入相关团队的培养,助力青年教师在不同平台的多元发展,激发教师成长活力,做好必要的人才储备。

集团高质发展核心在于人的培养,而重要载体则是课程的孵化共建。为此,我园开展了全程蹲班、互动研讨的半日观摩及主题教研活动。立足核心園“培根养正、启智润心”的办园理念,让活动有指引、参观有要求、观摩有主线、成果可转化,有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融合互补。

(深圳市南山区首地幼儿园 姜月波)

创设儿童友好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秉持着泛在互联、学无边界的理念,我园打造了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儿童友好型园所环境。

天鹅湖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打破了以绿化、美观为主的传统观念,以重自然、重体验、在地化为特点多元呈现。每一处自然场域都投放了可供幼儿自由使用的器械工具以及支持他们开展不同游戏的低结构材料。如幼儿可以在戏水岛踩水踏浪、游船嬉戏,还可以在干湿沙池中堆叠堡垒、挖渠引流等。

在室内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天鹅湖幼儿园曾面临着活动室较少的困局。教师团队发挥教研共同体力量,通过挖掘园内各场地优势,打破了空间限制。结合园所走廊面积充足的特点,教师们利用宽敞明亮的走廊与教室外的白墙,围绕不同科学核心概念,创设了13面STEM探索互动墙。墙面的设计与打造遵循三条原则:一是提供的材料能满足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发展需要;二是墙面需具有有层次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以维持幼儿探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兴趣;三是不同板块墙面的结合能支持幼儿整合资源与经验,以实现解决问题、反思梳理与创造。STEM墙面始终面向所有幼儿开放,既是幼儿自主探究、拓展科学认知的输入场域,也是幼儿利用墙面内资源解决在STEM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场域。

通过操作墙面材料,感知与验证科学原理,幼儿一方面不断拓展认知经验,另一方面也由此延伸出向深处探索的学习契机。例如,幼儿在“飞机”主题墙面使用泡沫飞机进行比赛后,渐渐熟悉与掌握了飞机的基本结构与原理,并逐渐产生探索不同的材质与制作方式的欲望,由此延伸出了纸飞机这一项目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迁移由墙面学习到的经验,假设与分析可能影响飞机飞行的基本要素,通过控制变量逐步进行计划与验证。幼儿将探索成果进一步迁移运用到一场以“飞得远”为目标的纸飞机大赛中,实现了以科学为基础、以工程为纽带的跨学科学习。

在天鹅湖幼儿园,幼儿是环境的享用者。为支持幼儿在园所环境中自主、充分探究与游戏,天鹅湖幼儿园每周定时开展“分时共享”活动。这一活动以幼儿为真正的主角,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打破时空与年龄界限,走出班级教室,前往自己感兴趣的场域,与当下的环境和伙伴产生深度的联结。

即使是刚入园不久、对园所环境不熟悉的小班幼儿,也能感受“分时共享”的乐趣。大班幼儿主动照顾刚入园的“小鹅宝”们,将自己喜爱的园所角落与活动介绍、分享给他们。大班、小班的幼儿双双结对,以大带小的形式前往不同的场域进行游戏与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小班幼儿逐渐认识更多班级外的人,逐渐了解“分时共享”的含义,逐渐熟悉幼儿园里不同的区域与功能。

幼儿是园所环境的创造者。在这里,幼儿对环境的贡献随处可见:随风摇摆的秋千、可以载人的小船……均出自幼儿之手,源自幼儿的实际需求。经过一系列有序的探究,环境创设过程中蕴含的丰富教育价值得以被充分挖掘,幼儿亦通过主动地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深圳市南山区天鹅湖幼儿园 龚美君)

发现生活之美,自然润泽童心

基于自然生态环境,我园设有专门的园艺教师,开设由亲自然游戏、生态艺术以及生态田园三大板块构成的园艺特色课程。其中,针对小班幼儿开展亲自然游戏活动,如“许愿藤”活动,让幼儿在赏花、采花、许愿游戏中观察许愿藤的外观特征,从而在亲近自然中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通过生态艺术活动,幼儿学习制作花草书签、拓印、染料等自然作品,在自然中感受美、创造美;另外还有生态田园活动,幼儿可参与动植物照料过程,如动物喂养以及植物的播种、扦插等,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萌发对环境的喜爱之情。

关注真实问题,萌发探究热情。我园围绕幼儿与自然互动中生成的问题,开展STEM活动,以促进幼儿跨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在“金银花爬藤架”活动中,幼儿发现园内金银花生长出现枝叶缠绕等问题,便通过设计藤架解决。其中对藤架的结构设计与功能研究,不仅指向对物理结构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要结合金银花的生长属性设计适宜的藤架,由此促进幼儿工程与科学的跨学科学习。另外我园还与小区合作共建儿童友好城市花园,邀请幼儿全程参与打造。幼儿通过实地调查、网上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不仅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植物,还能根据场地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通过尝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园艺造景,在有意义的学习与深度探究中获得艺术、科学与工程知识的学习。

发现生活之美,丰润艺术想象。除了园艺活动,我园还开设奥尔夫音乐活动,通过歌唱、律动以及打击乐等多种丰富有趣的形式,鼓励幼儿在音乐中感受韵律美。另外,为鼓励幼儿表现美与创造美,我园定期开展新年音乐会、合唱比赛等多种活动,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

