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对策研究
2024-04-27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杨静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 杨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基础,也是难点。当前和今后需要依托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提高农业生产总量的同时,加快推进河南省特色经济作物的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现状
2023 年,全省经济作物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油料播种面积159.27 万hm2,总产量680 万t,其中,花生播种面积128.73 万hm2,总产量615 万t;夏收油菜播种面积18.73 万hm2,总产量49 万t;芝麻11.33 万hm2左右。蔬菜播种面积178 万hm2,总产量7600 万t。食用菌产量620 万t,其中,香菇鲜菇产量继续保持单品种绝对优势,占总产量的60%,羊肚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水果面积40 万hm2以上,产量900 万t 以上。茶叶方面,虽然春茶产量减少了5%,但春茶后期和夏秋季,茶区气候比较平稳,全年茶叶生产总体保持少量增长。中药材面积36.67 万hm2以上,产量210 万t 以上。蚕茧总产量1 万t 左右。
二、推进措施
按照2021 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结合河南省经济作物发展实际,分作物提出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的重点方向,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推进。
(一)推进油料提产能农技行动
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具体包括:开展高油酸花生品种对比试验,筛选适宜当地的优势品种;开展轮作倒茬模式推广及绿色高效药肥新产品试验,化解花生连作障碍;开展“油菜观光”和“油蔬两用”试验示范,挖掘油菜多功能潜力。花生示范点与常规相比,平均每667 m2产量提高56 kg,增长15.2%,增值517 元,产值提高25%;油菜示范“一菜两用”技术与常规相比,平均每667 m2产量增加46 kg,增长30.7%,平均增值207 元,产值提高20%。
(二)加强设施蔬菜技术创新
1.开展品种试验示范。围绕设施蔬菜三大主要品种——番茄、黄瓜、辣椒,在内黄县、扶沟县、汝南县、社旗县开展新品种的对比试验,重点筛选口感番茄、水果黄瓜、五彩甜椒等市场前景良好的高端优质品种,推动设施蔬菜产品升级。黄瓜示范点与常规相比,平均单产增加675 kg,产量提高15%。
2.抓好技术创新集成。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在20个设施蔬菜大县,聚焦“三新”(新模式、新设备、新品种),开展现代条件下的生产茬口安排、间作套种方式、轻简化栽培、智能化管理等技术的融合应用示范,形成不同品种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3.推进棚室结构升级。以河南省现代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为切入点,联合科研机构、建造企业及生产园区,开展现代棚室结构、新型材料性能、宜机智能化管理等系列技术调查分析,引导发展适宜我省气候条件与切合实际生产的高效棚室,同时,加快进行老旧棚室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育苗技术水平。组织年育苗量3000 万株以上大型瓜菜育苗企业,深入开展早春、秋冬两个主要生产茬口育苗技术提升行动,从选配优良基质、创新育苗模式、提高嫁接技术、优化管理水平等关键方面进行试验总结,全省推广技术成果,力争使河南省自根苗出苗率达到98%、优质苗率达到92%,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5%、优质苗率达到90%。
(三)加快食用菌新技术集成
1.开展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以双孢蘑菇、草菇、大球盖菇等草腐菌为主,兼顾带农联农富农效果明显的香菇、平菇等易推广、易种植品种,试验示范羊肚菌、大球盖菇、灰树花等市场前景好的珍稀菌种。
2.抓好食用菌新技术推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大力示范推广菇粮间套种(轮作)、林下仿野生、工厂化生产、反季节种植、菌渣再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示范,形成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食用菌示范大球盖菇粮菇间作技术,与常规相比,平均单产增加10%,每667 m2平均产值提高13%以上。
3.推进食用菌棚室结构改造。指导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生产大县,加快进行老旧棚室升级改造,发展现代新型棚室,大力推广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全过程先进装备,培育一批布局合理、装备精良的优质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
(四)促进果品品质的提升
1.推广老果园改造技术。围绕苹果、梨等主栽水果,在灵宝市、三门峡市、陕州区、洛宁县、宁陵县等优化树种、品种结构,推广间伐、落头提干、疏枝拉枝、深翻改土、果园生草等老果园改造技术,集成老果园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示范园区优质果率达到70%。
2.试验示范果园免袋栽培模式。选择品质优、上色快、着色度和光洁度均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中晚熟优良品种,采用高光效树形与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生态绿色防控技术、果实着色优化提升技术,在灵宝市、洛宁县主产区建立免袋优质高效技术集成试验区,力争节省人工成本50%以上,每667 m2节省果袋成本1500 元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7%以上。
(五)推进茶叶生态、低碳生产
