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2024-04-27王晓阳
文_王晓阳
国际理解教育始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初心。194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宪章指出,“由于战争起于人心,捍卫和平的信念也必须构筑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宪章的意思是,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让人们接触各国不同文化,就可以达到更好的国际理解,从而捍卫世界和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向世界各国派遣留学生,以促进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增进对世界各国的理解。而我国政府文件正式提出“国际理解教育”则始于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其中指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在基础教育领域,将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以下,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活动,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情况、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简要概述和展望。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整体实施情况
2022 年,我们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在调研中发现,从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到中部地区的郑州、武汉、南昌,再到西部地区的西安、成都、兰州,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但各地中小学均在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整体实施情况表现出如下特征—
各学校对国际理解教育目标的界定均聚焦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并加以结合,即融合培养学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体现在课程体系要达成的具体目标上,包括2000 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指向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者如IB 课程体系目标所提出的融合学术发展与个性发展目标。
课程设置形式多样,以学科渗透为主。我国中小学的学科教育,贯穿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及主要国际组织丰富的知识介绍。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如成都七中聘请外教开设了哈佛大学LICW(Living in a Connected World)国际理解课程、深圳高级中学开设了全球(Globe)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等。还有一些学校有机整合基础学科课程、拓展性活动课程、综合性探究课程与校园隐性课程,有意识地全面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多地教育局遴选“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或“国际理解教育基地学校”等,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例如:成都市2013 年开始遴选国际理解课程研究实验基地(学校),武汉市自2019年开始评选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广州市教育局2023 年9 月公布广州市首批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等等。一些机构和地区还组建跨地区、跨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经验信息。
从不同地区学校的表现来看,东部地区的学校比中西部地区的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更明确、更有计划,同时更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但西部地区,如成都这样有较多外国领事馆的城市,也积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与外国城市学校缔结“友城学校”交流关系,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和活动的开展。
从不同类型学校的表现来看,国际学校、外国语学校相比普通中小学,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上有更加明确的目的和更加系统的课程。这些学校整合国家课程与国际课程体系,更好地实现融通中外、中西合璧的目标。
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要求体现梯度差别。如深圳福田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纲要》,对小学生的要求是通过礼仪沟通、节日庆典等“了解世界”;对初中生的要求是通过政体、法律等“理解世界”;对高中生的要求是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融入世界”。
国际理解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在全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和框架不明。我们在成都和深圳两市的实地调查中发现,由于国家层面没有专门针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制定目标和质量标准,因此,学校和教师在设计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时容易出现目标导向迷失、标准不清晰的状况,从而无法准确判断课程实施效果。一些学校借鉴或引进国外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如上述哈佛大学开发的LICW 课程,或加拿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存在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部分,因此也面临是否适合使用的问题。
专门课程、主题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地学校开展的各项课程和活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部分学校都能通过学科渗透方式和在校园空间中设计隐性课程的方式贯彻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相对而言,专门课程、主题课程和实践活动等开展不足。例如,模拟联合国、主题班会、英语角等活动,目前来看开展水平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程度。
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和行为的培养存在短板。我们的调查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目标达成度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反映学生通过课程所获得的国际理解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二是学生国际理解行为,主要反映在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为促进国际理解、承担国家和社会责任而采取的行动。调查发现,当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对学生国际理解行为的培养存在简单行为较好而复杂行为较差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在自我实现和人际关怀方面,学生反映经过课程学习后有较大改变,说明课程培养效果较好;而在需要学生付出更多努力、综合运用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行为上,如自然保护、文化传承和全球参与行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效果较差。
教师队伍素质和课程保障亟待提升。一是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国际理解素养、跨学科合作能力、信息化能力等,但目前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要求。二是教研团队不稳定。大多数学校未能形成稳定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教研团队,各校的相关教研团队通常是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教研团队的成立和解散与团队负责的项目高度相关。三是教师积极性不高。由于中小学教师教学压力较大且国际理解教育并非传统的重点科目,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四是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因此,为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尤为重要。但目前,“培训什么”“怎么培训”“由谁培训”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此外,不但东、中、西部地区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情况存在不平衡,而且城乡学校之间、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差距存在更大的不平衡,这是需要引起教育行政决策部门重视的。
国际理解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在总结借鉴各地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尽快制定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标准和框架,指导各地国际理解教育健康发展。既然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提并论,就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的高度,将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落到实处。
第二,各地学校应该认识到,国际理解教育并不完全是在现有课程之外新增加的课程和要求。国际理解素养是核心素养要求的组成部分,也是现有学科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只不过,随着新时代中国对外交流合作步伐日益加快,对学生国际理解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除继续保持和加强在普通学科课程中渗透国际理解的目标以外,还应通过多种类型的专设课程、课外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来加强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
第三,应加强教师国际理解素养培训、国外进修和交流访问,改进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进行跨学科合作、课题研究和教学创新。也要敦促学校和教师转变“唯分数”“唯升学”的观念,关注培养学生认知性、社会性与自主性发展等多重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要运用生活经验和社会资源给学生营造具体的教学情境;要改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更多采用讨论式、合作式、体验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第四,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在城乡学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学校与基础薄弱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鼓励组建国际理解教育共同体或合作联盟,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网络手段,加强优质资源共享,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