棋艺激发乐趣,培养审美雅兴。我园积极开展国际象棋运动,推动国际象棋融入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基于学前幼儿发展特点,国际象棋活动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化教学手段,从趣味角度满足幼儿对国际象棋的认识,并开设竞技性比赛,在生活中渗透棋艺,提升幼儿对棋艺的兴趣,培养幼儿高尚的审美志趣。

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吸引幼儿亲近自然,感受美的存在,多元联动的空间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发现自然的奥秘。生活美育,艺术无边,不设边界的教育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处处寻美、悟美,看花鸟鱼虫,与天地融为一体,在偌大的城市中与自然对话,让幼儿获得自主自得的提升与发展。

(深圳市南山区波托菲诺幼儿园 寇瑞雪)

衔接有道,园校协同育人

自202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项目第一批试点园以来,我园扎实推动幼升小活动,实现无缝过渡、平稳衔接。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我园依据办园理念和文化特色,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滲透其中,贯穿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快乐开启学习生活打好坚实基础。

通过与香山里小学结对建立双向互通的学习、合作、研究、行动的共同体,系统思考、整体设计联合教研项目,准确把握幼小两个不同学段的教育要求、教学特点、改革课程与教学方法。大班下学期增加小学实地体验活动;设置固定集体教学时间,模拟小学“课间十分钟”;增设模拟小学学习情境的活动区域和专门的“幼小衔接”区域,为幼儿提供沉浸式、探索式学习和持续发展的环境。

我园通过改变环境布置、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延长集体活动时间和增加各种智力活动,加速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步伐。香山里小学根据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后期课程设计的特点,适当安排入学初的课程、课时,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中,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搭建家长学院平台,我园基于家庭、幼儿园、小学、社区开展四位一体的共育活动。通过家长会、开放日、咨询日、助教、讲座、沙龙等形式,挖掘、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深入调研家长在孩子入学时的焦虑问题,并结合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在开展儿童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实践中幼儿较常出现的问题,组织家长咨询日活动。邀请幼升小指导专家、香小教师与课程发展中心骨干、华侨城体育中心专家、文昌街社区妇联心理部及深圳市学习困难关爱协会的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相应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引领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小衔接成就大教育,通过构建幼小衔接育人共同体、新生态,建立了幼小衔接全链推进、多方联动的实践样本,推动了幼儿园和小学有效衔接、平衡过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一,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得到了改善,对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其二,家长们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学校的幼小衔接工作表示支持,愿意与学校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共同促进幼儿成长。其三,通过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促使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树立正确衔接观念、统一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升了衔接教育质量。

(深圳市南山区香山里幼儿园 汪文娟)

以传统文化涵养童心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萌发美好情感、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关键期。我园将STEM项目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充分整合,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曲艺、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持续开展传统文化课程探索。在大班STEM活动“制作花草纸”中,教师及时捕捉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思考制作花草纸需要的材料与步骤,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场地和工具,鼓励幼儿走出班级,并与园内其他人进行交流协商,收集园内可以制作花草纸的纸张与花草植物。在更易操作、更具体验感和更为深刻的空间中,幼儿逐步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使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基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当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经验,我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共赏月下大戏、新年市集“非遗来串门”等大型活动。在中秋月下大戏中,幼儿手持皮影创编出后羿与嫦娥的圆满故事,还通过与家人巧做月饼、品味月饼,感受团圆的甜蜜,在一个个飘向远方的花灯中寄托团圆情感。在“非遗来串门”市集里,幼儿在传统文化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民间游戏街中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在传统美食街中探寻美味。

乘“国风潮”兴起之势,我园将书画美、文学美、思想美融入环境创设,展现传统元素的艺术性,让优秀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园所环境建设中焕发新的生机。比如:园内开设扎染区、編织区、陶艺坊等特色区角,为幼儿体验传统技艺提供回应性与支持性并存的环境;开展寻“根”活动支持幼儿与环境“对话”,深化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师幼共同创设因时而变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角,如在“冬至”文化角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冬至的含义、由来以及风俗,在互动式环境中以传统文化之美浸润幼儿心灵,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和审美情趣。

(深圳市南山区懿府第一幼儿园 李莹)

儿童本位,打造综合学习的乐园

在我园的日常活动中,一项特别的、长期性的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孩子的目光。教师作为这一教育探索的引导者,巧妙地整合了实地考察与STEM教育的核心原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这不仅是一次孩子们对建筑与设计领域的浸入式体验,还是对应用学科知识、技能和合作能力的综合性学习。

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大量的儿童空间,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幼儿园假草坪不够软”“这么多孩子,只有一个滑滑梯太挤了”等问题。孩子们认为新园所需要昆虫之家、小森林等空间,随后用马克笔在A3纸大小的校舍照片、白纸、设计图上分步绘制概念图,并通过实地勘察,反复求证想法的可行性。通过与专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创意设计,并借助专家的建议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自己的方案。

通过观察园所环境,孩子们发现好的设计都基于恰当的比例、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相互呼应的建筑材质,于是在制作新模型时,孩子们开始运用等比、空间大小的概念让设计变得更为美观。孩子们通过手头的材料预估小朋友的身高,用自己做参照物,使用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的概念进行估算和验证,预估实际的设备需要的尺寸。孩子们的视角也反哺了设计师对于儿童空间的认知,就这样,成人和孩子在相互的沟通中促进了彼此对儿童空间设计的理解。

在跨学科活动中,教师需要打破自身固有认知,追随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提出问题,提出需求,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通过融合五大领域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系统性思维能力,让孩子从小建立对世界的认识,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一生发展奠基。

(深圳市首地幼儿园香山美墅分部 吴斯)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活动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