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以湖南几所高职院校为例
2024-04-26刘卫
刘卫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研究方法
(一)抽样调查法
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其对象为长沙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高职院校,分别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总共回收438份调查问卷。
(二)访谈法
在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现场访谈。因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湖南省各地区,其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同时,对部分高职院校从事美育教学工作的老师也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男生占比为54.84%,女生占比为45.16%,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认知方面,男女性别差异对其影响并不大。
2.通过三所代表性的高职院校的调研数据进行比对,我们发现,文史类和理工类的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理解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学校在开展组织文化遗产教育时应该结合学校的专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培养定位进行课程设置或者教学方法的创新。
3.在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这个问题,正确率只有24.65%。在“对湖南非物质文化了解多少”这个问题上,非常了解的只有3.4%,比较了解的只有7.24%,不太了解的占72.36%,完全不了解的占17%。这个数据说明当代高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度比较低,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没有深刻全面地了解。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在“你觉得非遗传承重要吗”这个问题上,62.8%的学生觉得非常重要,30.16%的学生觉得比较重要,7.04%的学生填无所谓。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一定的自觉意识。少部分学生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比较冷漠。大学生精神的匮乏,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世界,对正确的文化缺乏认知,生活单调,人文素养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课程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劳动精神等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感召能力。推动大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对大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精神涵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的问卷中,选择“比较关注”的师生比例占多数。在访谈中,提到有关未来非遗保护的途径和措施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和老师表示未来会积极创造条件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能够发挥自身影响力推动周朝的人们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5.问卷中有关非遗知识的获得途径这一项,我们的结果是:网络媒体——48.66%、报纸、杂志—27.4%、广播电视——12.3%,公共宣传——11.64%。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获得途径和渠道呈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多样化不乏现代化的手段。同时,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高职学生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途径方面,更加倾向于现场感和体验感,希望看到更具特色的呈现方式。
三、调查结果启示及探索
(一)高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问题
1.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较少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一些基本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缺乏了解,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更是存在不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比较少,不仅影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也影响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基础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状表明,学生难以真正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区域传统文化,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缺乏创新
学校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而学生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来源比较多样,学生更加喜欢体验式的教学模式,目前高职院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仍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兴趣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单一,模式落后,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实践课程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提炼不足
通过调研了解,部分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明显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教育资源匮乏,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没有,相关实践活动也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现象,学生没能真正地了解非遗、体验非遗和感悟非遗。
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足够的重视
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必要的重视,非物质文化相关的课程建设比较少,学校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没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行考核和评估,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的了解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成果。
(二)高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的原因
1.教师素养不足
高职院校教师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中的引导不足。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仍然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教育,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没有考虑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再次教师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方面知识的了解,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多是从浅层次进行引导,对其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不足,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资源价值的了解。再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不足,难以立足地区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影响了学校教育资源的质量。
2.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真正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参与,也需要政府以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方面参与,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及教育成果的实现和展示提供有效地保障。但是学校保障机制不完善,首先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其次,缺乏对专任教师有关非遗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再次,学校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不足,难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评估机制也不完善,难以对文化遗产教育成果进行评估,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视。
3.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设计不科学
高职院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也没有根据目标来合理开发以及设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比较少,甚至部分院校并没有针对高职院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缺乏体系性,不仅造成了非物质文化教育在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也影响了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积极性。
4.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有鲜明的个性,在网络信息淡化的时代,学生大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因此对非物质文化教育有不同的需求,而高职院校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统一,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和体验化需求,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高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策略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分析,结合现当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们做出如下探索:
1.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和提炼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根据2006年11月份的统计数据,资源项目达到29162个。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师资力量和社会力量,对其中的适用于高职校园美育教育的类别进行梳理和提炼,组织形成校本教材。要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教师共同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链接学校的专业教育、基础教育以及艺术教育等课程,促进学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同,在注重线下资源开发的同时要发挥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视听技术等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创新,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等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真正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另外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和发展历程,促进学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文化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塑造。
2.成立大学生社团,提升非遗文化在校园内的影响力
大学生社团是展示学校育人理念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应该注重大学生社团的研究功能,以大学生社团作为窗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宣传,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能够结合同学们的需求组织策划多类型的活动。大学生社团应该坚持公益性标准,通过社团活动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师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社团成员应该不断增强学习意识,积极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或者将生源地的非遗文化在校园内进行师徒相传。学校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可以聘请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对这些社团进行现场指导。同时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策划不同的活动,通过研学活动、学校演讲活动或者各种比赛等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借助大学生社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承,通过学校社团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质量影响力,通过社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校的其他活动例如元旦晚会或者迎新晚会等结合起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活动中来。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探索校园美育教育新模式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宣传日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时间节点加强宣传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引入到校园中,开展非物质项目展览活动,在学校公共区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的展示,借助学校文艺汇演活动来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必要时可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中心,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其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途径。
4.扎实推进社会实践活动,深度挖掘实践育人功能
首先,可以通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非遗文化丰富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和学习研究。走访非遗传承人,深度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体验非遗文化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其次,可以借“文化遗产日”这一特定时间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览或展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艺术展演”“非遗文化活动周”、图片展览、非遗艺术家专场讲座、非遗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知识竞赛等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在校园内形成非遗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强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再次,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现代化设备资源,录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或纪录片,并将其与学校课程资源建立联系,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的感知度和影响力。
第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达成合作,带领学生经常开展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宣传和实践活动推广中去。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为学校从事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质量人员提供相关的理论补贴,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员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购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材料或者相关的其他材料,促进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
5.丰富美育课堂,设置非遗课程,夯实理论学习基础
要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发挥引领作用,将更多优秀的校外非物质文化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再次在设定非遗课程时应该增强计划性,立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求设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目标,优化地组织文化遗产的课程设置,增强教学的体系性,例如可以再在大一每周设计两节课,一节理论课,一节实践课,大一上半学期注重民族舞蹈和音乐,大一下学期传统曲艺和杂技等,增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考核形式上,注重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相结合,制定多样化的非遗教育考核标准,通过有奖问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讲报告等方式来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