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法治方式保障爱国主义教育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理论解读

2024-04-26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育法爱国主义弘扬

李 海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

【背景材料】

2023 年10 月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 年1 月1 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 章40 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精神激励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考点链接】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分析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用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引导人们深刻认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有机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之中。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强动力。要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全面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强音,合力推动“中国梦”的“巨轮”驶向更广阔的远方。

二、从《经济与社会》的角度分析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国家是人民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相关内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符合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与情感需求。

2.要弘扬劳动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新时代的奋斗者,应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深地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中,在建设新时代中风雨无阻、勇敢前行。

3.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爱国情怀是企业家应有的价值追求,爱国是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实践证明,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企业家赢得市场、创造事业辉煌不可或缺的前提。

4.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增强爱国情怀,是企业发展与民族兴盛互为支撑的坚实力量。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不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展内涵,更是增强企业活力体现,对于提升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分析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热爱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等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讲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4.政府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中央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第十二条规定,地方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

5.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坚决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斗争,积极践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四、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分析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要联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通过学习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能让我们看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由此产生自豪感;通过身边的感人事迹,能让人真切地体会到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3.整体与部分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整体,爱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目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是整个价值观的承接点和核心环节,是个人层面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基本的价值标准。

4.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部法律在明确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强调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针对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分别作出相应规定。

6.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爱国主义教育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两者之间不仅存在数量上的不同,而且蕴含着质的差异。这里的“点”就是要突出重点,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和深度;这里的“面”就是要顾及全局,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

7.坚持矛盾分析法。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情”与“理”二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在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情理通融”,用真情感染人,用真理说服人,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8.文化的社会作用。要按照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的主要内容、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结合具体实际认真施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心中牢牢扎根,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新时代的奋斗实践。

9.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十四亿多人的每一成员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的主体。

10.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住房城乡建设、文物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发掘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11.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遗产、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各个方面,而且对如何才能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更具实效、更有影响、更有效率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1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1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青年发展的根本价值准则,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基本德性要求。引领青年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14.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角度分析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人讲爱国主义,同时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具有国际胸怀,是与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与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相适应的。

3.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是从本国人民和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的。爱国主义对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一个爱国者既爱本国,也尊重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这正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跟踪试题】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据此回答1,2 题。

1.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我们( )

①自觉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②必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③坚定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做时代精神的践行者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因为( )

①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它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理论依据

③它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具象化展现,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

④它有助于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 ( )

①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特定条件的影响③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人的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有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职责,同时规定了教育、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并规定了支持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措施。这是因为 ( )

①调整上层建筑的不合理环节有利于巩固经济基础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③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取决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有力证明,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材料告诉我们 ( )

①善于抓住本质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其“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③要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三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理论成果

B.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C.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理论

D.指导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正确理论

7.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强动力。要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全面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强音,合力推动“中国梦”的“巨轮”驶向更广阔的远方。实现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 )

①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②为个人利益的实现不懈奋斗

③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梦想

④将个人的梦想置于民族的梦想之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国家是人民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民的利益需求。爱国主义教育要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民的利益需求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

①要重视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群众观点

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④要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新时代的奋斗者,应当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深地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中,在建设新时代中风雨无阻、勇敢前行。将劳动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是因为( )

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劳动只能生产出物质财富

③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④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 (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解决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完成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整体,爱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目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是整个价值观的承接点和核心环节,是个人层面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基本的价值标准。这启示我们 ( )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④重视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住房城乡建设、文物等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发掘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因为它们 ( )

①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所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它( )

①为世界各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新的法理依据

②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③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

④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10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这是由 ( )

①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决定的

②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致决定的

③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决定的

④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有关方面应将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推动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的浓厚社会氛围。要通过多种形式,用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释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重要意义,阐释爱国主义教育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任务要求和重要举措,加深全社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旋律。要加大组织指导力度,落实法律规定的职责任务和举措,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充分体现立法的效果。

材料二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④符合题意;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①错误;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而不是共同理想,③错误。故答案选C。

2.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具象化展现,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有助于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③④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理论依据,②错误。故答案选D。

3.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和作用。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目无因果关系,排除。故答案选B。

4.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意识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法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明确规定,体现了对上层建筑的不合理环节的调整,有利于巩固经济基础,①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支持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措施,表明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②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③错误;④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错误。故答案选A。

5.D【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告诉我们要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并善于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这对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③④符合题意;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①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②错误。故答案选D。

6.B【解析】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B 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 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C,D 错误。故答案选B。

7.B【解析】本题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梦想,①③符合题意;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②④观点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

8.C【解析】本题考查群众观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爱国主义教育要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民的利益需求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深入贯彻群众观点的体现,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的价值选择,②③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才会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①错误;我们应该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④错误。故答案选C。

9.A【解析】本题考查劳动精神。劳动精神离不开劳动和劳动者,将劳动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是因为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①③符合题意;劳动不仅能生产出物质财富,也能生产出精神财富,②错误;④与题目无因果关系,排除。故答案选A。

10.C【解析】本题考查党的领导。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②③符合题意;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变化发展的,不能说解决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①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但尚未完成民族伟大复兴,④错误。故答案选C。

11.C【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整体,爱国是整个价值观的承接点和核心环节,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重视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的决定作用,②④符合题意;当部分以有序的合理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①错误;材料着重强调部分的重要性,③排除。故答案选C。

12.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因为它们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②④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①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错误。故答案选C。

13.D【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它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期盼,有助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③④符合题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法理依据,①错误;②与题目无因果关系,排除。故答案选D。

14.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和根本宗旨决定的,①④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与②③无决定与被决定关系,排除。故答案选B。

15.(1)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弘扬主旋律,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战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③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文化自信。

(2)①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各自的岗位上学习和工作,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学习,崇尚劳动,向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学习,走学习成才、知识报国之路。③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锐意改革,自主创新,努力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解析】本题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背景,以推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素材,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第(1)问属于意义型文化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弘扬主旋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属于措施型文化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向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学习、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等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猜你喜欢

教育法爱国主义弘扬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激励教育法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职业教育法》重要问题修订意见的调查
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