1.开展生态茶园技术试验示范。在信阳市浉河区、信阳市平桥区、光山县、固始县、桐柏县、内乡县建立15 个以上生态茶园示范区,深入开展生态茶园建园技术与生产技术试验示范,包括立体茶园建园技术、茶树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高效施肥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茶园管理技术等,形成3 套适用于河南省的生态茶园技术模式;指导茶叶生产基地开展“三品一标”及生态低碳茶认证工作。示范茶园与常规相比,茶园每667 m2产量增加10%以上,每667 m2产值增加15%以上。
2.推进良种茶苗繁育。引进繁育一批适宜河南省环境条件的抗旱耐寒抗逆性强的高产茶树良种,指导建设高质量良种茶苗繁育基地,扩大良种种植面积。
3.提高茶叶生产标准化、机械化水平。推广实施厂房现代化、设备智能化、工艺标准化等措施,形成“安全、清洁、高效、节能”的现代茶叶加工模式。
(六)开展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
1.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在方城县、渑池县、汝阳县等开展丹参新品种对比试验,在社旗县、光山县、叶县等开展牛至新品种对比试验,在武陟县、温县等开展地黄和山药新品种对比试验,筛选一批适种优良品种进行推广。
2.推广适用栽培技术。以丹参、桔梗、牛至为主,示范推广“两压法”育苗技术;以丹参、地黄为主,示范推广高起垄栽培技术;以柴胡、丹参、桔梗为主,推广改春播为秋种的错季播种技术。中药材示范丹参“两压法”育苗技术,每667 m2育苗量可以提高15%以上。
3.示范高效栽培模式。在光山县、确山县示范桔梗、苍术、南沙参等松树林下栽培模式,在南召县、卢氏县示范黄精、白及、连翘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模式,在郸城县、息县示范推广元胡、半夏粮药套种栽培模式。
(七)拓展蚕桑综合利用及多元化发展
1.做好蚕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在嵩县、汝州市、兰考县、淮滨县蚕桑主产县(市)重点推广小蚕共育新技术、大蚕省力化饲养、人工饲料育新技术,在南召县、鲁山县、方城县、舞钢市进行柞蚕人工雉蚕保护育、秋柞蚕“一化二放”等技术,柞蚕斤卵产茧量提高10%以上。筛选一批蚕、桑、柞优良品种,集成一批关键生产技术,形成适用于河南省的蚕、桑、柞集成高效技术模式。蚕桑示范与常规相比,平均单产增加15%,每667 m2平均产值提高20%,品质提高15%。
2.探索新业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桑园复合种养,利用桑叶加工桑叶微粉、桑叶面、桑叶茶,利用桑果加工果干、果汁、果酒,利用蚕沙加工蚕沙枕、有机肥。通过桑枝条基料化种植桑黄、羊肚菌、木耳,提高桑、蚕的药用价值。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基础薄弱
经济作物园区,水、电、路、渠等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不完善,因灾害造成损失的情况常有发生。特别是设施生产,设施建造不规范、设备配套不齐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水果生产防雹网、防鸟网等防灾设施严重不足,应用占比不足10%。
(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省、市、县三级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健全,许多县区缺少专业技术推广人员。社会化服务组织、高素质农民匮乏,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
(三)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目前,河南省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远低于小麦、玉米、水稻,劳动力成本占比在60%以上。农机装备技术有效供给不够,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特别是园艺作物的机械化水平更低。
(四)仓储冷链市场体系薄弱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冷藏能力不足,水果气调保鲜库储藏能力不到总产量的5%,产品损失较大、物流半径小。
四、对策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与优化种植结构
积极引导各地,按照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按照每种经济作物的适宜区域范围,严格落实在适宜区优先发展、次适宜区控制发展,努力减少自然灾害对经济作物生产的影响。在优势区内,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为抓手,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和产品品牌化的要求,积极推动经济作物生产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助推河南省特色经济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抓好示范推广,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
积极开展制标贯标行动,全面推行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记录和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对农药残留容易超标的作物,加强生产技术指导,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充分发挥好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逐步培育经济作物生产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
(三)加强政策支持,打造经济作物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加大经济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扩大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总结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一控两减三基本”关键技术,督促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